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屋系列5-银湖岸边

分類: 图书,少儿,儿童文学,小说,外国,
品牌: 罗兰·英格斯·怀德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
·页码:22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45500512/9787545500516
·条形码:9787545500516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儿童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银湖岸边》描写的是罗兰一家从离开梅溪边到达科他区银湖岸的故事。从梅溪边到达他区,罗兰坐的不是篷车,而是火车,这是她第一次坐火车。当时罗兰快十三岁了,由于玛莉失明。罗兰的个性有了明显的改变。她不再有姐姐可以依靠,不再有任性不懂事的权利,于是罗兰更深刻地体会了成长,也学会面对自己虽不喜欢、却必须做的事。另外,对他们全家而言,在银湖岸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新希望——爸可以在这里申请一块一百六十英亩的土地。
作者简介罗兰·英格斯·怀德(1867~1957),出生于威斯康新州的大森林。童年时的生活足迹几乎遍及美国西部,15岁时就为拓荒者们开办的小学执教。婚后迁往密苏里州曼斯费尔德,抚养女儿罗丝成人。1922年罗丝获得欧亨利奖。1932年劳拉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从65岁开始到她90岁去世的25年间,她总共出版了9卷系列图书,包括《农庄男孩》(Farmer Boy)、《草原上的小木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在梅溪边》(On the Banks of Plum Creek)、《在银湖岸》(By the Shore of Silver Lake)、《好长的冬天》(Long Winter)、《草原小镇》(Little Town on the Prairie)、《快乐的金色年代》(These Happy Golden Years)、《新婚四年》(The First Four Years),被后人称作“小屋系列”(Little House Books)。
编辑推荐这套由9部小说构成的题为《小木屋》的系列小说,是美国一个拓荒者家庭的女儿根据早年的经历写成的。这位作者,罗兰·英格斯·怀德(Laura IngallsWilder。1867—1957)。在已经65岁时才开始写作,经过10余年陆续完成了它。自1932年出版第一部《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到1971年最后一部《新婚四年》作为罗兰的遗稿出版,历时40年。《小木屋》系列小说已经成为现代儿童文学的著名经典,不仅被翻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出版。为各国青少年读者所喜爱,还产生出众多的文化副产品,迄今为止它已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故事。拍成系列电视剧和多部电影片。作者生活过并在小说中描写过的地方——戚斯康星州大森林中和堪萨斯州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达科他州银湖岸边的农庄,德斯密特镇的旧居,成为了著名的历史遗迹。每年迎来成千上万的访问者。
《小木屋》系列小说讲述这样的故事: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案》,拓荒者可以申请获得公有土地(放领地),从而揭开了西部大开拓的壮阔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罗兰一家开始了拓荒者的生活,而幼小的罗兰则在这一生活历程中成长起来。《小木屋》系列小说对罗兰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家庭的拓荒史描述得丰富而细腻。如一幅工笔细描的图画。
青少年读者们,成年的读者们,让我们翻开《小木屋》系列小说,走进开拓时代那充满艰辛,奋斗,信念与创造力的历史画卷中去,走进拓荒者们那诚朴,乐观,率真而纯净的心灵中去吧!
