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最新版修订本)(套装上下册)

分類: 图书,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品牌: 沃尔科戈诺夫
基本信息·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页码:96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01737547
·条形码:9787801737540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2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斯大林(最新版修订本)(套装上下册)》自出版以来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作者曾历任前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国防部军史研究所所长等要职。掌握大量前苏联政府的高度机密,从第一手资料和大量史料中截取鲜为人知的政治内幕,以无可争辩的历史真实和细致入微的近距离考察。为读者还原了一个强大的领袖、一个剥落掉光环的人和一个真实可信的灵魂。斯大林是前苏联的重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伟大时代锻造的伟大的人。他的名字在俄文中意为“铁人”,而他本人也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情感。站在权力巅峰数十载的斯大林,始终是一个复杂且难以让人骤下判断的人。他曾领导苏联红军摧毁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扭转整个二战的局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他也曾制造大规模的政治肃反运动,为前苏联的那段历史蒙上重重阴影。他的内心始终孤独,一生都试图把自己的弱点转变为力量的标志,他的错误众所周知。他的功绩无可争辩。
中央编译局资深专家联袂精心翻译,使《斯大林(最新版修订本)(套装上下册)》在思想性、准确性和可读性等方面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需求,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斯大林传记版本之一。
作者简介德·安·沃尔科戈诺夫。1928年3月22日生于俄罗斯,196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列宁政治学院教授哲学。后任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苏联国防部军史研究所所长等职。荣获过红星勋章、红旗勋章、“荣誉”勋章、4枚外国勋章以及25枚奖章。著有28部作品和五百多篇论文。代表作《斯大林》出版后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
媒体推荐世界上最经典的斯大林传记版本,中央编译局资深专家联手精译
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一般的公理。
——斯大林
对于俄罗斯万幸的是,在她经受艰难考验的年代里,领导她的是天才而且坚韧不拔的统帅斯大林,她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这个残酷时代的敬仰……他接受的是还在使用木梨的俄罗斯,而他留下的却是装备了原子武器的俄罗斯。
——丘吉尔
斯大林是一个独裁者,这毋庸置疑,但问题在于,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苏联才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名字相关联。忽视这一现实是愚蠢的。
——普京
编辑推荐《斯大林(最新版修订本)(套装上下册)》是世界上最经典的斯大林传记版本,中央编译局资深专家联手精译
目录
代绪论(斯大林现象)
第1章 十月的火光
1 正面和侧面
2 二月序幕
3 扮演次要角色
4 武装起义
5 获得生存的机会
6 俄国的旺代
第2章 领袖的警告
1 战友们
2 总书记
3 《给代表大会的信》
4 是斯大林还是托洛茨基?
5 悲剧由来已久
第3章 选择与斗争
1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2 把列宁主义“通俗化”的人
3 知识界的动荡
4 “杰出领袖”的失败
5 总书房的“个人生活”
第4章 是专政还是个人独裁?
1 农民的命运
2 布哈林的正剧
3 关于专政和民主
4 “一个胜利的代表大会”?
5 斯大林和基洛夫
第5章 披着领袖的“外衣”
1 “统治人物”
2 斯大林的智力
3 恺撒主义的象征物
4 在“领袖”的阴影下
5 托洛茨基的幽灵
6 胜利者的声誉
第6章 悲剧的震中
1 “人民公敌”
2 政治“审判案”闹剧
3 “学会重视人才……”
4 图哈切夫斯基的“阴谋”
5 斯大林式的恶棍
6 不可饶怒的罪过
第7章 战争前夜
1 政治上的纵横捭阖
2 戏剧性的转折
3 斯大林与军队
4 国防武库
5 关于坦克制造业的状况
6 流亡者被刺
7 秘密外交
8 致命的错误
第8章 悲惨的战争初期
1 丧魂失魄
2 残酷的岁月
3 艾蒿的苦味
4 灾难和希望
5 俘虏和弗拉索夫现象
第9章 最高统帅
1 斯大林和大本营
2 战争的“各章”
3 斯大林格勒的光辉战例
4 最高统帅和统帅们
5 是一个战略家的思维吗?
6 斯大林和盟国
第10章 迷信的鼎盛时期
1 胜利的果实和代价
2 斯大林“秘密”内幕
3 周期性发作的暴行
4 年迈的“领袖”
5 冷风吹来
第11章 恺撒主义的遗物
1 历史的反常
2 教条主义的木乃伊
3 全面的官僚制度
4 人间上帝必有死
5 斯大林的遗产
6 历史性的失败
代结束语(历史的裁决)
注释索引
……[看更多目录]
文摘上册
第1章十月的火光
1正面和侧面
十月革命后不久,斯大林那不高的个子已经投下了引人注目的身影。这身影逐渐地生长,30年代时长得又高又大,到了晚年已成为巨人。
1917年以前谁能预料到,这位不起眼的地下工作者在1922年后会风驰电掣般地登上权力的顶峰?在列宁的战友们排得又紧又密的队伍中,斯大林就像是在拨开众人,很快从后面挤出来,走进了领头一班人的行列,后来又成了这一班人的带头人。人们尤其不可能想到,在列宁去世以后,这一班人,这个由知名的布尔什维克组成的领导核心,会迅速由大化小。斯大林的地位越高,在他旁边,曾经跟列宁一起点燃革命火炬的人,也就剩得越少。
在革命以前,警察局的各个分局大概对此人都比较熟悉。宪兵局每次跟朱加施维里打交道,都要认真地给他照正面像和侧面像。例如,巴库省宪兵局的案卷中就有这位孱弱的没有刮脸的年轻人用这两种姿势照的像。而这位年轻人20年后却成了列宁党的总书记。
宪兵队看守犯人的本事不大,但描写“国事犯”的模样却非常在行。一些照片下的说明文字作了如下的介绍:朱加施维里“面容清瘦”,头发“又浓又黑”,“没有络腮胡子,有稀疏的小胡子”,“麻脸,有瘢痕”,头形“长圆”,前额“直而狭”,眉呈“弓形”,眼睛“塌陷,褐黄色”,鼻梁“直”,身高“2俄尺4俄寸半”,身材“中等”,下巴“尖形”,说话声音“轻”,“左耳有颗痣”,上肢——“其中之一即左臂干瘦”,左脚“第二和第三趾是连趾”,此外还有一二十种其他的特征。当朱加施维里-斯大林成为一个大人物的时候,他手下那些保卫国家安全的人也不会注意得这样细。须知,在斯大林“时代”,没有哪一个政治犯能像斯大林那样五次逃跑成功。对于后来确定他(斯大林)的那些为数众多、成千上万潜在的敌人的命运来说,“人民公敌”哪只耳朵有痣以及身高几俄尺几俄寸是不会有任何意义的。那时候的标准和比例尺已经不一样了。
我想,读者更感兴趣的,还不是未来的“领袖”在身体上和外形上可以从正面和侧面加以审视的特征,而是他到17岁时就具有的政治上和精神上的气质。我们马上就要谈到,斯大林并不是从小就是“坏蛋”,像现在有些人有时认为的那样。但是应当追述一下他的童年时代,以便更好地了解成熟的斯大林的性格。
关于朱加施维里的童年时代,人们知之甚少。斯大林本人不喜欢提到这个时期。他的童年是郁郁寡欢的。叶卡捷琳娜和维萨里昂?朱加施维里是贫苦农民,后来是哥里的平民,生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