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大班

上海大班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传记,财经人物,

作者: 沈寂 著

出 版 社: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48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30829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上海开埠后,外国洋行的洋总经理,俗称为“大班”。

作品以犹太人哈同的人生历程为主线,描写了这位冒险家在印度穷困潦倒,流浪到我国开埠不久的上海滩淘金,然后靠其妻罗迦陵的2亩地起家,成为房地产第一大户、远东豪富。他又建造海上迷宫爱俪园,又铺筑南京路,还要电车改道,真是煊赫一时。最后他陷入重重矛盾中痛苦地了结一生。

作者简介

沈寂 原名汪崇刚,笔名汪波、谷正櫆等,原籍浙江奉化,1924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肄业。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写作,曾主编《幸福》、《春秋》等杂志。后去香港任电影编剧,编写《中秋月》、《狂风之夜》、《一年之计》等十部电影剧本。1952年,因参加爱国运动被香港政府无理驱逐出境,回上海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任编辑、编剧,改编中国第一部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和故事片《开枪,为他送行!》等剧本。近二十年来,先后著作《上海大亨》、《上海大班》、《上海大世界》等长篇小说,主编《上海老城厢》、《老上海电影明星》、《三百六十行》、《老上海南京路》等画册,并与戴敦邦合作编绘《老上海小百姓》。沈寂被公认为专写老上海题材的老作家。

目录

近代史上的“大观园”——代前言

1.犹太流浪者哈同

2.沙逊家族

3.初游洋场

4.“国中之国”

5.罗家的悲剧

6.繁荣的背后

7.从女佣到情人

8.罗丝的两个父亲

9.世代名医张聋聋

10.法租界的恐慌

11.沙逊洋行的功臣

12.在火坑里邂逅

13.金钱与婚约

14.同床异梦

15.意外的归来

16.离开哈同

17.第二次遗弃

18.再度结合

19.沙逊无情

20.抢占徐家汇

21.两次婚礼

22.怒斥大班,

23.发财的诀窍

24.幸运前的挫折

25.洋行和花园

26.新的开始

27.哈同的生意经

28.金山求佛

29.“风流和尚”

30.“铁房子”

31.张园大会

32.花园和儿子

33.寿庆风波

34.蔡元培和学社

35.儿子是个谜

36.爱俪园风波

37.修铺南京路

38.奇异的投靠者

39.祖坟不许动

40.到日本去

41.逼租惨剧

42.电车改道

43.向清宫献媚

44.皇亲和逃犯

45.欢迎革命

46.哈同抢占地产

47.第一!第一!

48.和尚造反

49.永安公司

50.哈同办大学

51.徐悲鸿卖画

52.画像的秘密

53.双双逃婚

54.屈死和幸运

55.挑女婿选媳妇

56.奇异的喜事

57.女校风波

58.复古盛会

59.天堂里的乐园

60.哈同的心愿

61.百三十寿庆

62.标语风潮

63,和皇帝打架

64.不幸的事故

65.血染上海滩

66.新沙逊的野心

67.为将来安排

68.最后挣扎

69.哈同的遗嘱

新版后记

书摘插图

1.犹太流浪者哈同

清同治十二年。

这一年是公元1873年,鸦片战争后33年;也正是世界列强在上海用武力强迫开埠三十周年。这年夏天,一个来自印度、不满24岁的犹太青年欧司•爱•哈同,身穿深灰亚麻粗布土耳其式无袖长袍,头戴一顶夹住头发的旧便帽,束着皮革腰带来到上海滩。

从印度到上海,一般只需要半个月航程,可是命运蹇涩的哈同,足足走了半年。在那恶梦似的长途跋涉中,他颠沛流离,死里逃生,幸运地从茫茫人海和生活深渊里挣扎出来时,已经是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流浪汉。上海是他冒险前来谋生的终点站,如果也是和山打根、香港等地一样要靠求乞度日,以至贫病交迫得奄奄一息,则这里将是了结自己一生的墓地。

忽然,船上响起一连串暗号式刺耳钟声,在辽阔的江面和莽莽荒野上震荡回响。接着,岸上的一个隐蔽处,霍地冒出来几条人影,一个接着一个,手里高举闪烁着微弱火光的“马灯”,迅捷地向“天使号”奔来。

