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茶文化概论

古今茶文化概论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美食,茶,

作者: 田真编著

出 版 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18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24380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也是我国对世界品饮文化的贡献。本书分为五章:我们祖先的茶缘;儒释道与我国茶文化;茶与中国文学艺术;茶、水、器的融合;茶与国政、贸易、文化的传播。阐释了茶与华夏民族的深深缘分;中华民族茶饮习俗和茶文化的形成,我国传统思想儒释道对茶文化的影响;我国历代茶诗、茶歌、茶戏、茶画、茶文从茶的视角勾勒了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脚步;茶、水、器的融合恰是天地人的合一,唐代烹茶、宋代点茶和明清至当今的瀹茶茶艺映衬着历史的气息;茶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国政、经济、贸易及文化传播丝丝相连,在绵延的历史发展中,中国茶香飘四海,流芳众口,中国茶文化更因其人文和审美价值而走向世界。

目录

第一章 我们祖先的茶缘

一 茶的故乡

二 茶字的演变和饮茶的沿革

三 我国制茶的历史与茶叶的种类

四 我国历代贡茶和名茶

思考题

第二章 儒释道与我国茶文化

一 儒家思想与茶文化

二 佛家思想与茶文化

三 道家、道教思想与茶文化

思考题

第三章 茶与中国文学艺术

一 茶与诗词

二 茶与小说、歌舞、戏曲

三 茶与绘画、楹联

四 历代茶著撷英

思考题

第四章 茶、水、器的融合

一 选茶——瑞草之魁

二 择水——水为茶之母

三 取器——器为茶之父

四 茶艺——习茶之技

五 我国各地饮茶的民俗

思考题

第五章 茶与国政、贸易、文化的传播

一 历代治边政策与茶马古道

二 茶叶贸易与普世茶饮

三 茶在东方文化圈的影响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后记

茶艺图片

绿茶中投冲泡(瀹茶安吉白茶)

绿茶上投冲泡(瀹茶碧螺春)

乌龙茶茶艺(瀹茶武夷水仙)

红茶茶艺(瀹茶滇红)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我们祖先的茶缘

一茶的故乡

茶作为健康饮品深受世人的喜爱,尤其在我国更被视为“国饮”。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上至达官显士、文人墨客,下至挑夫贩卒、布衣百姓,饮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事。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饮茶的认识已从日常生活之需升华到精神层面,并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在制茶、品茶中体味人生之道,天地之道,进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境界。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这是茶圣陆羽所著《茶经》的开篇之言。说起茶,我们的祖先与这一大自然恩赐人类之物有着深深绵长的缘分。我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兴起和传播的源地。当今世界上种茶、制茶的技术和饮茶习俗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我国外传出去的。从植物学角度看,茶树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叶子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据考证,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起源于中生代早期,由此推断茶树生长在地球上已有6000万~7000万年的历史。至今所发现的野生乔木茶树高可达30余米,基部于围可达2余米,寿命在数百年或上千年。早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已提到野生大茶树。在茶树被人类认识和利用后,经驯化演变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从史料考证,人们认识茶、利用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一)茶树起源之争

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中国是茶的故乡,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公认。然而,在19世纪初,关于茶的母地在何处却起争执。起因是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当时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士(R.Bruce)在印度北部阿萨姆省沙地耶(Sadiya)发现了野生茶树,由此对茶起源于中国提出质疑,随后国际上掀起了持续上百年的有关茶树原产地的争论。

一部分学者和茶人认为茶树起源于印度,持这种观点以英国的勃鲁士为代表,l824年他首度在印度发现野生茶树后,经过进一步考察,于l838年发表言论,列举在印度阿萨姆发现了多种茶树,尤其是在沙地耶发现的一颗野生茶树高达43英尺,树围3英尺。以此为据,勃鲁士断言印度为茶树原产地,认为中国有自生之说但尚未证明。与此相应,1877年英国人贝尔登(S.Baidond)撰写《阿萨姆之茶》提出茶树产于印度。随后数十年,英国学者勃莱克(J.H.Blake)所著的《茶商指南》、勃朗(E.A.Brown)的《茶》、易培逊(A.Ibbetson')的《茶》以及日本人加藤等许多著作,均指出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尚未发现野生茶树,故此断定茶原产于印度。

