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分類: 图书,其他,
品牌: 李御宁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266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209031367
·条形码:978720903136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日本人的缩小意识》是通过文化表象对社会深层问题进行透彻分析的一部耐人寻味、颇有教益的书,它不仅对一般读者了解日本社会、日本文化能起到启蒙作用,而且对较高层次的人文学者和对日本有兴趣的各类科学工作者也会有所裨益。这是一部韩国人撰写的关于日本的著作。20年前,当人们为日本成长为经济巨人赞叹不已、甚至“倾倒”之时,作者用自己独特的看问题的视角和分析问题的方法,透过日本社会中许多文化现象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缩小”见长、以“缩小”意识为本性的日本人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生为”具备的这种才能,最终达到了“以小取胜”、“以优制胜”的目的。可以说
作者简介李御宁,1933年出生于韩国忠清南道,文学博士。曾任韩国第一任文化部长官(部长)、著名随笔家、文艺评论家、小说家、剧作家、韩国文学研究学者、比较文化评论家,迄今已出版150余种著作,其中《这就是韩国》、《日本人的缩小意识》等书畅销韩日,并被译介到法国、美国、中国台湾等地。在文学、哲学、思想、比较文化、符号学、结构主义、设计等众多领域都独成一家,深刻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的韩国文坛及社会。因其博学多思、著作等身,先后被授予大韩民国猛虎勋章和绿条勋章等,被誉为“东亚文化巨人”。
目录
第一章 赤裸的日本论
第二章 表现“缩小意识”的六大类型
第三章 表现于自然中的“缩小”文化
第四章 表现于社会中的“缩小”文化
第五章 表现于当代社会中的“缩小”文化
第六章 “扩张”文化与当今日本
结语 莫为鬼神为一寸法师
后记
附录 东亚文化巨人――李御宁
……[看更多目录]
序言这是一部韩国人撰写的关于日本的著作。作者李御宁先生身为韩国文学家、韩国首任文化部长,在韩国文学界特别是当代韩国文学评论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早期代表作有《李御宁全集》(全22卷)、《韩国与韩国人》(全6卷),近几年的新著有《空间符号学》、《追赶千年的孩子》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御宁先生对邻国日本社会及文化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长期以来用日语出版了色括本书在内的多部关于日本文化及日韩文化比较方面的著述,在日本引起很大反响,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日本人的缩小意识》出版后一个月内增印7次,销量高达三四十万册之多。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不要去分析‘既成的文化’,而要去探索、追究创作文化想像力的源泉、出发点,而且想像力最重要的特征……‘是扩张与收缩的运动……”作者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选择了与“扩大”相反的“缩小”这一特征来探讨日本社会。
20年前,当人们为日本成长为经济巨人赞叹不已、甚至“倾倒”之时,作者用自己独特的看问题的视角和分析问题的方法,透过日本社会中的许多文化现象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以“缩小”见长、以“缩小”意识为本性的日本人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生来”具备的这种才能,最终达到了“以小取胜”、“以优制胜”的目的。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登上世界经济大国宝座,靠的是“晶体管”、“汽车”、“机器人”等产品,但他们的发明者都不是日本人,而是在“扩大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美国人。迄今为止,日本的企业经营理念中“位居第二”的思想仍占统治地位,这是一种回避风险,以“稳”求“实”的典型的东方文化模式,具体地说就是把别人发明的东西拿过来进行适应市场需求的“最佳”改造,然后把产品投放市场、占领市场、获取利润。同样的东西为什么“madeinJapan”(日本制造)就会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一般认为,“质量过硬”、“工艺考究”、“方便耐用”是主要理由。是的,作者为说明日本人在开发“实用方便”产品上的“天赋”,或独特意识,剖析了日本社会最具“缩小”意识的六大文化现象:套盒、扇子、人偶、盒饭、能乐假面具、徽章,并从日本人美化自然和改造自然以及对空间上所独有的“缩小”意识入手,深刻揭示了蕴藏于日本社会深处的日本人心理及宇宙观。其间充分体现了作者看问题视角的敏锐和捕捉事例的恰当,另外作者较多地使用了隐喻的手法,读后发人深省。
可以说本书是通过文化表象对社会深层问题进行透彻分析的一部耐人寻味、颇有教益的书,它不仅对一般读者了解日本社会、日本文化能起到启蒙作用,而且对较高层次的人文学者和对日本有兴趣的各类科学工作者也会有所裨益。当然,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由于作者的身世和视野等缘故,在评论日本文化现象时常常用韩国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做法有略显偏颇之处,所以有些结论缺乏较强的说服力。
