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智谋鉴赏
分類: 图书,军事,战略战术战役,古代兵法,战法,
品牌: 司马哲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页码:31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1287584
·条形码:9787801287588
·包装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智谋鉴赏》以全新的视角、全面的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向您展示蜚声中外、誉满全球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所涵盖的东方谋略。30余万字,300余幅图片,100多个智谋故事,让您在通俗生动的故事和珍贵丰富的图片中感悟金戈铁马、剑拔弩张的战争场面和历史进程,回味“用兵如孙子、策略三十六”的经典谋略和无穷韵味。
编辑推荐《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也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常引用《孙子兵法》作为自己的军事行动的理论根据。汉代以后,《孙子兵法》更是被军事家视为指导战争的金科玉律。在整个冷兵器为主的漫长历史时期,《孙子兵法》一直是军事家必读的教科书。
不仅如此,《孙子兵法》所提出的“全胜策”的思想,强调政治清明、君主贤明和内部团结的思想,发展统一战线、分化瓦解敌对势力等方面丰富的思想,丰富了中国古代政治学理论,受到历代政治家的重视。
《孙子兵法》不仅在中国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还在历史上广泛流传。法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在兵败滑铁卢之后,偶然得见《孙子兵法》,无限感慨地说:“如果二十年前能见到《孙子兵法》,历史将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目录
上部孙子兵法
第一篇计篇
孙膑:日减锅灶,诱其轻敌
薛公:深谙敌情,未战先算
勾践:由败转胜,七计灭吴
第二篇作战篇
成吉思汗:因粮于敌,军食可足
诸葛亮:趁雾偷袭,草船借箭
许攸:绝其粮草,以乱军心
第三篇谋攻篇
韩信:晓以利害,一书降燕
拓跋焘:示弱隐强,诱敌出战
郭子仪:直言相劝,化敌为友
第四篇形篇
李世民:据险而守,彼惰我奋
陈泰:深夜潜行,绕过伏兵
隋文帝: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第五篇势篇
李靖:奇正互用,出敌意料
曹操:兄弟构恶,势不两全
冯异:用正整治,用奇分移
第六篇虚实篇
李广:临危不乱,使出诈术
王越:敌强我弱,虚而实之
曹玮:制造假象,佯动误敌
第七篇军争篇
周亚夫:权衡利害,相机而动
赵奢:兵以诈立,巧妙运筹
曹刿: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第八篇九变篇
赵充国:敢于抗命,机动处事
陆抗:临危不乱,应时而变
关羽:回天乏力,败走麦城
第九篇行军篇
刘廷翰:献粮请降,诱敌深入
韦银豹: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石达开:为破重围,横渡江河
第十篇地形篇
韩信:巧借地形,所向无敌
年羹尧:出其不意,巧过沼泽
马援:断其水源,迫其投降
第十一篇九地篇
韩信:灭此朝食,死地则战
马谡:不争衢地,丢失街亭
第十二篇火攻篇
黄盖:借助风势,以火佐攻
诸葛亮:诱敌人套,用火围之
田单:火烧牛尾,夜袭燕军
第十三篇用间篇
朱元璋:取胜有道,谍战有术
王守仁:巧妙用间,周密部署
袁盎: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下部三十六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石勒:示假隐真,生擒王浚
宋太祖:借酒收财,两全其美
赵高:秘不发丧,鱼臭惑众
第二计围魏救赵
王守仁:避实击虚,机动歼敌
孙膑:避开强势,攻其必救
第三计借刀杀人
晏子:争功论赏,自相残杀
子贡:诱敌相残,从中渔利
孙权:力求自保,移祸他人
第四计以逸待劳
唐太宗:以守为攻,寻机作战
伍子胥:以逸待劳,疲楚败楚
第五计趁火打劫
萧道成:王室有隙,乘机崛起
司马错:秦吞腐蜀,名利双收
苏峻:敌有外患,趁火打劫
第六计声东击西
韩信:虚张声势,迷惑敌人
汉文帝:不费刀枪,降服南越
第七计无中生有
祖逖:以土代粮,迷惑敌人
张巡:化虚为实,化无为有
陈平:以假代真,试探风声
第八计暗度陈仓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李允则:修城御敌,煞费苦心
邓艾:随机应变,以患为利
第九计隔岸观火
苏代:从中挑拨,暗中点“火
李世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第十计笑里藏刀
郑袖:明里友好,暗中使坏
丙戎:伪装顺从,心怀异志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程婴:忍痛割爱,舍子救主
