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中考,语文,
作者: 蔡晔主编
出 版 社: 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15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355199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近几年的中考中,现代文阅读在语文试卷中所占分值的比重明显增加,这就要求我们要格外重视现代文阅读的训练。
据此,我们特意邀请了《语文报》最优秀的作者编写了这本《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旨在向同学们提供最有效的阅读策略,增强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语文阅读水平。这些作者都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他们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中考命题特点及规律的准确把握,使得本书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前瞻性和导向性。
本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信息的丰富性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选文范围都比较宽泛,材料的文化内涵也很丰富,试题强调要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综合性试题占有一定的分量。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加强多角度阅读,努力培养探究阅读的良好习惯。本书精选了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和全国重点省市的重点初中模拟试题,共140篇,篇篇为经典之作,非常值得一练。
二、超强的实用性
本书分类明晰,有“记叙文文本”“小说文本”“散文文本”“议论文文本”和“说明文文本”五大类,都是目前中考考查现代文的最常见的体裁。同学们每天都可以利用简短的时间来练习一篇,积少成多后,便能在考试中有的放矢,胜券在握。
三、试题的时新性
本书所选试题都是2006~2008年最新的有代表性的中考真题和中考模拟题,摒弃陈题、旧题、晦涩之题,所选试题均为全新精品。因此,拥有本书定能使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现代文复习的最佳效果。正文前附有全新的阅读技巧点拨,总结了中考语文现代文的考查内容及考点,并进行相应的技巧点拨,以帮助同学们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目录
阅读技巧点拨
记叙文文本
训练1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
训练2父亲的秘密
训练3妈妈的手
训练4生命中给我首次拥抱的那个人
训练5第六枚戒指
训练6老海棠树
训练7那年的冬天好大雪
训练8手帕
训练9看山老爹
训练10那只天真的豹子
训练11浇花
训练12城市农夫
训练13追思滕子京
训练14掌心化雪
训练15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训练16整容
训练17一千张糖纸
训练18听泥土说话
训练19一五岁的出走
训练20我的父亲母亲
训练21我家最富的时刻
训练22走过阴霾
训练23我们是一家人
训练24不仅仅是左手
训练25六个馒头
训练26母亲的贺卡
训练27词典的故事
训练28痴心石
小说文本
训练29怀念一种声音
训练30只是一个普通人
训练31搭桥
训练32____
训练33 良心是肉做的
训练34杨志卖刀
训练35生命的声音
训练36苏七块
训练37玛菲尔的秘密
训练38那个孩子
训练39家书
训练40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
训练41唐家寺的雨伞
训练42简单的希望
训练43我的叔叔于勒
散文文本
训练44叶子时期的梅
训练45享受生命
训练46郁孤台笑了
训练47晶莹的泪珠
训练48唤醒生命
训练49鼓神
训练50贫困不是理由
训练51江南陶公柳
训练52被遗忘的稻草
训练53海边荒石
训练54当往事都成记忆
训练55 ____
训练56大美之美
训练57心泉
训练58绿色之恋
训练59中国的月亮
训练60生命的化妆
训练61演奏快乐
训练62春天在花开的声音中苏醒
训练63人生的春
训练64鱼和树
训练65乡村的泥土
训练66对孩子说
……
议论文文本
说明文文本
参考答案
书摘插图
阅读技巧点拨
中考语文试题中的阅读历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尤其是现代文阅读。由于选文一般来自课外,我们在阅读时往往会感觉到很陌生,从而为完成试题带来难度。所以,如何加强现代文阅读的学习、准确答题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2005~2007年100余份中考题的统计,我们了解到选文内容思想性很强,注重丰富的人文内涵,或引导我们关注生命与环境;或剖析生命的价值,颂扬向上不屈、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或歌颂无私的爱,揭示生活哲理等。面对这些信息量大、涉猎广泛的文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首先,把握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由语言形式到文章内容(因文解道),再由文章内容到语言形式(因道解文),循环往复,逐步加深理解。
具体的过程及目标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一是整体感知选文,要求用较快速度读选文,能明确文章写的主要内容、各段之间的联系以及文章的体裁、中心。多顾及细节,“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文章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原则。任何语言片断都是有特定的语言环境的.任何问题都是有语言背景的。
二是细致研读选文,要逐句逐段地精读,理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层分段,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对段意进行归纳概括。由段到篇,要理清句、段、篇的关系,从各段之间的联系中,体会作者的思路。
三是总体把握选文,达到理清全文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中心,以及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即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从阅读行为看,经过对各部分的感知、辨认、理解,才有可能理解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完整、深刻地理解文章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