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类(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分類: 图书,小说,外国,现当代小说,美洲,加拿大,
品牌: 罗伯特·J·索耶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33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7536467214/9787536467217
·条形码:9787536467217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原始人类》讲述了曾有一种人类与我们的祖先智人共存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是进化谱系中与我们关系最亲密的兄弟手足。他们是尼安德特人。他们会使用火,能制造工具,并且懂得艺术。但在两万多年前,他们的进化链突然中断,有人猜测,是我们祖先的入侵导致了他们的灭绝。但如果这个曾经繁盛一时的人种逃过了劫难,世界将会怎样?他们矮小敦实的身体比我们更强壮,他们的脑容量等同于甚至超过我们,他们极有可能最终进化出另一种崭新的文明。某天,地底深处的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一个尼安德特人神秘地出现在重水槽中,一扇沟通我们宇宙与尼安德特字宙的窗口自此打开……
作者简介罗伯特·J·索耶,是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自199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金羊毛》以来。已经出版了二十多本科幻小说。多次获雨果奖、星云奖等各种重要的科幻奖项。被誉为“加拿大科幻的教长”。 索耶的科幻小说涉及多种主题。从平行时空、太空侦探到电脑狂魔、恐龙复活。想像奇伟。异彩纷呈。代表作除了“恐龙文明三部曲”外。还有《计算中的上帝》和《星丛》等。 “恐龙文明三部曲”包括《远望》、《化石猎人》和《异族》。充分展现了索耶强大的写作能力和独特的风格。被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当年“最佳青少年丛书”。
媒体推荐索耶是一位无比自信的作家,总是勇于描写各种大胆的科学假设。
——《纽约时报》
情节紧凑,有着丰富的人类学知识……具有鲜明的索耶风格。
——《环球邮报》
一部挑战智力又温暖人心的小说。
——《出版商周刊》
编辑推荐《原始人类》系"尼安德特"三部曲的首部,2002年在美国著名的科幻杂志《类比》上连载,并获得2003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奖。
序言对于远古人类,我历来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我曾写过一篇叫《北京人》的短篇小说,讲的是二十世纪初在北京附近周口店发现的直立人化石神秘失踪的故事。所以,创作《原始人类》对我来说实属乐事一桩。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架空的尼安德特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灭亡了,尼安德特人反倒成了进化的幸存者。提笔之前,我有幸采访了世界各地研究尼安德特人的专家,从他们那里,我获取了大量的背景知识和科学材料。可以说,在《原始人类》中,我设想的现代尼安德特人的所有体质和文化特征都有确凿的考古学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尼安德特”(Neandel-thai)这个词安在一种原始人身上颇显不伦不类。尼安德特人与北京人一样,都是因其发现地而命名的。尼安德特人化石最早出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一个名叫尼安德特的河谷,该河谷是为纪念一位在当地生活过的牧师——约阿希姆·尼安德而得名。“特”(thai)的德语意思是“河谷”,而“尼安德”(Neander)在希腊语中表示“新人”。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尼安德特人这一古老的人种会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人”——不是说他们会像小说里那样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而是说我们可以借小说来重新认识他们。
《原始人类》为我赢得了世界科幻小说领域最顶尖的奖项——雨果奖,这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作为一名资深科幻迷,我从小是读着雨果奖获奖作品长大的,比如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神们自己》、阿瑟·c·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等等。所以,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很高兴,在我已出版的十八部长篇小说中,是《原始人类》摘得此奖;当然,小说的男主人公,尼安德特人庞特·波迪特,也是我所塑造的众多角色中最为满意的一个。