对于茶树原产地的质疑,我国学者和其它国家的多数学者及茶人都确定茶树的母地在中国。在印度发现大茶树不久,印度茶业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科学调查团,对印度发现的野茶树进行了多次实地勘察和研究,其成员植物学家瓦里茨(wallich)博士和格里弗(Griffich)博士经反复研究确定印度阿萨姆的茶树是从中国传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变种。不仅如此,许多著名学者通过多年对茶树细胞染色体的研究和比较,确认茶树的母地在中国,如1892年美国学者瓦尔茨(J.M.Walsh)的《茶的历史及其秘诀》;美国学者威尔逊(A.Wilson)的《中国西南部游记》;1893年苏联学者勃列雪尼德(E.Brelsehncder)的《植物科学》;1960年苏联学者K•M•杰姆哈杰的《论野生茶树进化因素》。当代日本茶树原产地研究会的学者志村桥、桥本实等研究成果也与上述观点相同。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和印度都是茶的原产地,1935年美国学者威廉•乌克斯(W.H.Ukers)撰写《茶叶全书》认为凡中国、印度等地自然条件适合茶树生长的地带皆是茶源。1958年英国植物学家艾登(T.Eden)发表《茶》,提出茶树原产地在依洛瓦底江发源处的中心地带,等等,但这些观点论据不足。但有一点无可争议,当印度人还不知印度有茶树,不知种茶和饮茶的时候,我国发现和利用茶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二)我国是茶的故乡

我国是发现野生茶树最多的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和茶人对我国野生大茶树资源进行了系统的普查,结果表明,我国野生茶树分布广泛,已有10个省区发现了野生大茶树,而且有的地方还生长着成片的野茶树林。我国发现野生大茶树地区主要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福建以及两广等地,其中以滇西、滇南居多。在云南省分布着直径在100厘米以上的野生茶树就有十多棵,思茅地区镇源县九甲区和平乡千家寨有野生茶树群落数千亩,在南糯山、巴达山等地有约1700余岁的茶树,在千家寨茶山的野生古茶树群落中,一棵古茶树的树龄约为2700年,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为古老的茶树,已被国‘家列为文物保护起来,这些野生茶树可谓世界之最。目前,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24属40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主要在云南、四川和贵州一带。至今全世界发现山茶属约100种,我国云贵西南地区就有60余种。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茶学科研人员对茶叶的染色“体核型”和化学成分“儿茶素”进行了分类研究比较,确定了野生茶树进化等级序列,证明四川金佛山野生大叶种茶树最为原始,其次为云南双江大叶种、云南庆丰和台湾大叶种、印度阿萨姆大叶种、海南大叶种、越南大叶种等。这为中国是茶的故乡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另外,大量的史料记载了我国先民发现和利用野生茶树的历史,我国第一部字书《尔雅》中有“槚,苦荼”、“茗,苦荼”的记载,槚是古代对茶的一种称谓,汉之前称茶叶为茶。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有“谁谓苦茶,其甘如荠”之句。三国《吴普•草本》中就有“南方有瓜芦木(大茶树)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的记载。唐代陆羽的《茶经》中也写道:“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由此推断,早在4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还是母系氏族社会时,茶树已被人们认识并利用,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先民的一大贡献以及和茶的深深之缘。无论是野生茶树的实体发现,还是大量史料的记载,都无可争辩地表明茶树的母地在中国。随着中外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中国茶已传播到世界50多个国家落根生长。当今世界主要产茶国为:非洲的喀麦隆、肯尼亚、南非、马拉维、坦桑尼亚、布隆迪、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卢旺达、乌干达、津巴布韦。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秘鲁、厄瓜多尔。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亚洲的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伊朗、马来西亚、尼泊尔、土耳其、越南、俄罗斯(外喀尔巴地区),世界茶区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东非、南美等,其中亚洲产茶量最多。

二 茶字的演变和饮茶的沿革

在我国茶史上,对茶的称谓和饮用的方式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沿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茶”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的国家,历代史料记载了茶字演变的脉络。在世界各国语言中,“茶”的发音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音译传播的。我国先民饮茶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人们对茶的认识和利用也大致经历了药用、食用和饮用三个阶段的沿革。

(一)茶字的演变

在我国唐代以前,茶有多种别名,如荼、茗、梗、诧、荈、蔎、皋芦、葭萌等10余种称谓。《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约成书于春秋后期,《诗经•邶风•谷风》写道:“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这里的“茶”字就是指的茶。《尔雅》约公元前2世纪秦汉间成书,其中写道:“槚,苦茶。”早在汉代就出现了茶字字形,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舜诧”。西汉末年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西汉刘沂的领地称为荼陵(今湖南省茶陵),刘沂称作荼陵侯。约成书于汉朝的《神农本草经》称茶为“荼草”或“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写道:“茶,苦茶也。”对此,宋代徐铉在《说文解字注》注解道:“此即今之茶字。”而吴人陆玑《毛诗•草木疏》则提到“茗”。三国魏时张揖所作《广雅》写道:“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吴普《本草》有“苦茶,味苦寒,……”的记载。西晋陈寿的《三国志•韦曜传》写道:“或密赐茶荈以当酒。”西张华的《博物志》有“饮真茶,令人少眠”的记载。东晋裴渊的《广州记》则称茶为“皋芦”。东晋郭璞写的《尔雅注》有这样的记载:“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在这些有关茶的称谓中,荼最为常见,古代荼和茶为一字并同用。

……

书摘与插图

古今茶文化概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