《银湖岸边》的翻译家如是说:《小木屋》系列小说对罗兰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家庭的拓荒史描述得丰富而细腻,如一幅工笔细描的图画:拓荒者们与大自然搏斗,但又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书中的日月星辰、风雨冰重、飞禽走兽、树木花草,无不变幻多姿、充满诗意,即使是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变,也别具魅力。拓荒者们人际关系是那么单纯、和谐、家庭成员、亲族和朋友间的情感。包括罗兰与阿曼乐的爱情,都是那么真诚,美好。他们甚至对狗、猫、马、牛等家畜也充满了眷顾与柔情。罗兰心灵成长的历程就是上述特点的集中体现。
《银湖岸边》的编辑如是说:在那样艰辛的拓荒过程中。罗兰的世界里总是充满着爸的小提琴声和妈的温柔的笑容。那琴声,那笑容。是多么让孩子安心。让家充满爱和希望。
中国读者如是说:孩子先读,我们再读。全家人都喜欢。
《银湖岸边》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之一。
目录
1.意外的访客
2.长大啦
3.坐火车
4.铁路的终点
5.铁路营区
6.骑上小黑马
7.向西部前进
8.银湖
9.盗马贼
10.美妙的下午
11.发薪日
12.展翅飞跃银湖
13.混乱的营区
14.测量员的房子
15.最后离开的人
16.冬 日
17.银湖上的狼
18.爸找到了放领地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这套由九部小说构成的题为《小木屋》的系列小说,是美国一个拓荒者家庭的女儿根据早年的经历写成的。这位作者,罗兰·英格斯·怀德(Laura Ingalls Wilder,1867-1957),在已经六十五岁时才开始写作。经过十余年陆续完成了它。自1932年出版第一部《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到1971年最后一部《新婚四年》作为罗兰的遗稿出版,历时四十年。
《小木屋》系列小说已经成为现代儿童文学的著名经典,不仅被翻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出版,为各国青少年读者所喜爱,还产生出众多的文化副产品。迄今为止它己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故事,拍成系列电视剧和多部电影。作者生活过并在小说中描写过的地方——威斯康星州大森林中和堪萨斯州大草原上的小木屋、达科他州银湖岸边的农庄、德斯密特镇的旧居,成为了著名的历史遗迹,每年迎来成千上万的访问者。
文摘1.意外的访客
一天早晨,罗兰正在洗碗,躺在门口阶梯上晒太阳的老杰克嘟囔着叫了几声告诉她有人来了。罗兰向外望去,只见一辆单座的马车正驶过铺满碎石的梅溪浅滩。
“妈,”她说,“有个陌生的女士来了。”
妈叹了口气,她为家里的不整洁感到很不好意思,罗兰也是。但是妈身体太弱,罗兰又太忙,而且她们俩都很伤心,顾不了那么多了。
玛丽、琳琳、小宝贝格莱斯还有妈都得了猩红热。溪对岸的尼尔森一家也染上了猩红热,所以没有人给爸和罗兰帮忙。医生每天都来,爸不知道怎么才能付得起账单。最糟糕的是,发热损害到玛丽的眼睛,她瞎了。
玛丽现在可以裹着被子在妈的老胡桃木摇椅上坐起来。一周又一周的时间过去了,在那段很长的时间里,她的眼睛一天比一天糟糕,可她从来没哭过。现在,她连最耀眼的光线也看不见了,可是她还是耐心而坚强。
玛丽美丽的金色头发不见了。因为猩红热,爸把她的头发剪得很短,她那可怜的剪过的头看起来就像个男孩子。她的蓝眼睛依然很好看,但是这双眼睛看不见了,玛丽再也不能用眼神来告诉罗兰她在想什么了。
“早晨这个时候会是谁来呢?”玛丽想知道,并转向马车来的方向去听。
“是个单独驾马车来的陌生女士,她戴着棕色的太阳帽,驾着一匹栗色马。”罗兰回答道。爸说过,她必须当玛丽的眼睛。
“我们晚餐吃什么呢?”妈问。她的意思是待客的晚餐——如果那位女士要一直待到晚餐时间的话。
家里还有面包、蜜糖、土豆,再没别的了。现在是春天,园子里的菜还没有成熟,母牛又没奶,母鸡也还没开始孵蛋。梅溪里只剩下些小鱼了。就连那些小棉尾兔都被捕猎得很少见了。
爸不喜欢又老又旧连猎物都稀少的地方。他想去西部申请一块放领地的想法有两年了,但是妈不想离开现在生活的地方。况且也没钱。蝗灾过后,爸就只侍弄出了两茬可怜的小麦。他仅仅能够维持不借债,而现在,还要付医生的账单。
罗兰坚决地回答妈说:“对我们来说够好的晚餐,对任何人都是够好的!”
马车停了下来,那位陌生的女士坐在里面,看着门口的罗兰和妈。她是位漂亮的女士,穿着整洁的棕色印花裙子,戴着棕色太阳帽。罗兰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她光着脚,穿着蹩脚的衣服,连辫子也没梳。妈慢慢地说:“天哪,是杜西亚!”
“我想知道你是否还认识我。”那位女士说,“自从你们一家人离开威斯康星,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
她是漂亮的杜西亚姑姑。很久以前,在威斯康星大树林的爷爷家举办过从枫树叶上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