顷刻间,船上的英国大副,也从船舱里闪出,走近船舷。他一手举着桅灯,一手从口袋里摸出一叠信件,朝岸上的黑影喊叫:“怡和!沙逊!汇丰!……”

哈同对这诡奇的景象感到困惑,被满头卷曲金发的大副看到了,过来向他解释:就在两年前,俄国沙皇以丹麦王室的亲戚身份,指使丹麦的大北电报公司,并没得到中国同意,暗中在香港和上海之间非法设置海底电缆;又与英国合作,架设陆上电线从吴淞直通外滩。还在张华浜对岸的浦东,设立电报房,想由此沟通外国与上海的电讯。可是中国百姓群起反对,有的认为侵犯主权,有人不许外国人破坏中国风水,就暗中割电线,推倒电线木杆,予以种种阻难和破坏,使他们无法顺利使用。外国商人不得已只得仍以老办法传递信息。那些开设在上海租界里的洋行、银行,为了能尽快取得在海外的商情报告、报纸和香港总行的函件,就各自派人备马驻守在吴淞口岸。不论白天深夜,凡有洋轮抵达,就抢先拿到情报信件,快马送回洋行。谁消息灵通,交易快,谁就多赚钱。

东方渐露曙光。哈同性急地一一和同舱的水手们行礼告别,然后戴上便帽,围着“塔列司”,将信放进贴肉的长衣内口袋里,提起小藤箱,走上甲板。这时,岸上已经簇集着二三十个中国人,和20辆他从未见到过的独轮“羊角车”,他们是刚才“信马”飞去报信又带回来的运输队,一个个精瘦而又结实,后脑上都留着一条长长的发辫,下身一条蓝粗布扎脚长裤,有的穿一件围腰白大袄,有的只穿着褡裢背心,在肩上衬一块垫布。两人配对,用杠棒将堆在船上的数十只木箱,在大副的监视下,走过摇晃跳动的跳板,抬到岸上;再把木箱分成两叠,平衡地放到羊角车的两侧。然后,一个用绳在前面拖拉,一个在后面握住车杠,把稳方向,朝前推送。裹着铁皮的木轮,一路上发出叽叽咕咕刺耳的声响。等脚夫们将木箱运完后,哈同才郑重地向大副告别。

“你不是要到沙逊洋行去吗?”大副用手指向渐渐远去装运木箱的独轮车队伍,“他们把这批‘洋药’送给沙逊洋行,你就跟他们走吧!”

哈同再一次向大副道谢行礼,离开轮船,急遽去追赶车队。车队在“信马”的催促下,车夫们使足力气,加紧步伐,急速地向前行进着。穿着长衣,还戴帽裹巾的哈同,直赶得浑身是汗。当他停下步,从藤箱里取出手巾抹汗时,回头发现昨夜没看到的吴淞炮台,它所有的炮眼都被击毁,大炮也几乎全被打坏。这是34年前英国入侵上海、炮击吴淞的遗迹,一直没修复,也不拆除,大概作为大英帝国侵华的胜利战果,对中国示威,向世界展览。

运装木箱的车队,沿着“衣周塘”堤岸(后改为军营路,即今军工路)前进。一路上坑坑洼洼,曲曲弯弯,难得看到房舍和行人,到处是污水沟和坟墩,步行了至少近二十里路,才到达苏州河北岸。那里有供船只停?自的老码头、美国使馆的旧址、浸礼会礼拜堂和一排排低矮肮脏的茅屋。沙逊洋行的仓库就坐落在礼拜堂背后,是一座四五丈高的土栈。当车夫们将木箱抬进仓库去时,从里面散发出来一阵阵醉人的香味。哈同因不熟悉,就不得不向那个头裹白布“制包”,满脸胡子管仓库的印度人问讯。

仓库管理员从哈同嘴里听到家乡话,感到分外亲切。在问明来历后,就热心地回答:“哪一个沙逊洋行?是老沙逊,还是新沙逊?”

