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个历史常识你得知道

分類: 图书,历史,世界总史,综合,
品牌: 张雷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页码:21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304042424
·条形码:9787304042424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这些个历史常识你得知道》内容为: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 常识是最基础,最普通,进而也是最易被人接受的知识。他实际上蕴含着这个学科的智慧与精髓,但因为是“常识”也最容易被人忽略与忘记,常识就像大厦的底基,没有底基的牢靠终究建成的是空中楼阁。《这些个历史常识你得知道》为历史常识分册。
编辑推荐《这些个历史常识你得知道》讲述了:哪些人物因其独特的魅力永垂史册,哪些事件曾经改写了历史,哪些史迹以实物的方式展示历史并留下了千古的传说。
目录
人物春秋
中国传统政治的楷模-一周公
创办私学的先驱-孔子
披着神秘面纱的智者一老子
忠义之遭的最佳诠释者——程婴与公孙杵臼
乱世“贱人”——墨子
睿智的“复仇者”——军事名家孙膑
悲情刺客——荆轲
边陲守望者——王昭君
儒学兴衰的弄臣——董仲舒
动荡时局下的成功投机者——曹操
志向高远的草原雄鹰——鲜卑精英拓跋宏
高悬历史时空的明镜——魏征
破坏游戏规则的女人——武则天
人气指数甚高的黑色脸谱——包拯
备受历史误读的书生——朱熹
弓马天骄一成吉思汗
披上龙袍的乞丐——朱元璋
心灵扭曲的阉党佞臣——魏忠贤
“我劝天公重抖擞”——龚自珍
落日悲歌的“裱糊匠”——李鸿章
毁誉集于一身——曾国藩
西方智慧的布道者——柏拉图
掀起东方文明的盖头——马可·波罗
法律正义的殉道者——苏格拉底
用文字记载历史的拓荒者一希罗多德
十字架上的普世救星——耶稣
“尼罗河畔的花蛇”——埃及艳后克里奥佩特拉
菩提树下的思想者——佛教始祖释迦牟尼
视征服为人生最高信条的英雄——亚历山大
回头浪子——圣·奥古斯丁
大和民族的舵手——明治天皇
闻名遐迩的情种才子——日丁
彪炳青史的奥尔良少女——贞德
要事回眸
中华文明的发端——仓颉造字
历史上最早的裁军会议——弭兵之会
几近绝响的学术辨难——“百家争鸣”
文字狱的先河——焚书坑儒
中国法律文明的新篇章——子产“铸刑鼎”
“弄法者无善终”的怪圈——商鞅变法
新瓶装旧酒的尝试——盐铁会议
与外戚、宦官抗争的悲剧——党锢之祸
嗜杀的皇权——玄武门之变
掩盖在盛世华彩下的社会矛唇——安史之乱
技高一筹的过河拆桥——杯酒释兵权
生命的强音——郑和七下西洋
中国现代化的失败尝试——洋务运动
知识分子理想国的破灭——戊戌变法
为庆祝和平而设的盛典——古希腊奥运会
宗教谎言下的残暴掠夺——十字军东征
欧洲黑暗时代的启明星——文艺复兴
让世界陡然宽广——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吹响推倒封建大厦的号角——法国启蒙运动
攀登人类文明大厦的助推器——英国工业革命
因爱国而误国的难言之隐——萨拉热窝事件
人类弱点的大暴露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史迹觅踪
令“神仙”神往的人问美景——赵州桥
沙漠中的庞贝——楼兰古城
落日的余晖——秦始皇陵墓
孟姜女的诅兕——万里长城
巧夺天工——都江堰
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
汉藏友谊的见证-一布达拉官
苍山洱海的守护神——崇圣寺三塔
别具神韵的东方威尼斯——丽江古城
融汇中华文明的精髓——平遥古城
一滴爱的泪珠——泰姬陵
莽撞爱情的代价——特洛伊城
一度“走失”的赤色王城——吴哥古迹
犹太人的呜咽——哭墙
法老的神秘天梯——埃及金字塔
“食人牛”的囚禁之所——米诺斯迷宫
至高无上的神祗——宙斯神像
天国的阶梯一巴比伦通夭塔
太阳之国通向外界的桥头堡一大津巴布韦石头城
典制与文化
并非人们虚构的光彩泡沫——禅让制
古代中国的理想蓝图——周礼
帝王加强集权的开始——三公九卿制
封建士人的独木桥——剥举制
古印度特权阶层的护身符——种姓制度
并非医治百病——三权分立制
高压政治下的学术转型——魏晋玄学
……
历史典故
……[看更多目录]
序言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来临,我们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似乎无所适从,每一个人都被告诫要成为专业人士,而与专业的文化个性对应的是局部、分裂、边缘甚至是晦涩。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开头就说:“这是最好的日子,也是最坏的日子;这是智慧的世代,也是愚蠢的世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好像样样都有,但又像一无所有;我们似乎立刻便要上天堂,但也可能很快便入地狱。”
这段文字也可用来描述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处境。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知识与经济一体化的时代逻辑。
100多年前,黑格尔就指出,文学和艺术在未来技术社会发展的命运是悲观的。他认为未来的人们在技术发展后似乎不再需要“美的艺术”,面需要能满足赙官享乐、心理刺激的商品化的消费艺术。
这一论断与现实是如此令人惊异地相合。
当今颇负盛名的法国哲学家利奥塔,也以他如诗般美妙而又隐晦的笔调描述了信忠时代人文知识分子的“死亡”。
文摘插图:

中国传统政治的楷模——周公
在中国历史上,周公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凭借一本《周公解梦》,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赚足了人气。作为一位政治家,周公在武王病重以及辅佐成王期间表现出的忠诚与恪尽职守,给后世为人臣者做出了典范。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时所表现出的智慧,也备受称道。另外,周公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煞费苦心,把儿子伯禽培养成为一个很有作为的人。
周公因采邑在周,故被称为周公。他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世人尊称为“元圣”、儒学先驱。周公何以取得如此成就,后人多说他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胞弟,周成王的叔父,其显赫的家世是成功的根本原因。这个观点看似很有道理,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因为周公兄弟多人,非独具如此显赫家世,然其他人并没有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如此看来,家世显赫是周公成功的根本原因之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他的非凡智慧,以及对周王室的赤胆忠心,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等众多因素造就了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