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研究(精)(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丛书)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明清(1840年以前),
品牌: 姜胜利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页码:55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00080085/9787500080084
·条形码:978750008008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明史研究(精)》是《20世纪二十四史研究丛书》之一的《明史研究》分册,书中包含总序、前言、目录、正文、主要论著目录索引等几个部分:总序略述全书宗旨;前言概括本卷主要内容及问题,并对重要专著和未曾发表于报刊的重要论文作适当评介;正文与主要论著目录索引略按总论、分论分类编次,以便于阅读和检索。 《明史研究(精)》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前言
《明史》抉微
《明史》编纂考略
《明史》纂修考
《明史》的纂修及史学思想
万斯同《明史》修纂思想条辨
论清初明史馆馆臣的史学思想
宋明清儒学派别争论与《明史》的编纂
《明史稿》考证
万季野《明史稿》辨诬
王鸿绪《明史列传残稿》
旧钞本万斯同《明史稿·跋》
康熙本《明史列传稿·跋》
《明史》残稿介绍
天一阁藏万斯同《明史稿》考述
《四库全书》本《明史》发覆
万季野与《明史》
王鸿绪与《明史》纂修——王鸿绪“窜改”、“攘窃”说质疑
万斯同与《明史》纂修
黄宗羲与《明史》编纂
徐元文与《明史》纂修
汤斌与《明史》
清代私家对官撰《明史》的贡献与影响
《明史·艺文志》与补史《艺文志》的兴起
论《明史·艺文志》与《千顷堂书目》之关系
《明史·食货志》的编纂学
《明史·食货志》的源流
姜宸英与《明史·刑法志》
试谈几部明史中的《张居正传》
主要论著索引
……[看更多目录]
序言在丰富的中国古代史学遗产中,二十四史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称为“正史”的缘故。它们的重要和价值,是由其内容所决定的。唐初史学家撰写的《隋书·经籍志》史部正史类小序,回顾了司马迁著《史记》、班固著《汉书》、东汉史官著《东观汉记》、陈寿著《三国志》等撰述活动后指出:“自是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又说:“今依其世代,聚而编之,以备正史。”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第一,正史是依照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的体裁即纪传体所撰写的皇朝史,或称朝代史;第二,除《史记》上记轩辕、下迄汉武是一部通史外,《汉书》记西汉历史,《东观汉记》记东汉历史,《三国志》记魏、蜀、吴三国历史,多以“世代”断限而述其史事,所谓“今依其世代,聚而编之,以备正史”,就是这个道理。这是“正史”的两个基本特点。
文摘《明史》抉微
陈守实
一 通论
居史职任纪注者,未必皆具史学;具史学者,未必皆任史事。不任史事而放言高论,思垂空文自见,或有所衷辑,资助既寡,传稽为难,此良史所以难觏而一部二十四史尚多可议也。夫史部含义宏广,仓猝辑成,既难详实①。不得其人,又陷粗芜。大抵修史有必不可牵混而最易犯者数事:(一)以新朝而修胜国史,鼎革之际,着笔为难。周臣不立韩通,唐录竟私张说。一部二十四史,此敝层见。(二)新朝基业初定,反侧未安,以史事为牢笼,危素辈借口易操,贰臣居史馆必多避忌,以长乐老修五代史,可决其无价值。(三)道学家、古文家不可修史,以学术之性近,为史实之好尚,横生臆见,妄为主奴。古文家因文见道,滥套恶调,纵笔所至,一往每几于失②。(四)挟门户之见者不可修史。主执既深,述事多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