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 上(语文版)荣德基剖析 新课标新教材(赠教材习题答案)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八年级,语文,
作者: 荣德基 主编
出 版 社: 内蒙古少儿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4页数: 26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121981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一部彻底渗透新课标理念的教辅书,用科学的CETC差距理念策划创作。
目录
第一单元
第1课 巴东三峡
第2课 周庄水韵
第3课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第4课 走进纽约
励志苑
第二单元
第5课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第6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
第7课 生命之舟
第8课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励志苑
第三单元
第9课 纪念白求恩
第10课 谈语言
第11课 最苦与最乐
第12课 懒惰的智慧
励志苑
第四单元
第13课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14课 范进中举
第15课 选举风波
第16课 山米与白鹤
励志苑
第五单元
第17课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18课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第19课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第20课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励志苑
第六单元
第21课 小石潭记
第22课 记承天寺夜游
第23课 游恒山记
第24课 满井游记
第25课 诗词五首
励志苑
第七单元
第26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27课 曹刿论战
第28课 干将莫邪
第29课 劳山道士
第30课 诗词五首
励志苑
参考答案及剖析
书摘插图
第一单元
第1课 巴东三峡
诗情“话”意
夔州歌十绝句(其一)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注①“中巴”句:东汉末刘璋占据蜀地,分其地为三巴,有中巴、西巴、东巴。夔州为巴东郡,在“中巴之东”。“巴东山”即大巴山,在川、陕、鄂三省边境,诗中特指三峡两岸连山。②开辟:用法同时间状语,意为“从开天辟地以来”,“自古以来”。
赏析 长江滔滔东流至四川奉节,即古代的夔州,就进入了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之翟塘峡。此诗作于大历初,描绘歌颂了此处的山川胜景。前两句从较大角度交代出夔州的地理环境。“巴”、“东”两字在首句重复,前分后合,构成由舒缓转急促的节拍,使人从声音上感受到大山的气势。次句写江水,不说“自古”而说“开辟”,极见用词之推敲。因为“自古”只能表达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而“开辟”这个动词富于形象性,能引起一种动感,仿佛夔门的形成是浪打波穿的结果,既形容出自然的伟力,又表现出其地势的古老和险要。后两句更具体地描绘其山川胜景。“白帝”即白帝城,城在夔州之东的北岸高峰顶上。这里是公孙述割据称雄之处,也是三国时蜀汉防东吴的要塞,因为它守住瞿塘峡口,所以说是“三峡镇”。在湍急的瞿塘峡江心,旧时有滟滪堆,冬日出水,夏日没入水中成为暗礁,所以“其间道路古来难”,不可谓不险。“百牢关”在汉中,两岸绝壁相对而立,六十里不断,因为它和夔州的瞿塘相似,所以用来作比。诗歌通过对奇伟雄浑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取得了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而抒情融于写景之中,使读者能感到诗人对祖国奇异山川的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