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场作戏

分類: 图书,小说,情感 ,言情,
作者: (法)庄雪婵 著,曾年 摄影,全志钢 译
出 版 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251印刷时间:开本: 24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505804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与我们习惯于用一种猎奇的观点来看待西方不一样,庄雪婵研究中国民间戏曲的功力深厚,完全是以人类学的视角,探讨它们与中国古代或当代社会的深刻关系。为了寻找日益衰败的“民间”,过去的许多年,庄雪禅去了不同地方,研究了不同戏曲种类,比如属于面具戏的傩戏,比如川剧的火把剧团,比如山西的蒲剧,比如皮影戏,她深入到了中国的乡村和小城镇,深入到了官方剧团的幕后,深入到了那些自主经营的剧团和戏曲爱好者中,比如对京剧票友的独特研究。
作者简介
庄雪婵(Catherine Capdeville—zeng)1959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曾在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学习中文,后赴新加坡及南京大学学习。1984年6月,在南京生活了两年之后,她与曾年结婚,婚后两人定居北京。她先后在中国和法国工作多年,获得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人类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摇滚乐。2001年,庄雪婵开始关于中国民间戏曲的研究,直至2005年,她和曾年共同完成了多项关于该课题的实地调查。本书是这些探索的成果。
目录
序《逢场作戏》
前言
石邮傩戏
川剧:火把剧团
黄河蒲剧
皮影戏
京剧票友
后记
让想象力飞起来的画面(代后记)
致谢
书摘插图
石邮傩戏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六,即中国新年期间,石邮村“跳”傩。这一地方礼仪的表现形式是打击乐伴奏的简短哑剧表演。这种演出是围绕着居住在傩庙里的傩神而组织的。在石邮,戏和礼就这样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还需指出的是,这一整套体系深深根植于该村当地的社会环境之中:在这里,根本没有任何神职人员,为了这一节庆活动,普通的农民组织起来。即使不在新年期间,傩的“宗教”也支配影响着该村的社会生活。
傩戏
“傩”是历史最为久远的汉字之一,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在《周礼》、《礼记》以及孔子的《论语》等典籍当中,也能找到这个字。
在周朝(公元前1046年至前221年),一些被称为“方相氏”的巫士就从事一种名为傩的驱邪仪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敺疫”(《周礼》)。方相氏还负责在葬礼期间为墓地祛邪。在周期时他们主要有两项不可分割的职责:礼和戏。或者说,礼是通过如今被称作“戏曲”的形式表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