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Comprehensive Utiliztion Technology of Straw Resources in China)
分類: 图书,科技,农业林业,农艺学,
品牌: 毕于运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5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2336147/9787802336148
·条形码:9787802336148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Comprehensive Utiliztion Technology of Straw Resources in China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共分十章,主要从秸秆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和新型能源化利用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类型及相关应用实例,并根据各种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效益分析。具体内容包括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与土壤培肥、水田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栽培技术及其效用分析、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及其效用分析、秸秆堆沤还田技术与土壤培肥、秸秆饲料加工处理与利用、农村户用沼气发展与秸秆沼气建设、秸秆固化炭化技术与应用、秸秆气化技术与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秸秆液化技术、秸秆发电技术与应用。
《中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内容丰富,系统性、技术性、实用性较强,力求能为我国秸秆资源的集约、循环、充分、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有益指导。《中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适合于农业及生物质资源、可再生能源领域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及生产技术实践人员使用,亦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与土壤培肥
第一节秸秆还田方式简述
第二节国内外秸秆直接还田现状
第三节秸秆直接还田的培肥作用与增产效果
第四节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
第五节秸秆整秆还田技术
第六节秸秆留高茬还田技术
第七节墒沟埋草还田技术
第八节秸秆直接还田的适宜条件
参考文献
第二章水田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栽培技术及其效用分析
第一节技术概述
第二节秸秆覆盖快速腐熟还田技术
第三节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技术
第四节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
第五节小麦油菜免耕撒播技术
第六节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第七节技术效用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及其效用分析
第一节技术概述
第二节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
第三节技术效用与作用机理
第四节综合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秸秆堆沤还田技术与土壤培肥
第一节传统的秸秆堆沤还田
第二节秸秆堆沤腐熟的过程及技术要点
第三节常见秸秆腐熟菌剂及其使用
第四节秸秆堆沤进程的简单判定
第五节秸秆简易堆沤法
参考文献
第五章秸秆饲料加工处理与利用
第一节我国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发展历程与成效
第二节秸秆饲料加工处理方式简述
第三节秸秆青贮利用
第四节秸秆氨化利用
第五节秸秆微贮利用
第六节秸秆膨化饲料加工与利用
第七节秸秆揉搓丝化饲料加工与利用
第八节秸秆生物草粉饲料加工与利用
第九节秸秆颗粒饲料加工与利用
第十节秸秆压块饲料加工与利用
第十一节秸秆菌糠饲料加工与利用
第十二节关于积极发展秸秆压块饲料生产的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六章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与秸秆沼气建设
第一节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
第二节我国农村户用沼气的经济生态社会功能
第三节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适宜性分析
第四节我国农村户用秸秆沼气建设和管理技术
第五节我国农村户用秸秆沼气干发酵技术
参考文献
第七章秸秆固化和秸秆炭化技术与应用
第一节秸秆固化技术与应用
第二节秸秆炭化技术与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八章秸秆气化技术与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
第一节秸秆气化的内涵与原理
第二节秸秆气化分类与气化指标
第三节秸秆燃气的特性与秸秆气化的特点
第四节秸秆气化设备
第五节秸秆燃气净化技术
第六节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及其效益分析
第七节我国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发展现状、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第八节对我国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第九章秸秆液化技术
第一节秸秆降解制取燃料乙醇技术
第二节秸秆热裂解制取生物质油技术
参考文献
第十章秸秆发电技术与应用
第一节国内外秸秆发电现状
第二节秸秆直燃发电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第三节秸秆混燃发电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第四节秸秆气化发电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第五节秸秆热电联产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第六节对我国秸秆发电的战略思考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秸秆资源上承种植业,下启养殖业,既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重要纽带,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
一、我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现实构成
秸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用途:一作燃料,二作饲料,三作肥料,四作工业原料,五作食用菌基料,简称“五料”。
2005年,我国秸秆总产量84 183万t,其中可收集利用秸秆量68 595万t,占81.48%;秸秆田间残留量15 588万t,占18.52%。2005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秸秆总量中,直接燃用量23 939万t,占34.90%;新能源开发利用量约470万t,占O.69%;饲用量17 658万t,占25.74%:工业加工利用量约4 600万t,占6.71%;食用菌栽培利用量约1 000万t,占1.46%;直接还田量约6730万t,占9.81%;废弃和焚烧量14 198万t,占20.70%。
二、我国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系统构成
不同秸秆利用方式对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的影响和作用有着明显的区别,从此角度出发,首先可把秸秆资源利用类型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另一类是农业生产系统外部的秸秆资源利用。农业生产系统外部的秸秆资源利用,无论利用效率高低,都属于单线经济的范畴。根据秸秆资源利用与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的关系,又可将农业生产系统外部的秸秆资源利用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利用;另一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外部的秸秆资源利用。
文摘第一章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与土壤培肥
第四节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
近年来,我国秸秆机械化还田推广力度加大。发展较快。2006年全国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2 076.90万hm2,比2005年增加142.80万hm2,增长7.38%;秸秆粉碎还田机拥有量达到54.63万台,比2005年增加7.3万台,增长15.43%。
秸秆机械粉碎还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秸秆机械粉碎翻压还田,二是秸秆机械粉碎覆盖还田。
一、秸秆机械粉碎翻压还田技术
秸秆机械粉碎翻压还田技术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翻埋、耙压等机械作业为主,将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翻埋到土壤中,具有作业质量好、处理秸秆量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其作业效率比人工沤制积肥还田提高数十倍,是大面积实现以地养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
用人工或机械收获玉米穗,用拖拉机牵引粉碎机将玉米秸全量粉碎后均匀抛撒地面,粉碎程度约10~15cm。粉碎抛撒后,最好采用旋耕机纵横二次,达到灭茬和切断未粉碎秸秆的目的。然后采用重型拖拉机深翻20cm以上。最后耙耱整地,机播下种。有条件地区进行冬灌。一年一熟地区翌年春天播种前采取顶凌耙地、播后镇压等措施进行保墒,但不得二次深耕。一年二作地区,在玉米收获前,依据天时可提前7~10d轻灌一次水,以保证下茬作物有充足的底墒。此项技术已在华北地区广泛采用,增产幅度在5%~30%,平均增产12%。
(二)麦秸粉碎翻压还田技术
小麦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将麦秸全量粉碎(小于10cm)后均匀抛撒地面,每公顷撒施N75~150kg、P2O575~120kg,然后用重型拖拉机翻压还田,翻耕深度约25cm。如果麦秸太长,可用旋耕机切碎,然后耙平、播种。播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去除杂草。玉米6~8片叶时追施N 75kg/hm2。保持土壤湿润,以利麦秸腐烂。此方法简单、省工,成本低,增产效果显著,适宜在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实行。在黑龙江桦南、黑河、虎林和辽宁阜新等地县的实施结果表明,增产幅度在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