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问答

分類: 图书,艺术,书法 篆刻,理论,
作者: 杨諤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223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37253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怎样临帖才能放得开?如何促进对范字写法的记忆?临古代碑帖不得要领,怎么办?怎样才能写出笔锋?怎样理解力透纸背?手否可以同时临习多种不同风格的碑帖?写狂草怎样才能写出狂态?怎样解决书写时心思乱跑的问题?当今书坛,存在着哪些问题?……
本书一一为您解答了以上的问题。
目录
临帖
临帖时字写得不大,但创作时字小不下来,怎么办?
临帖时不喜熟读碑帖文字内容,只在意结体、笔画,这是不是毛病?
怎样临帖才能放得开?
选帖时,既怕范帖字少,又怕字多,怎么办?
临帖时出现把握不准的现象,不停地临下去又回到了自己的“老习惯”,怎么办?
如何解决临帖时只看点画,整体记不住,到后来连点画也记不住了的问题?
为什么有人习钟繇小楷,无古味?
临帖是否一定要先专一家后再遍临多家?
是否可以同时临习多种不同风格的碑帖?
临草书时很认真、很仔细,几乎当楷书一样来临,可为什么总不对劲?
临古代碑帖不得要领,怎么办?
临习小篆要注意些什么?
临汉简要注意什么?
“王字”是否能临写成大字?
临写碑刻时应注意什么?
如何促进对范字写法的记忆?
为什么用带激情的笔触去临《礼器碑》反而不像?每一个细节都写像了仍觉得不对劲?
怎样才能选对适合自己的范本?
临摹时很容易上手,但离开字帖就不会写了,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读帖要读什么?
字帖中有错字怎么办?
刚开始练书法,字写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可以看一笔写一笔吗?
有的书家换帖的频率很高,怎么理解?
老师用粉笔把字写在黑板上或在我们的练习纸上写上范字,让我们照着临,这样的做法可以吗?
我为什么总是写不像?
笔法 墨法
书写时线条太粗,速度过快,慢不下来,怎么办?
有时笔锋不聚,怎么把它调整过来?
牵丝过多,用笔不干净,唯恐看不出连贯,怎么解决?
常常写到一个字的末笔或干脆在书写过程中,笔锋就散了,如何处理?
有时蘸一次墨只写一个字墨就没有了,是否每次蘸墨都要蘸饱?
怎样把握执笔的力度?
如何确定行笔的速度?
怎样才能落笔不洇?
篆、楷、隶书中的枯笔是否是败笔?
怎样才能写出笔锋?
……
字法 布局
创作
继承与创新
书家 作品
品格 修养 境界
鉴赏
其他
附录一 篆刻问答
附录二 书缘略忆
后记
书摘插图
临帖
问临帖时字写得不大,但创作时字小不下来,怎么办?
答注意“收”,注意“精致”。强迫自己多练习,多做小品的创作练习。这不是大问题,能大者大多能小,而善小者不一定能大。
问临帖时不喜熟读碑帖文字内容,只在意结体、笔画,这是不是毛病?
答有些范帖文字内容值得一读,有些则不值得一读,要区别对待。你意识到了,就行了。
问怎样临帖才能放得开?
答临帖嘛,又不是上刑场,怕什么?写坏了再写,写给自己看的,放开就是了。以两张临米芾的《苕溪诗帖》为例,一张字略小,看得出是一笔一画,十分忠于原帖。另一张字略大,字形有不类原帖者,且有多处涨墨,笔画无法分清,却爽爽有一股神气,倒得了米氏的几分精神。完全可以按后一种方法临下去,边临边用此种“笔性”去创作,出一批作品,然后再回过来与米氏范帖相比较,相信这样对学好“米字”会很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