哈同没想到上海有两个沙逊洋行,也根本不知道沙逊有新老之分。可是想到自己父亲和萨拉都是印度孟买沙逊洋行的老职员,就十分肯定地回答道:“是老沙逊。”

“那是阿尔伯特•沙逊。”印度管理员为哈同指点老沙逊洋行的方向,“你到河边去,过韦尔斯桥,便是外滩,老沙逊洋行就在那条临江的大道上,三层高楼,一望就看到。”

哈同合着手掌,对管理员行了印度礼后,便按指点的方向走去。已经走了半天路,又饿又累,感到筋疲力尽的他,仍坚持着步行。走不多远,看到一座大木桥,横跨苏州河南北两岸,使往来南北的人不用摆渡就能直接通过。这是十多年前,一个名叫韦尔斯的英国洋行大班,为了让“信马”不因搭舢板小船渡江而耽误时机,就纠集沙逊、怡和等洋行的大班们,筹资筑造这座中间有活络板的木桥,代替摆渡。可是哈同看到在桥口有工部局警务处派来的华捕看守着,白种洋人可自由通行,华人过桥则要交3文制钱的“过桥税”,一年可以收入20 000两银子呢。哈同既不是西方白种人模样,此刻又不备制钱,就没有办法过桥。正在焦急之际,桥堍有一家茶叶店设立的码头,备有两只渡船,免费接送过往行人。哈同谦恭地与船主恳商,船主把他当作沦落上海的印度人,就慷慨地答应他上船过江。船到江心,他又发现在韦尔斯桥附近,正在造一座13米宽的新木桥。同船的都在说:这是中国百姓抗议韦尔斯桥向中国人收“过桥税”的结果,工部局就用搜刮来的捐税造成此桥。它建筑在外滩公园附近,定名为“公园桥”。还因为造在“外摆渡”地方,又叫“外摆渡桥”。听说将来中国人在桥上通行时不必付税,可白白“摆渡”过去,所以大家都高兴地用上海话叫它“外白渡桥”。

哈同一登上南岸像发现一个新的天地,顿时目瞪口呆,惊喜交集。那条宽敞而整洁的沿黄浦江筑道的“洋子路”上,车来马往,行人不绝。面向黄浦江的一边,矗立起一幢幢巍峨恢宏的建筑物,从北到南排列着英国领事馆、怡和洋行、大英轮船公司、沙逊洋行、颠地洋行、太古洋行、汇丰银行、海关、美商旗昌洋行、东洋银行以及法国领事馆等二十多幢。有的富丽堂皇赛似宫殿,有的雄浑幽深像座城堡,海关造成楼阁飞檐的庙宇,洋行多数是石柱高楼的西式巨厦。这一长列哈同在印度孟买、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没见到过的宏伟建筑,象征着一个新兴的城市将在这古老的国家崛起。那些沟通金融和贸易的外国银行和洋行,代表西方强国汇集在上海,使原是一片荒土的海滩,将成为一个繁荣的世界商场。

这伟巍新奇的景象使哈同感到欣慰,刚才还很失望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奋发起来。他充满信心和希望,越过大道,朝沙逊洋行走去。

2.沙逊家族

老沙逊洋行坐落在怡和洋行与仁记洋行之间。这三家英商洋行,在上海开设最早、规模最大、牟利最多、名声也最响。它们的建筑也都是宽阔高耸,呈现出大英帝国傲岸肃穆的气魄。巨厦前筑起高出人头的白色围墙,门口还有戴大盖帽、穿制服的西捕站岗。除洋人外,去洋行的华人,穿着长袍马褂,瓜皮帽下拖着长长的辫子,都要卑躬屈节地低着头进出。

哈同先站在围墙外,对铜牌上“SASSOON&CO.LTD”的黑色英文字体望了又望。在认定无错之后,才拘谨地走到站岗的西捕身前,用英语问讯:“我从印度来。找……”他知道自己不配求见沙逊,也不知道萨拉是不是在洋行,便用试探的口气提出,“找萨拉先生。他是我亲戚。”

黄发蓝眼的西捕,瞟一眼哈同的一身打扮,目光鄙视地听到“萨拉”这个名字时,毫无表情地微微点头。

哈同真是又高兴又安心,终于找到了萨拉,他对西捕道谢后,脚步轻快地朝里走去。墙内宽敞的庭院种植一排树木,两侧披屋下停着几辆敞篷的“亨斯美”马车和一辆装饰精美的四轮马车。另外还有三匹马,其中一匹就是刚才去吴淞的“信马”。……

书摘与插图

上海大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