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教育丛书--工作研究基础与案例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工业经济,
作者: 孔庆华,周娜编著
出 版 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字数:版次: 1页数: 20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2205435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工业工程教育丛书》之一,其以工作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技术为基础,介绍了大量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工作研究案例,既反映其先进性、实践性和广泛性,又注重启发读者运用工作研究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方法,提高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益。
本书共分六章,包括:概论、方法研究、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和作业测定(含工作研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案例)。各章末附有习题与思考题和可供参考的附录。
本书可作为高校工业工程、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工商管理等专业的专、本科和硕土生的教材;也可供各行各业的技术、管理及相关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概论
1.1工作研究的概念
1.2工作研究的内容与范畴
1.2.1工作研究的内容
1.2.2工作研究的范畴
1.3工作研究的特点与基本程序
1.3.1工作研究的特点
1.3.2工作研究的基本程序
1.4工作研究中的人和工作条件及工作环境
1.4.1人的因素
1.4.2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
1.5工作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1.5.1工作研究的起源
1.5.2工作研究的发展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方法研究
2.1方法研究的概述
2.1.1方法研究的定义
2.1.2方法研究的目的
2.1.3方法研究的特点
2.2方法研究的内容
2.2.1生产过程的概述
2.2.2生产率的概述
2.2.3方法研究的分析层次及分析技术
2.2.4方法研究的分析方法
2.3方法研究的基本程序
2.3.1选择拟研究的工作
2.3.2观察并记录相关的全部事实
2.3.3科学分析记录的全部事实
2.3.4开发经济实用有效的方法
2.3.5计算标准作业时间
2.3.6建立新方法
2.3.7实施维持和管理新方案
小结
附录1工作要点检查单
附录2工作合理化调查表
附录3工艺流程图表用图形符号Graphical symbols for process chart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程序分析
3.1程序分析的内容
3.1.1概述
3.1.2工艺程序分析
3.2流程程序图
3.2.1流程程序图的分类
3.2.2绘制流程程序图的基本步骤
3.2.3流程程序图的格式
3.3线路图
3.3.1线路图的作用
3.3.2绘制线路图的要点
3.4线图
3.4.1线图的用途
3.4.2线图的绘制
案例3.1汽车站设施规划与客流流程的分析改进
案例3.2学生食堂饭菜出售流程的分析
案例3.3信贷公司业务流程的再造
案例3.4自来水开户流程的再设计
案例3.5电路板开料车间的布局与工艺流程的研究
案例3.6单体电池包装作业流程的改进
案例3.7餐巾制作设施的布置与工艺过程的改进
案例3.8轻重卡车混流检测线的程序分析
小结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操作分析
第5章动作分析
第6章作业测定
书摘插图
第1章概论
1.1工作研究的概念
在工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中,工作研究是最早出现的先进科学管理技术之一。它的出现可追溯到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创建与倡导的“科学管理运动”。
泰勒根据其长期从事机械工程师的经验,将作业中的操作过程分为若干基本动作要素,并通过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科学规律,将各种动作要素以合理的方式进行串接组合。其目的是实现操作的最优化,提高工作效率。泰勒的这种综合思维方法称为“时间一动作研究”的科学,对作业进行了系统的科学分析,为工作研究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B.Gilbreth)研究简化体力劳动、缩短作业周期,一生致力于寻求作业的“最佳方法”,不仅丰富了泰勒的“工作分析”,而且总结出“动作经济原则”。哈林顿埃默森(Harrington Emerson)铁路工程师提出了“效率原则十二条”;亨利福特(Henry Ford)创造了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原则及装配流水线法等都发展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技术。
20世纪40年代中期,工业工程的内容从“时间一动作研究”发展到包括生产、库存、质量、成本、预算控制、企业奖酬制度的设计管理、工作绩效的评估与考核、厂区布局、产品及工夹量具的设计及设备购置与更新等。但是,其核心部分仍然是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两项现代科学管理技术,也即工作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