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密码

分類: 图书,教育,家庭教育,
品牌: 卢勤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页码:26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38724478
·条形码:9787538724479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家庭教育密码》我感到,“妈妈”这个称号,对孩子是多么重要,他们多么希望妈妈能了解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啊!妈妈的教诲,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妈妈的失误,也会贻误孩子们的前程!
作者简介卢勤,1948年9月12日出生于北京,高级编辑,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30岁调入中国少年报社,34岁起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52岁创办《知心姐姐》杂志,并任杂志社编委会主任。现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2006年中国学生营养健康节形象大使,北京电视台《知心家庭 谁在说》栏目嘉宾主持人,著名的“知心姐姐”。
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得“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为了明天爱心大使”、“巾帼建国标兵”等称号。
她的作品是教育的经典著作,总发行量超过600万册。所著的《写给年轻妈妈》、《做人与做事》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写给世纪父母》获“中国图书奖”;《告诉孩子,你真棒!》、《告诉世界,我能行!》、《好父母好孩子》、《把孩子培养成财富》都是当今畅销书。
卢勤,这位深受人们喜爱的“知心姐姐”,更是孩子们的贴心朋友。她以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无私地回报着中国的未来一代,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面对面》,中央教育电视台的《父母课堂》,以及北京电视台的《知心家庭 谁在说》都把她超前脱俗的教育理念、亲切和蔼的谈话态度、巧妙独特的化解方法,真实地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得到了广大家长、教师和孩子们的认同与信赖。
媒体推荐父母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四过”: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过分的保护,致命这一代孩子中有不少人出现“三无”:无情、无能、无责任感。
——卢勤
编辑推荐《家庭教育密码》父母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四过”: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过分的保护,致命这一代孩子中有不少人出现“三无”:无情、无能、无责任感。——卢勤
目录
前言:解读生命的密码
家庭教育密码第一位——四个理念定基调
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教育孩子先了解孩子
教育孩子要面向未来
教育孩子要不断创新
家庭教育密码第二位——四个尊重交朋友
尊重孩子的意愿
尊重孩子的想法
尊重孩子的朋友
尊重孩子的隐私
家庭教育密码第三位——八项注意树信心
褒扬孩子的进步
包容孩子的失误
不以分数论输赢
欣赏孩子的淘气
别人面前赞扬他
珍惜孩子的成功
重视孩子的问题
肯定孩子的怀疑
家庭教育密码第四位——五个心态建和谐
自己不要有虚荣心
不给孩子过高要求
不强加愿望给孩子
不拿孩子和别人比
要保护孩子的童年
家庭教育密码第五位——三项培养打基础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讲究卫生
培养孩子遵守规矩
家庭教育密码第六位——六个能力助成长
承受失败的能力
与人合作的能力
准确的选择能力
系统的思考能力
清晰的语言能力
有效的社交能力
家庭教育密码第七位——九促学习保向上
找准孩子厌学的病根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帮孩子确立学习动机
不要打扰孩子的学习
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
锻炼孩子的吃苦能力
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
教会孩子集中注意力
帮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家庭教育密码第八位——六项教育教做人
教育孩子讲文明
教育孩子守信用
教育孩子有爱心
教育孩子负责任
教育孩子懂感恩
教育孩子乐助人
家庭教育密码第九位——六项沟通能双赢
让孩子尽情倾诉
主动向孩子道歉
保护孩子的尊严
带着孩子去旅游
诚恳向孩子学习
自己要保有童心
家庭教育密码第十位——教孩子八项面对
积极地面对得失
热情地面对生命
乐观地面对生活
勇敢地面对挫折
自律地面对诱惑
冷静地面对网络
理智地面对青春
理性地面对冲突
家庭教育密码第十一位——培养孩子四潜力
培养孩子会观察的眼睛
培养孩子会倾听的耳朵
培养孩子会操作的双手
培养孩子会走路的双脚
家庭教育密码第十二位——满足孩子成长五需要
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给孩子成长的理想
给孩子成长的体验
给孩子成长的沟通
给孩子成长的肯定
家庭教育密码第十三位——四个礼物助成长
学会做人——妈妈的最好礼物
亲身体验——爸爸的最妙礼物
人生经历——父母的最重礼物
生存能力——父母的最大礼物
家庭教育密码第十四位——八爱孩子保健康人生
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
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
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
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
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
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
……[看更多目录]
文摘家庭教育密码第一位——四个理念定基调
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拍下了父母的形象。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以身作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做母亲的都知道,孩子跟妈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
孩子在人世间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生病时最依恋的是妈妈;夜晚睡觉时寻找的是妈妈;放学回家,问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呢?”孩子从小学做人,第一个榜样还是妈妈。
孩子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每天在自己眼中留下了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应该是最安全的保障,父母的形象也应该是最完美的。
但是,拿出孩子们用心灵“拍摄”的“照片”看一看,并不是每一张妈妈的照片都那么“光辉”,也并不是每一位爸爸的形象都那么“高大”。
美国曾做过一次调查,在问到中小学生“你最敬佩的人是谁”时,很多男孩子的回答是“父亲”,很多女孩子的回答是“母亲”。我国也搞过类似的调查,很少有人在答卷上提到父母是自己最敬佩的人。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父母的“形象”不佳,当然也有孩子们对父母理解不够的因素。
许多大人都承认,现在社会上“最忙最累的是孩子”。成年人每周可以休息两天,可是不少孩子连一天也休息不了。繁忙中的孩子,看到有些父母清闲自在,心里便很感不平:“凭什么让我念书,他们在一边看电视、玩麻将?”“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考试?”
“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脊背长大的。”孩子学做人,第一个榜样就是父亲或母亲。
过去,农民的儿子看到父母日出下地,日落方归,自己便学会了劳动;老百姓的女儿每日看到母亲日夜操劳,勤劳俭朴,便学会了关心体贴,不怕重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潜移默化,这样的“润物细无声”。
而现在,我们的孩子从父母身上看到了什么?
一些年轻的父母,上班时十分繁忙,十分辛苦。而一回到家,便只想着自己的休闲娱乐,有的甚至每晚把饭桌变成麻将桌,把家庭变成赌场、舞厅、酒店、仓库,全然不顾在一旁写作业的孩子。难怪孩子只看到父母“吃喝玩乐”的一面;难怪有不少孩子形成了“享乐至上”的人生哲学,不想学习,不思奋斗。这一切,能都怨孩子吗?
当我们指着孩子的鼻子,大喝“你给我念书去,不许看电视”时,自己却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能让孩子安心读书吗?
当你告诫孩子,不珍惜时间学习就是“慢性自杀”时,自己却一宿一宿地玩麻将,难道父母的时间不宝贵,不是在慢性自杀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