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2009

分類: 图书,哲学,欧美哲学,综合,
品牌: 《新周刊》主编
基本信息·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页码:2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540745606
·条形码:9787540745608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世界观2009》是编辑朱慧憬救了这个栏目。她接手后把这个栏目变成了各路高人的人生口述。好看!“世界观”是《新周刊》2007年开的栏目。起初想找一大帮写手轮番上阵,就事论事。做了几期就做不动了。
编辑推荐《世界观2009》是漓江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世界观文集。
目录
序
王鲁湘:好的世界观一定是开放的
倪匡:我喜欢做噩梦
陶杰:才子应该悠闲一点、富裕一点
朱德庸:我只想做个老鼠
李泽厚:每一个女人都需要生一个孩子
马未都:美好人生是用来浪费的
梁文道:拒绝做一个英雄
连岳:爱情是一种科学
阮义忠: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韩少功:人生“杂食”比较好
阿来:我在自然中确认自己
葛剑雄:所有不可抑制的思念都是假的
海岩:善良的人当然可以成功
施养德:我的人生观就是吃喝玩乐
王澍:妻子是我的人生导师
王小慧:我不会为世俗生活而悲伤
尹吉男:艺术家的生活与我无关
王秋杨:每天都要诚恳地过
关锦鹏:每个人都是我们面对的镜子
龚鹏程:我是没有故乡的人
刘家琨:人生的大实是大虚
安金磊:一个农民的有机生活
吴青:我的最大标志是说真话
王大伟:弱者没有微笑的权利
汪兴政:每天穿衣服都是创作
黄勃:我不关心生存问题
田太权:艺术家都是“人格分裂”的
……[看更多目录]
序言“世界观”是《新周刊》2007年开的栏目。起初想找一大帮写手轮番上阵,就事论事。做了几期就做不动了。
是编辑朱慧憬救了这个栏目。她接手后把这个栏目变成了各路高人的人生口述。好看!
因为好看,就想,那就像“年度语录”一样每年结集出本书吧。相信它会成为《新周刊》在图书上的又一延伸品牌。
“世界观”是大词儿,但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很具体。这里是大词小用了,还是虚词实用了?看了便知。
忽然想起在北京机场高速路上曾看见一楼盘好像也用“世界观”命名。想想看,楼盘在五环上,看得见国门首都机场,还真有点儿“世界观”的意思呢。
有趣!顺便表扬。
文摘王鲁湘:好的世界观—定是开放的
王鲁湘:著名学者、自由撰稿人,电视布道者。2000年受聘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授、博导,2001年起任香港凤凰卫视高级策划。历任凤凰卫视《纵横中国》总策划、《世纪大讲堂》主持人、《文化大观园》总策划兼主持人。可以说在我一生当中,没有特别过不去的坎。上大学之前,我的人生跟同龄人一样,是没有个人选择的。在这个社会大熔炉里,这批人是什么命运,你就是什么命运。“文革”的时候没有选择:没有书读;下乡也没有选择,下乡的时候能不能够招工回城,你没有选择;当兵是有一些个人选择的,有一些人有家庭背景可以利用,但是对我来说也是没有选择。上大学本来也没有个人的选择,但邓小平改变了这一点,因此,1977年深秋的那一场高考,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关乎命运的个人选择。当时确实也有人想阻止我,但没有用,我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从那一刻起,后来大的事情我基本可以对自己的人生做主。
对我个人来讲,我认为进入中国电视工业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不见得是一个好选择。但是我只能从积极方面多想一下,去平衡这个选择,否则日子会很难过。虽然说这个选择是无奈的,但还是有很多客观主观因素让我走到这一步,最后毕竟还是通过我自己的选择来实现的。所以我不能抱怨。我自己不愿意做这个事情,谁也不可能用枪逼着我做这个事情。这样我就必须从更积极的方面去评价我的选择,毕竟我做得还差强人意。这当中,有我自己的努力,有团队的努力,还有这个社会你不可能影响、估计到的参数综合的作用。你个人无非是纵浪大化,相与沉浮罢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第一次在一篇文章里见到“比患意识”这个词,心中一凛,好像意识深处有什么东西被狠狠拨了一下。“忧患意识”是这么一种说法——那个写《周易》的人一定是忧患的:他既有对大自然的忧患;也有对社会这个大空间、对历史这个大时间很多不可预计素的忧患;还有对一些个人行为的忧患,比如某一个选择不慎、某一个判断的失误,某一个不可预计因素的突然出现,都可能使你的一切计划泡汤,或者走向计划的反面。种种忧患,生就戒惕恐惧之心。而恰恰是这种忧惠,使得历史上能成大事的人,成就了大事。因为他时时刻刻充满忧患,才可能每一步都转危为安。所以忧患后来被一些学者概括为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中国很多大思想家,不管是老子、庄子,还是孟子、苟子,或是孙子、韩非子,他们所有的思想和智慧可以说都是来源于大忧患。中国士大夫心忧天下,进亦忧,退亦忧,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