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后裔(第1卷传国玉玺修订版)

分類: 图书,小说,中国,当代小说,中长篇小说,综合,
品牌: 大力金刚掌
基本信息·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页码:29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806804919
·条形码:9787806804919
·包装版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茅山后裔》(第1卷传国玉玺修订版)从古尸腹中发现的丝绢,竟然是明成祖朱棣举大明朝廷之力都没能窥得究竟的后晋藏宝图,而中国的传古至宝——和氏璧传国玺竟然就在宝藏之中……茅山道传人张国忠奉上级指示要写一篇批判《茅山图志》的文章,以端正大家的迷信思想,原本也是百般怀疑的他,决定亲自去找出证据来证实里面的内容只是装神弄鬼,可他万万没料到,当他遇到人家所谓的“撞鬼”事件时,运用《茅山图志》里面所说的方法去处理,还当真把“鬼”给驱逐了,原先想要找出证据证实《茅山图志》内容只是胡言乱语的行动,反倒成了《茅山图志》的证实之旅,甚至还因此挖掘出了一连串埋藏已久的千古谜题。
作者简介大力金刚掌,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伙子,广告文案出身,擅长胡思乱想,在文字中寻找现实与梦想的契合点,如此而已。
编辑推荐《茅山后裔》(第1卷传国玉玺修订版):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妖魔,不是神怪,而是人心。这是华人世界的《达·芬奇密码》、这是一部超越《鬼吹灯》的作品……如果你觉得这些评价言过其实,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翻开这本书,用你自己的标准来评价!
目录
第一部第二十节 撞客
第二十节 第一章第二十节 茅山图志
第二十节 第二章第二十节 殍地
第二十节 第三章第二十节 烧尸
第二十节 第四章第二十节 七星钉魂阵
第二十节 第五章第二十节 火炽局
第二十节 第六章第二十节 秘密
第二十节 第七章第二十节 黑疮
第二十节 第八章第二十节 三煞天棺
第二十节 第九章第二十节 七窍赤流
第二部第二十节 巴山藏宝洞
第二十节 第十章第二十节 殄文
第二十节 第十一章第二十节 玉碹
第二十节 第十二章第二十节 和氏璧
第二十节 第十三章第二十节 錾龙阵
第二十节 第十四章第二十节 毒玉
第二十节 第十五章第二十节 席子村
第二十节 第十六章第二十节 星吮台
第二十节 第十七章第二十节 宿魂台
第二十节 第十八章第二十节 千魂魈
第二十节 第十九章第二十节 释艮阵
第二十节 第二十章第二十节 巴山藏宝洞
第二十节 第二十一章第二十节 逆入乾坤
第二十节 第二十二章第二十节 人皮邪影
第二十节 第二十三章第二十节 生死素骱位
第二十节 第二十四章第二十节 密室
第三部第二十节 惊魂雾灵山
第二十节 第二十五章第二十节 鬼门关
第二十节 第二十六章第二十节 鬼阵
第二十节 第二十七章第二十节 死玉叠影
第二十节 第二十八章第二十节 夜守赵宅
第二十节 第二十九章第二十节 顿足六道
第二十节 第三十章第二十节 雾灵鬼影
第二十节 第三十一章第二十节 敲门砖
第二十节 第三十二章第二十节 观音像
第二十节 第三十三章第二十节 圭鬼
第二十节 第三十四章第二十节 人阵合一
第二十节 第三十五章第二十节 遗憾山中
第二十节 第三十六章第二十节 洞彻殄文
……[看更多目录]
文摘第一部撞客
第一章茅山图志
是年冬季,前所未有的寒流席卷着这座历来被看做天子门户的城市,中华大地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浩劫,“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在这一年达到了顶峰,甚至波及香港,已经初露端倪的上山下乡风到处搅得人心惶惶。相比起农村,城市生活还是相当优越的,每月粮油多少有点保障,虽说吃不饱,但毕竟比乡下的白薯面强得多,度荒的阴影在人们心头的烙印实在太深了。
作为校革委会的书记员,张国忠最近满面愁容,因为革委会交给他了一个十分不靠谱的任务,就是写一篇批判封建迷信的文章。
张国忠是个中专老师,原来在这个学校上学,后来因为成绩好,留校当老师了,别小看中专,那个年代,考上中专可比现在考清华大学难度大得多,“文化大革命”以前,考不上中专的人才去上高中,一直到改革开放中期都是如此,那时的中专毕业生,绝对算得上真材实料的知识分子。
对于毕业时语文近乎满分的张国忠而言,一篇批判文章简直是信手拈来,小到校长书记,大到二战名将,只要到了张国忠笔下,绝对就成了无药可救的人渣。但是对于眼前这本从校党委书记家抄出的清末版《茅山图志》,却实在无从下笔。
书里写的全是一些什么如何降妖捉鬼一类的方法,还有一些类似于武术的图解,一些自己从来没听说过的植物器物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以及这些东西怪僻无比的使用方法。更让张国忠摸不着头脑的,就是记述着如何解决一些看似生病的人体症状,但方法非常匪夷所思,例如房檐下的土、喝泡着古代铜钱的香油一类的东西,完全不着边际。
写批判性的文章,是要有理有据的,这也是革委会的要求,你说这东西是坏的,必须说明前因后果,坏在哪里,为什么坏,给群众带来了什么坏处,什么样的东西不坏云云。如果是批判《聊斋》这类的神话传说,倒还好写,但眼前这本书,看似对人没什么坏处,至多说这本书所写的是假的骗人的,但欺骗和毒害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写成欺骗肯定交不了差,革委会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把这种东西描述成毒害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大毒瘤,但在张国忠看来,这种说法压根就无从谈起啊,书里又没写用活人去祭祀或者杀人放火,至多是让人把房檐下的土冲水喝了,难道这就祸害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吗?一想到这儿,张国忠便一筹莫展。
两个礼拜过去了,张国忠始终在翻看这本《茅山图志》,指望从中找出点破绽来,但书中内容看似不着边际,但实际读起来却环环相扣无懈可击。此时张国忠的爷爷颤颤巍巍地从阁楼上下来了,“孩子啊,
……[看更多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