本书的翻译是在山东人民出版社的推荐和帮助下进行的。为便于读者理解,译稿基本保持了原作结构,添加了部分注释,并对一些作者举例解说且用中文无法表达的词语,采取了援引日文读音和直接写出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处理方式。翻译过程中许多朋友都在百忙中予以莫大支持和帮助,值此译稿付梓之际,一并谨表感谢。
文摘叉子与筷子
忘却东方
魔术师手中的魔棒一挥,转眼间就能筑起一座城堡,但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的形成并没有这么简单,这个道理大概每个日本人都懂。要想发现本国的特性,日本人不仅要把本国与西方相比,更要与对日本文化影响时间最长、程度最深的中国和韩国相比,但迄今为止这样做的例子却寥寥无几。就连主张日本思维方式来自东方佛教文化的中村元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对韩国佛教也没提及。问题是,日本的佛教是从韩国传人的,日本人昼夜顶礼膜拜的百济观音也是出自韩国佛教。
最近,一部分日本学者为了了解日本历史源流,开始关心起韩国古代史和语言的发展,但当今关于日本论的这类书仍呈欧美一边倒的趋势,在这种氛围中,他们仍难以从朴素的地方风土论方法中解脱出来。
这种现象在一些撰写日本论的西方人中也同样存在。假如,对中国和韩国文化一无所知的这些西方人看到日本人用餐的光景,会怎样想呢?日本人用筷子代替叉子,用米饭代替面包,而且盛米饭不用盘子要用碗,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一定认为这些都是纯日本式的东西。
欧洲最伟大的学者之一罗兰·伯鲁特的日本论就属于这一类。他在《帝国的象征》一书中这样写道:“日本饭菜中唯一有价值的”是那“煮得既粘又散的大米”(在巴黎有许多中华餐馆,所以罗兰先生的确是把中国当对比对象来谈论日本饭菜的,遗憾的是他似乎没看到中华餐馆菜单上写着的“米饭”二字)。
除把“煮米饭”描绘成“既碎又轻的凝固物”外,罗兰·伯鲁特还提到了筷子,称那是种“挑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东西。显然,他把筷子当成了只属日本的餐具。
假如换成韩国人看日本人吃饭又会发现什么问题呢?对吃米饭、用筷子,韩国人是不会大惊小怪的。令韩国人不可思议的倒是日本人吃饭时反复添饭的习惯。显然,韩国人会把日本人吃饭时不断往饭碗里盛饭看成是日本的特殊性,而不是米饭和筷子。也就是说,比起西方人来,能更加细致地发现日本独特之处的应该是韩国人。
假如日本人知道西方人怎么吃饭,而不知道发明用筷子吃米饭的是中国人和韩国人时,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毋庸置疑,他们会和西方人一样认为用筷子和吃米饭是日本的特性。所以西方人和日本人写的日本论无太大差别的原因就在于此。虽然知道由英文字母组成的英语中没有相当于“娇惯”意思的词,但不知道由卡拿达拼法③组成的韩国语中却有;知道林肯、康德的日本人很多,而知道世宗大王和李退溪的人大概就没有多少。
因此,要找出
……[看更多书摘]
后记我萌发以日本人的“缩小意识”来分析日本文化是在8年前(1973年)的一个春天,那时我在为韩国某新闻社特别采访而前往欧洲的途中,在东京停留了几日。
就是在那几天与朋友的聚会上,我们谈到了当时的热门话题比如日本论等,在那种氛围中我认为有可能被大家理解,所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说:与“土壤分析不能解释花的美丽”一样,迄今为止和迁哲郎的风土论以及本尼迪克特的日本论已经失去了说服力。我引用了朋加莱。的话:“尽管不知道水的源头,现在河水照样流过我们眼前”,就是说与其深刻分析、探索文化的形成原因、注重因果评论(causal criticism),不如从更深的视角去探讨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一系列现象。
诗人凭借想像力创作诗歌。同样,某个民族在国家中成为主体,凭借的不是别的,而是积累而成的诗化的教材——文化。像诗歌需要读一样,文化也需要读,因此不要去分析“既成的文化”,而要去探索、深究创作文化想像力的源泉、出发点。而且想像力最重要的特征正如乔尔治普莱等说的是扩散与收缩的运动……
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之一,也是为何选择与“扩大文化”论相对立的“缩小文化”论来谈日本论的理由。说是祸根也可以。
席间,听了我这番话的学生社。的鹤冈陋巳社长,尽管与我是第一次见面,却意外地向我提出:不试着把它写成书吗?当时我下意识地认识到,即便是私下的闲话只要说出口也必须要负责任。
从此之后我像背了一个大包袱,把这件事放在了心头。1977年我在东京小石川旋转俱乐部举行了演讲,题目为《缩小的日本文化论》。第二年4月,《亚洲公论》以《日本人不知道的日本文化》为题连载了我的文章。尽管在细节上存在若干差异,但那时发表的这些文章可以说是本书关于日本文化论的一个框架。
但是,由于健康原因,本书直到1981年应国际交流基金的邀请来日本之后才得以定稿。
今年,我来访日本时是菖蒲。初开的梅雨季节,现在红叶已经落尽,这期间我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驱使着奋笔疾书,终于看到稿子快要完成了。此时此刻放下笔,我第一次懂得:为什么日本人对连经过自己努力完成的事情也要说“托您的福了”!感谢始终在我身边给予我鼓励的鹤冈社长和三木编集长,还有给我各种帮助的东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室的芳贺彻教授以及评论家吉村贞司,如果没有他们的亲切关怀,大概至今我仍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中。
另外,本书从开始构思到今天第八个年头能正式出版也多亏了在日韩国人、韩国文学翻译家李银泽先生的鼎力协助。他在资料收集、韩语部分的翻译,特别是在将我用拙笨的日语新添写的部分予以细致订正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除了“托您的福”这句话外,真是再也找不到更好的语言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