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越剧系列:苏小小(3VCD)

分類: 影视,戏剧/综艺,其他戏曲剧种,
导演:袁惠民,善思,小琦主演:张琴娟,王颐玲碟 片 数:3
介质:VCD
I S R C :9787884271993
编辑推荐
越剧作为发源于浙江的独特剧种,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主要以浙江嵊州方言和民间音乐为渊源,博采绍剧、京剧、昆曲等戏曲乃至话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成就了独特艺术风格,被誉为“江南奇葩”。
越剧,它的前身是流行于浙江嵊县一带的“落地唱书”,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
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剧在上海蓬勃发展,在艺术上吸取了昆剧、话剧的营养,逐渐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较早地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在体制和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新编越剧《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这批老艺术家的勇于改革、积极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博采众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逐渐形成了各具艺术特色的越剧流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越剧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作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等大批优秀剧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州成立,随之,浙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小百花”现象。一大批优秀“小百花”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如“二度”梅花奖获得者茅威涛,梅花奖得主周云鹃、吴凤花等,他们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剧艺人,在百花园里竞相绽放,预示着越剧事业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内容提要
苏小小,南齐(公元479-502年)钱塘人,幼年丧父母,与妹妹苏小盼寄居在西泠桥畔姨母家中,因生活所迫,沦为艺妓。她品貌端庄,才情横溢,亦知自爱,一时间名噪钱塘,名人雅士多与其交往,俗客商贾俱不敢登门。据说她的诗词甚多,可惜收拾《古乐府》流传下来的只有一首《同心歌》——妾乘壁油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基本信息
地区:大陆包装:普通盒装碟片数/碟层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