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爱(问题孩子的100个心理健康对策)

分類: 图书,心理学,心理健康,综合,
品牌: 周驰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页码:23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
·ISBN:9787506815444
·条形码:978750681544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错爱(问题孩子的100个心理健康对策)》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基础,无论在教育时间、内容、方式上都具有优势,是其他两种教育无法替代的。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位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但起码要了解孩子成长发展中的规律,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做出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产生不良后果。好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浙江省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占全省人口的20%,他们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为他们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教育被称之为“生命的教育”,无数杰出人才都是在家庭教育下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家庭教育是一门很有学问的学科,涉及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领域,既不是简单地管得越多、越严、就越好;也不是放任自流,无为而治就有成效。当今社会,没有一个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教,已成为家长们感到困惑的沉重话题。一些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不正确,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分数轻难力、重生理轻心理,使家庭教育存在不少误区。
目录
一、爸爸为什么不要我了?——单亲家庭问题
二、妈妈,你为什么老逼我学习?——厌学症
三、孩子为什么撒谎?——正确对待孩子的撒谎
四、青春期逆反——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五、错爱——应该怎样爱孩子
六、网瘾少年小艺之死——网络心理障碍的预防及矫正
七、孩子为什么不快乐?——心理郁闷
八、我究竟是田孩还是女孩?——性别教育问题
九、少男少女性教育——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十、孩子为什么无法和同伴相处?——少儿人际交往障碍
十一、中考、高考焦虑情绪的调适——家长怎样帮助面对落榜的孩子
十二、高考落榜生的心理调适——家长怎样面对落榜的孩子
十三、孩子,你上了大学,心情还好吗?——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十四、爸爸、妈妈教育我健康成长——女儿周兰谈成长经历
后记
……[看更多目录]
序言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基础,无论在教育时间、内容、方式上都具有优势,是其他两种教育无法替代的。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位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但起码要了解孩子成长发展中的规律,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做出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产生不良后果。好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浙江省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占全省人口的20%,他们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为他们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教育被称之为“生命的教育”,无数杰出人才都是在家庭教育下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家庭教育是一门很有学问的学科,涉及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领域,既不是简单地管得越多、越严、就越好;也不是放任自流,无为而治就有成效。当今社会,没有一个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教,已成为家长们感到困惑的沉重话题。一些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不正确,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分数轻难力、重生理轻心理,使家庭教育存在不少误区。
周驰老师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他既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背景,又有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长期以来,周驰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研究重点,积累了大量案例和资料,经过成熟思考,笔耕不止,坚持不懈,终于完成了此书。该书通俗易懂,针对性、可操作性较强,对家长和孩子之间开展互动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很有特色。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反映出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周驰老师对许多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阐明了原因,给出了对策,相信会得到家长们的认同。我希望家长们在闲暇之余,阅读其中章节,能感到亲切自然,会有所感悟和启迪。我相信家庭教育最终能进一步走向理性、走向科学。
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蔡亚萍
二○○六年十二月于杭州
后记撰写本书的起因有二:其一是近几年我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资料和案例,以及在进修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心得;其二是来访者的建议。有些来访者通过咨询后,看到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变化,欣慰之余建议我写一本书,而且特别提醒我,要面向普通读者,突出主要问题,使读者一看就懂,懂了会用,用了有效。
我曾想,书店里有关家庭教育、孩子成长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书触手可及,而我对写书又没什么经验,所以迟迟未曾动笔。但是在2006年寒假期间,我在整理这几年积累下来的资料和案例时,突然有一股写书的冲动和灵感,想把如何解决当前家庭教育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即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重点关注的各个时期,孩子在心理成长方面所面临的难题写成一本书,给需要的家长和读者提供一个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方面的案例分析与辅导。于是从2006年春节开始落笔,经过一年的努力,完成了书稿。遵照来访者的建议,写书时我特别注重可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如果本书让读者阅后有所启发或认同,并得到一点帮助,这将是我莫大的鼓舞和欣慰。
本书的出版,我要感谢许多帮助过我的人:他们是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两位院长牛玉峰教授和朱俊瑞教授、临床医学院的黄丽教授、浙江大学出版社原副社长蒋保纬先生、浙江大学出版社的丰志伟先生、浙江日报社的施翼先生,省政协的孙勤明先生,还有我的来访者和热心的同行们,以及我的妻子兰炬和大姐崔力军。
在中国,“心理咨询”还是个新的行业。作者也需要在这个新行业中继续成长;再加上作者知识浅显、实践有限,书中肯定有不足之处。敬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若读者对本书有问题或意见需要和我探讨,请联系我的邮箱:zhch057l@163.com,我热忱欢迎。
周驰
二○○七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