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珍藏大系--茅盾卷(上下卷)

分類: 图书,文学,文集,
作者: 许建辉 主编
出 版 社: 蓝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2页数: 全两册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158290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接编并全面革新了老牌的《小说月报》,使其成为文学研究会及进步作家发表新文学作品的重要阵地。20年代初,在上海加入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1930年,自日本回国后,参加“左联”,担任领导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主要著作有:《蚀》三部曲、《虹》、《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其中《子夜》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光彩夺目的现实主义杰作。
内容简介
这套“中国现代文学珍藏大系”的编辑特点有五:
一、图文并茂
二、有作家自己写自己身世的文字,或自述,或自传
三、有自我评论部分,或创作经验谈,或自评;
四、有散文精选,或小说,或诗歌,或戏剧,或杂文,因人而异。
第一批入选名家的鲁专家、茅盾、巴金、老舍、冰心、朱自清、许地山、闻一多八位,其中有三人是出两卷,其余均为一卷。
在出版物众多的今日,对一般想念书的年轻人来说,从何读起已成为大问题;弄不好,乱读一气,或者抓住什么念什么,费了时间不说,收获究意几何也还真得画个问号。
找一些好本子念实在是一种好办法。
所谓好本子,两个含意:一是大师的东西,二是名篇。
目录
上册:
自传
我的家庭与亲人
童年
学生时代
散文
严霜下的梦
雾
卖豆腐的哨子
故乡杂记
香市
“杂志办人”
乡村杂景
冬于
蝙蝠
升学与就业
我曾经穿过怎样的紧鞋子
论“入迷”
雷雨前
疯子
黄昏
天窗
交易所速写
雾中偶记
谈鼠
永远年轻的韬奋先生
马达的故事
忆洗星海
游记
如是我见我闻
《见闻杂记》后记
归途杂拾
创作谈
《子夜》是怎样写成的
我怎样写《春蚕》
《清明前后》后记
下册
书摘插图
上册:
自传
我的家庭与亲人
故乡
我于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即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五月二十五日亥时,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
我的故乡向来是一个鱼米之乡,清朝光绪年问,商业、手工业都很繁荣。解放后,这里开办了丝厂、制雪茄烟厂,和许多其他小型工厂。这个镇,历史古老。据说春秋时为吴疆越界,吴驻兵于此以防越,故名“乌戍”。这大约是公元前五。五至四九六年的事。何以称为“乌”,传说不一,比较可靠的是越国诸子分封于此,有号“乌余氏”者,故称“乌”,后世因之。地当水陆要冲,自秦、汉以来,历朝皆驻兵于此以防盗匪。唐朝咸通年间始正式称为镇。明朝则驻兵乌镇防倭。
早在六朝以后,以横贯市区的车溪(俗称市河)为界,分为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清朝顺治二年以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设乌青镇同知一员;青镇另设巡简一员。同知即副知府(俗称二府),兼管军政与民政,同知衙门有东西辕门,大堂上对联是“屏藩两浙,控制三吴”,宛然是两江总督衙门的气派。虽然早已分为两镇,但外地人仍统称为乌镇,青镇人亦自称为乌镇人,只在填写履历时用青镇。
太平天国曾驻军乌镇,后来清兵收复乌镇时,两军相持,互相攻守,加以清兵焚掠,乌镇市廛大半被毁,青镇也受严重破坏。到光绪年间,青镇已恢复十之七八,乌镇却只恢复十之三四。市中心(商业区)在河东(青镇),隔河则一片荒凉,只有零星孤立的民房,并无商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