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歌概论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饶少平著
出 版 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28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10106789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杂体诗是中国诗学领域的一种特殊诗体。他的出现与发展,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才智与创作经验、水平的提高和纯熟,同时也反映了诗歌的社会功能与适用范畴的发展和丰富。本书对古典诗歌中折腰体、应字格、辘轳体、葫芦格、盘中体、藏头体、神智体、拆字体、歇后体、独木桥体、叠字体、连珠体、宝塔体、连环体等四十三种杂体诗歌进行了论述。在论述每一体时,列举充分的作品加以印证,追根溯源,理清脉络,体现该体的发展线索,并对很多容易混淆的诗体概念作了精确细微的辨析,得出充分可靠的结论。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自序
折腰体
应字格
进退格
辘轳格
葫芦格
全对格
散律诗
同音韵诗
促句格
三言体
盘中体
拆字体
藏头体
歇后体
嵌字体
神智体
换字体
大言体
小言体
重句体
首尾吟体
十七字诗
九言诗
翻韵诗
虚字诗
四声诗
二言诗
短柱体
三五七言诗阶梯诗
一字至七字诗宝塔诗
复字体
同头体
独木桥体
叠字体
重字体
连珠体
联珠格
连环体
借字体
两韵间押诗
藁砧体
风人体
四声韵诗
主要参考引用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折腰体
折腰体亦称折腰格,属于杂体律诗的范畴。
折腰体作为诗体名称,最早出现在唐朝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中。该书载有大历十才子之一崔峒的《清江曲内一绝》,题下注明“折腰体”。诗如下: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何谓折腰体?唐人没有解释,也许有过解释,后来失传了。所以,我们讨论折腰体,只能从宋人的观点说起。
一宋人对折腰体的解释
宋人对折腰体的解释很简单。北宋僧人惠洪《天厨禁脔》卷上《折腰步句法》云:“《宿中山》:‘幽人自爱山中宿,更近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前诗韦应物作……虽中失粘而意不断也。”南宋著名诗话家严羽《沧浪诗话诗体》的解释更简单,只是说:“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南宋另一位著名诗话家魏庆之虽然延续了惠洪的说法,在其《诗人玉屑》卷之二《诗体》中也只说了一句:“折腰体,谓中失粘而意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