我的美国编辑戴维·G·哈特维尔将《原始人类》比做“新千年的《异乡异客》”。这显然是因为我将庞特·波迪特设定为一个纯粹的外来者,并从他的角度来观察、批判人类社会。这样的科幻创作手法并不新鲜,在《星际迷航》中的史波克以及《异乡异客》中的瓦伦丁·迈克尔·史密斯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庞特·波迪特的影子。
尽管我是科幻小说作家,并以此为荣,但我的科幻作品中常常会融入推理元素,《原始人类》也不例外。你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看这本书很像在读一篇关于谋杀案的故事。除此之外,《原始人类》里也有爱情。
《原始人类》中的女主人公玛丽·沃恩生活在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伦多,我凑巧也住在这里。小说开头的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是真实存在的,就在多伦多北部。我曾经去天文台参观过,那是我一生中最奇妙的旅行之一。该天文台位于地下两千公里深的地方,而且——好吧,就此打住,反正有关天文台的情况你们很快就会在我的书中看到。
我来说说《原始人类》是如何诞生的吧。1998年,我同Tor出版社的出版商汤姆·多尔蒂一起吃饭——我的英文版小说大都由这家出版社出版。那时,Tor正计划扩展业务:将已有的电影和电视剧转为小说版。汤姆找到我,希望我能把当时在北美播出的一档电视剧《泰星来客》改编成小说。
我心里很不情愿。首先,如果电视剧还在播出,那写小说显然不如写剧本划算;其次,我认为能让职业作家根据影视作品来写小说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或她)真的非常喜欢这部影视作品。
汤姆问,依照我的标准,哪部影视作品才值得我出手。我脱口而出:《人猿星球》。该系列堪称科幻电影的典范——能紧扣当时的社会热点,进行深刻辛辣的评判。《人猿星球》系列的首部上映时,恰逢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那时的焦点问题是:种族隔离、核战阴云、神创论与进化论之争。这些问题在《人猿星球》中都有反映。
文摘第一天 8月2日,星期五 148/118/24
绝对的黑暗笼罩着一切。
在黑暗中静静守望的是28岁的路易丝·贝努阿——蒙特利尔大学的博士后。她秀美的脸颊轮廓分明,一头浓密的褐色长发按照规定严严实实地塞在发网里。此时她正在一间狭小的控制室里值夜班。控制室建在地下两公里深的地方,“也就是一又四风(分)之一英里”——每当有美国访客来参观的时候,路易丝就会用怪有意思的法国口音向他们这么解释。
控制室隔壁是探测室。一层厚厚的金属隔板铺在一个巨大的洞窟之上,洞里没有一丝光亮。这里就是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所在地。洞窟中央悬挂着世界最大的由丙烯酸树脂制成的球形容器,直径12米——“大致相当于40英尺”。容器内注满了从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借来的1100吨重水。
透明的球体外部是排成等距阵列的不锈钢支架.用以支撑9600根配有抛物反射镜的光电倍增管。所有的光电倍增管全部指向中央球形容器。这一整套设施——重水、容纳重水的丙烯酸树脂圆球,以及包裹在树脂球外的不锈钢支架,全都安装在从苏长岩层里开凿出来的圆柱状洞窟中央。洞窟本身有10层楼高。里面几乎注满了超纯的普通水,整套中微子探测器就浸没在水中。
两公里厚的岩石层有助于屏蔽宇宙射线,而包围在设备外面的那一层普通水的作用是吸收周围岩石自然放射出来的微量铀辐射和钍辐射,避免这些辐射干扰到球形容器内部的重水。因此,在所有粒子中,只有中微子才能真正穿透这层层障碍到达内部的重水层。路易丝的研究课题正是这些极其微小的亚原子粒子——中微子。每秒钟会有数以万亿计的中微子穿过地球岩层,但中微子的穿透力极强,被拦截的几率不大。事实上,一粒中微子在穿越一光年厚的铅层时,只有50%的机会和其他物质发生碰撞。
当然,由于太阳放射出来的中微子量相当充沛。这种撞击的确时有发生。重水就是用于拦截中微子的绝好物质。普通水中的氢元素原子核内只含有一个质子.而重水中包含的氘元素原子核内则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中子受到中微子撞击时会发生衰变,分裂出自己的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同时光电倍增管也将探测到一道闪光。
一开始,当路易丝听到中微子探测器发出“哔”的一声警报时,她那弯弯的浓眉抬也没抬。这种短暂的警报声每天都会响起好几次,在这里虽然算是最令人兴奋的事,但路易斯却认为这点动静根本不值得让她的目光离开手中的《大都会》杂志。
然而警报声再次响了起来,接着又响了一次,随后就响成一片,像心电图机在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