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三略(6元本中华国学百部)

分類: 图书,军事,战略战术战役,古代兵法,战法,
品牌: 黄石公
基本信息·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页码:13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806283366
·条形码:978780628336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6元本中华国学百部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六韬·三略》都是古代兵书。《六韬》通过周文王、周武王与姜太公对话的形式,阐述治国治军的基本方略、指导战争的理论与原则,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三略》是中国第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以论述政治战略为主,兼及军事战略。
作者简介黄石公本为秦汉时人,后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 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二书,盖为后人托名所作。
编辑推荐《六韬·三略》问世以来,受到历代政治家、兵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
目录
六韬
文韬
文师第一
盈虚第二
国务第三
大礼第四
明传第五
六守第六
守土第七
守国第八
上贤第九
举贤第十
赏罚第十一
兵道第十二
武韬
发启第十三
文启第十四
文伐第十五
顺启第十六
三疑第十七
龙韬
王翼第十八
论将第十九
选将第二十
立将第二十一
将威第二十二
励军第二十三
阴符第二十四
阴书第二十五
军势第二十六
奇兵第二十七
五音第二十八
兵征第二十九
农器第三十
虎韬
军用第三十一
三陈第三十二
疾战第三十三
必出第三十四
军略第三十五
临境第三十六
动静第三十七
金鼓第三十八
绝道第三十九
略地第四十
火战第四十一
垒虚第四十二
豹韬
林战第四十三
突战第四十四
敌强第四十五
敌武第四十六
鸟云山兵第四十七
鸟云泽兵第四十八
少众第四十九
分险第五十
犬韬
分兵第五十一
武锋第五十二
练士第五十三
教战第五十四
均兵第五十五
武车士第五十六
武骑士第五十七
战车第五十八
战骑第五十九
战步第六十
三略
上略
中略
下略
……[看更多目录]
序言所谓“六韬”,即指六种秘密的谋略,亦即论述战争问题的六种韬略。全书分文、武、龙、虎、豹、犬六卷共六十篇,以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问对的形式,对经国治军的基本方略及指挥战争的具体战略战术进行阐述。其中文韬、武韬两卷主要论述战略问题,龙韬一卷论述将帅问题,虎、豹、犬三卷论述各种条件下的具体作战方法。
《六韬》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兵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受到历代兵家名将的重视,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