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刑(珍藏版)(卫斯理科幻小说系列)

分類: 图书,小说(旧类),中国当代小说,综合,
品牌: 卫斯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页码:20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6788948/9787806788943
·条形码:9787806788943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卫斯理科幻小说系列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极刑》(珍藏版)讲述了卫斯理被一家蜡像馆中可怕的景象吓呆了。历代被酷刑折磨含冤而死的英雄豪杰一一呈现眼前。那边,身处南美的白奇伟遇上数十年难得一见的奇景“鬼哭神嚎”,差点被逼疯。两段可怕经历,南辕北辙,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媒体推荐《极刑》这个故事,很多人看了,都说“太恐怖”。“太残忍”了,看得人心中十分不舒服,云云。
然而不可不知的是,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事。是百分之百的历史事实。人类在慢慢进步,太慢了。
——倪匡(卫斯理)
编辑推荐《极刑》(珍藏版)这个故事,很多人看了,都说“太恐怖”、“太残忍”了,看得人心中十分不舒服,云云。
可能有这种感觉,由于故事的读友大都生活在一个进步的、美好的社会中,在那种环境下,人性的丑恶面收敛的程度高,所以故事中所写的一切,看来就令人不寒而栗。
目录
第一部 在一间特异蜡像馆中的经历
第二部 一个塑像艺术家的意见
第三部 一场事先绝对意想不到的火灾
第四部 白奇伟在巴拉那河水利工地上的奇遇
第五部 黄堂调查之后发现的怪事
第六部 一个灵媒的意见
第七部 激情爆发为少年
第八部 召灵之后的可怕经历
第九部 火端和那神秘女郎的出现
尾声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这个故事,很多人看了,都说“太恐怖”、“太残忍”了,看得人心中十分不舒服,云云。
可能有这种感觉,由于故事的读友大都生活在一个进步的、美好的社会中,在那种环境下,人性的丑恶面收敛的程度高,所以故事中所写的一切,看来就令人不寒而栗。
然而不可不知的是,那些令人不寒而栗的事,是百分之百的历史事实。凌迟,这种剐刑,最多可以割到两千三百多刀以上,才令受刑人死去。人对同类的残虐,竟然可以到达这种地步,难怪卫斯理想为人类行为辩护几句,可是却无从启齿。故事中只是极简略地写出了事实的经过,绝没有文学上的渲染,不然,只写一项腰斩,至少可以写一万字,看得人食不知味(倒胃)、寝不安枕(失眠)!
人类在慢慢进步,太慢了。
人性的特点,形成种种残暴,施暴者自然是罪魁,但有太多的屈从,也是罪因。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活埋数以万计降卒的记载,这许多万兵士,明知要被活埋,反正是死,为什么连奋起反击的行动(或勇气)都没有?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是有那么多人屈从,强权也就无所施其技。
先从有反抗起,人类才有希望!
文摘我第一次见到那个人,就觉得有点特异。
通常,若是给人以怪异的印象,不是这个人的外形特异,就是他的行动多少不合常规。可是,这个人使我产生怪异之感,却不是由于上述两点,而是另有原因。
原因是什么呢?
还是从第一次见到这个人的时间、地点说起的好:时间是黄昏,地点,在一个蜡像馆中。
蜡像馆不知是谁首先发明的,把真人大小、用蜡制成的人像,配上真正的服装,陈列出来,供人参观。做得好的蜡像,很像真人,所以蜡像馆也就使人自然而然联想起许多诡异、恐怖的事情。
多年之前,就有一部恐怖电影,说一个蜡像馆主人,把真人的身体,浇上蜡,成为像真度极高的蜡像。开始,还只不过是利用尸体,到后来,索性把活生生的人浸在溶成液体的蜡汁中,恐怖莫名。
也有一篇著名的小说,写一个自命大胆的人,和人打赌,可以在专门陈列历史上著名的凶徒的蜡像馆之中过一夜,结果,到了夜深人静,由于陈列室中的气氛太谲异,在幻觉之中,这个自以为胆大的人,觉得所有的蜡像都变活了,他因而未能安然过一夜,吓死在蜡像馆中。
有关蜡像馆的故事十分多,不胜枚举。
一般来说,陈列的蜡像都分类,有的专陈列历史上的名人、帝王将相,也有的陈列才子佳人。也有陈列的是现在还在世的名人,也有的,一组一组的蜡像,表示出历史上著名的事件,例如孟母三迁、荆轲刺秦王等等。也有的,专陈列历史上著名的凶手。
而我那天去的那家蜡像馆,陈列的主题,十分特异:在中国历史上,死于非命、死得极惨的名人。谁都知道,中国虽然号称“五千年文明古国”,但是对于处死一个人(执行者和被处死者都是同类,大家都是人!)的花样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被处死者不论以前多么声名显赫、功绩彪炳,也不论在他死后若干年,又被公众或是史学家认为是气节过人、英雄盖世,但是当他在被处死时,他只是一个身体——一个可供各种酷虐的、骇人听闻的手段作残害对象的身体。
这个蜡像馆的主人,就是我一开始时说及的一见他就觉得十分怪异的那个人。
对于参观蜡像馆,本来我提不起什么兴趣来,我到这座蜡像馆,完全是由于我的一个好朋友——陈长青,竭力怂恿的结果。
他参观了这座蜡像馆之后,几乎每次见到我都要提上一次:“你要去看看,真正值得你去看看,每一个蜡像,都给人以极度的震撼,你叫我说,我也说不出来,可是你真应该去看看。”
开始我只是唯唯以应,并没有真正去看一看的意思,我好像还回答了几句话,像“蜡像只是蜡像,大多数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