完子:以身殉道,为国尽忠
陈轸:智虑深达,以邻为壑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李诉:以静观动,微隙必乘
景舍:见利不失,遇时不疑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诸葛亮:大张旗鼓,假戏真做
萧衍:两封空函,引蛇出洞
……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附录:孙武与《孙子兵法》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滑铁卢之战后,拿破仑偶然之中看到了一本书。待他如痴如醉地将书看完,这才拍案叫绝,继而扼腕叹息道:“如果二十年前见到此书,历史将会是另外一个结局。”
这本书,就是早期由中国翻译到欧洲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史称《孙子》,又称《孙武兵法》,作者是春秋末期人孙武。。孙武的身世,可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为依据。孙武的先祖是陈国公子完,因为逃乱去了齐国,受到齐桓公的器重,担任管理百工的正工之职。因“陈”与“田”在古代音同义通,所以,完在齐国改称田完。孙武的祖父田书是田完的五世孙,因伐营有功,齐景公就将东安封给了他,并赐姓孙氏。后来,齐国内部田、鲍、国、高四大贵族争斗,孙武避让而流亡到了吴国。
当时,在伍子胥的推荐下,孙武晋见了吴王阖闾,并得到阖闾的信任和器重,擢升为将军。他辅佐阖闾“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由此可见,孙武不仅是位军事理论家,还是一位真正领兵打仗的将军,《孙子兵法》也许成书于他被擢升为将军之前,但它的理论经过了战争实践的检验,这就是《孙子兵法》的实用价值所在。
《孙子兵法》共分为十三篇,基本上是以权谋为经线,以战争的一般进程为纬线来谋篇布局的,内容涉及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等。《孙子兵法》是古代战争实践的产物,成书至今已有二千五百余年,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具影响的军事理论巨著,被后世尊为“兵家圣典”、“武学奇书”、“东方兵学鼻祖”。这部书不断地影响后世的军事家及政治人物,成为世界各国军事家争相研读的一部畅销书。
中国有句脍炙人口的格言:“用兵如孙子,策略三十六。
文摘第一篇计篇
【原文】
孙子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日道,二日天。三日地,四曰将,五日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日: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孙武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军民生死安危主宰,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是不能不认真考察的。
因此,要通过敌我五方面的分析,比较敌对双方的情况,来取得对战争情势的认识。
这五个影响战争胜负的方面是:道、天、地、将、法。
所谓“道”,是指民众和国君有共同意愿,能够同心同德,可以同生共死,不怕危难。
所谓“天”,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等季节天候。
所谓“地”,是指路途的远或近,地势的险峻或平坦,战地的宽广或狭窄,地形的有利或有害。
所谓“将”,是指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果断勇敢。
后记《孙子兵法》作为现存中国古代第一部理论体系完整的兵书,被尊称为“世界第一兵书”、“兵学圣典”。《三十六计》更是中国古代战争谋略的集大成者。
然而,当前流行的读法是将《孙子兵法》演绎为商战、政战等运作原则,此类图书也出版了不少,总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其中也不乏武断的发挥、臆想的曲解。
为了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真正的精神实质和内涵,我们对这两部经典名著进行了解译和浅析,并列举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史实战例,进一步阐述了其思想观点和运用方法,还选择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插图。
本书在编译原著以及列举史实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有关论著的一些材料和观点,在此向原材料的创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希望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