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饥饿(一部尘封十八年的书稿)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史,中国经济史,
品牌: 胡国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社
·页码:21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40672171
·条形码:978754067217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告别饥饿(一部尘封十八年的书稿)》是一部中国记者的《西行漫记》。为能了解农村真实情况,他们跨越四省(自治区)39个县,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历时半年,行程万里。这次采访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书中那深沉的话题,渗透着他们对事业的忠诚,蕴涵着他们对改革的希望。一部全景式展现西北黄土高原农村社会历史的纪实著作。它告诉历史,也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幸福,中国人民曾经走过怎样曲折的艰难道路,曾经承受多么巨大的民族磨难。
一部20世纪80年代的新华社中青年记者根据采访笔记写成的书籍,其中大部分内容曾写成“内参”,对党中央推进农村改革起过重要作用。它尘封18年后第一次公开出版,充分反映出恢复和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和艰难。
编辑推荐《告别饥饿(一部尘封十八年的书稿)》是一本尘封了近20年的书稿。1980年3月至9月,四位年轻的新华社记者深入被饥饿的阴霾笼罩,经济已濒临崩溃边缘的西北地区,在那里,他们亲眼目睹了在过去几十年中因乱指挥,“共产风”、割资本主义尾巴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导致的民不聊生的情景。记者们拿起沉重的笔,记录下这真实的一幕,以内参的形式上报中央最高决策层参考。《告别饥饿(一部尘封十八年的书稿)》是四位记者根据自己的采访笔记整理而成,全景式展现西北黄土高原农村社会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记者的《西行漫记》。书中那深沉的话语,渗透着他们对事业的忠诚,蕴含着他们对改革的希望。
目录
序言 真话的历程
第一章 愿饥饿的岁月从此结束
一 太原街头的吉兆
二 收容所何时关门
三 王家湾的今昔
四 在民族英雄谢子长的家乡
五 访《东方红》歌手李有源老家
六 “难兄难弟”都有了希望
七 在贫困的死亡线上
八 挽救失去的忠诚
第二章 徘徊在黄土高原的阴影
一 在遥远的地质年代
二 黄土的来历与性格
三 大自然的报复
四 干旱的“珠穆朗玛峰”
五 咚咚炮声话冰雹
六 三十年的建设与破坏
七 多灾多难的子午岭
第三章 要使农业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事业
一 没有主人的事业
二 戈色令的遭遇引起的联想
三 中国的农民就吃这一套吗
四 一个做了大好事的人为什么要自杀
第四章 这里需要更多的有志者
一 从一位给人们带来信心的县委书记说起
二 “群众生活好了才算好干部”
三 “不断革命”的后果
四 要支持有识之士施展雄才
第五章 要努力提高文化科技水平
一 黄土高原需要千万个薛振声
二 人才为什么流失
三 看这里的学校穷到何等地步
四 “智力开发”刻不容缓
第六章 绿色在于顽强的生命
一 为什么不让多种“摇钱树”
二 “自留山,可美着哩”
三 困难面前出英雄
四 访种树三兄弟
第七章 今后向何处去
一 大讨论带来的新方针
二 必须打破自然经济的束缚
三 农田基建不能再这样“大搞”了
四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五 “退耕”不能光喊在嘴上
六 不能只要铁牛丢掉黄牛
七 要使流通渠道畅通起来
第八章 “独木桥”连着“阳关道”
一 “王魁包山”的启示
二 改革的冲突
三 孟家坪的创举
四 西北农民的呼声
五 王一宁的“政见”
六 张易公社并未翻船
七 大得民心的措施
第九章 一份关于报告的报告
后记 十八年后的回忆
胡国华:往事当回首
冯东书:敢问路在何方
戴国强:匆匆已过十八年
傅上伦: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
……[看更多目录]
序言我和朋友们写的《告别饥饿》一书,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即将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再版。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抹去岁月的尘埃,往事却清晰依旧。这本书初版是在十年前,当时也纳入了人民出版社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的选题。书的副题是“一部尘封十八年的书稿”。
副题道出了这本书出版之不易。这本书初稿成于1980年,距今已近三十年。因历史的原因,此书的问世真可谓一波三折,回想起来至今仍令人十分感慨。
历史总是追随着时间,但它却注定要落在时间的后面,随着时间的前行,变得面目越来越不清。改革开放至今,已经三十年光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时间并不算长。但因这一阶段中国发生了惊心动魄、翻天覆地的变化,缤纷万象使人们已淡忘了往日的记忆。那时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中国历史的破冰之旅是怎样起航的?这两个问题,对年轻一点的人已很难讲清。书刊上对当时情景的一些片段的记载与描写,甚至让有的青年人感到不可思议。其实,回忆有时也是靠不住的。时空会折射或阻隔记忆,使之与真实产生差距。更何况因各种原因,有的当事人也会有意或无意偏离甚至歪曲历史。让历史的真相模糊不清。
文摘第一章 愿饥饿的岁月从此结束
一、太原街头的吉兆
1980年3月中,正是北国大地春意萌发、冰雪消融的季节,我们从北京坐火车到山西省太原市,开始了为期近半年的黄土高原农村调查。
我们来到太原街头,首先去看那一家家饭店。
性急的朋友也许要问:太原的饭店同黄土高原有什么相干?
说穿了未免令人沮丧:我们的用意,不是别的,就是想看看眼下要饭的人还多不多!
前些年,在外地人的印象中,山西是个“出经验不出粮食”的地方。这个印象因何而起,是否符合实际,我们未去深究。但在“学大寨运动”搞得最热闹的那些年,太原街头要饭的人成群结队,却是我们曾经耳闻目睹的事实。那几年,我们每次到太原,随便到街上转转,都碰见不少沿街乞讨的农民,有的要钱,有的要粮票,饭店更是他们频频光顾之所。只要你买的饭菜一上桌,光屁股的孩子,衣衫褴褛的妇女,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棍的残疾人,就会把一只只掉了瓷的饭碗、茶杯或是废罐头盒伸到你的面前.用各种不同的凄惨的音调哀求, “可怜可怜吧”,“给半块馍吧”, “给一勺面条吧”。有的则默默地把一只又黑又脏的手搁在你的碗边,不给他一点绝不缩手。面对这种情景,有几个人能坚持把饭吃完呢!
后记我有幸在新华社当了二十多年记者,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的大多数省区,亲身体验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沧桑巨变。雄浑深厚的黄土高原的古今变迁,富饶美丽的沿海地区的现代奇迹,历史悠久的中部地区的艰难奋起,辽阔无垠的北国大地的盎然春意.都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我,都激励和鼓舞我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一个记者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回首往事。在我的记者生涯中,得到最深刻教益,留下最难忘印象的,还是在西北工作的那段日子。刚当记者时,“四人帮”以紫夺朱的岁月尚未结束,“文化大革命”的硝烟尚在中国上空弥漫。当时。耳闻漂亮动听的革命口号,目睹贫困落后的刺目现实,我的思想极为矛盾,良心常处于受煎熬的状态。“四人帮”一伙把持着舆论工具,常常颠倒黑白.信口雌黄,农村经济明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他们却说,形势一派大好;群众生活明明处于极端贫困的境地,他们却说,人人安居乐业。在那种形势下。我虽然也曾被迫写过一些违心的文章,但现实却驱使我开始认真地调查农村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