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在办公室(职场版《潜伏》,当当网全国独家首发)

分類: 图书,小说,职场,
作者: 陆琪著
出 版 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1字数:版次: 1页数: 24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5440914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职场版《潜伏》强势登陆
你可以不用,但不可以不看!
身处职场,难免遭遇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危机四伏中,如何成功潜伏?
职场博弈23条潜规则,让你醍醐灌顶;情景小说式案例诠释,让你身临其境。
内容简介
《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
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
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作者简介
陆琪男,城市里宅居的思想;用文字行善的呆子;不切实际的现实主义者。畅销书作家、专栏作家、编剧、独立摄影师;曾在多家影视集团、广告集团任职;互联网早期创业者,多个行业领先网站的缔造者;2003年起出版小说四百万字,网络总点击过亿;动漫《虹猫蓝兔》编剧之一;CCTV6电影编剧;多家报纸杂志开有专栏。
目录
第一章 你是小人物么?
职场潜规则第一条:办公室里只有两种人,主角和龙套。志向决定命运。
第二章 你是别人的奴隶么?
职场潜规则第二条:别被理想忽悠。理想是需要的,但不是别人的理想,而是你自己的。
第三章 你和同事平等么?
职场潜规则第三条:你一定要有远大志向,如果实在没有,那就赚钱吧。
第四章 小心驶得万年船
职场潜规则之四: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
第五章 交流是一种武器
职场潜规则第五条:偶尔跟老板交心是必要的,但要有的放矢。
第六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职场潜规则第六条:上司突然垮台,不要惊慌,独自完成任务,然后借此再找到新的靠山。
第七章 你是上级的私产
职场潜规则第七条:一定要有靠山,但比靠山还可靠的,是让自己有价值。
第八章 缓冲的消失
职场潜规则第八条:高你半级的人,往往是最危险的,同级的是天然敌人。
第九章 正反耳报神
职场潜规则第九条:你说的每句话,老板都会知道。所以要好好想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第十章 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职场潜规则第十条:做事做的好,干活干到老。
第十一章 奴性的消失
职场潜规则第十一条:上司不是可效忠的,而是可利用的。
第十二章 不做排头兵
职场潜规则第十二条: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人,往往是最笨的。
第十三章 傻瓜最容易生存
职场潜规则第十三条:少一点诡计,多一点装傻。
第十四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常遭人嫉是蠢材
职场潜规则第十四条:一定要有缺点。
第十五章 不公平的关系
职场潜规则第十五条: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一定是你的人,这层意思一定要明白。
第十六章 职场的本质是利益交换
职场潜规则第十六条:别等着别人的恩赐,要进行利益的交换。
第十七章 九真一假的神奇
职场潜规则第十七条:十句里要有九句真话,这样说一句假话才有人信。
第十八章 信任的反面
职场潜规则第十八章:上司说他对你很放心,事实可能正好相反。
第十九章 与上司相反的立场
职场潜规则第十九条:站在上司立场上想问题,站在自己立场上办事情。
第二十章 后退才是进攻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条:要叫一个人灭亡,就先让他疯狂。
第二十一章 正面的谎言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一条:把每个谎话都当成性命攸关,这样说谎就不会内疚。
第二十二章 永远存在的伤害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二条:每个人都站在恶的那一面,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善。
第二十三章 知行合一
职场潜规则第二十三条:最后的忠告,就是知行合一。
《潜伏在办公司》人物点评
媒体评论
《潜伏在办公室》必然会受到“道德家”的责骂,因为它太真实,作者用刀锋似的冷峻“凌迟”残酷的现实社会。 ——采花蘑菇 难怪白领们要将本书作为职场新攻略津津乐道了,让我们看看“余则成”同志是如何成为白领新榜样的。 ——天武乐(公司白领) 太准确了,可惜我现在读已晚了,早30年看到,也不会混的象现在这样惨。 ——某事业单位职员 陆琪是“新时代的鲁迅”,敢于说话,敢说真话。 ——采莲子(论坛版主) 这本书可以让我看到真实的一面而不是别人给我们营造的假象。职场版的潜伏只看文字居然也有惊心动魄的感觉,如果被拍成电视剧,应该很好看。 ——陈乐 作为一个生于七十年代的人,看了《潜伏在办公室》,确实有很多感触。我们接受的都是正统教育的价值观,强调忠诚、正直、无私、责任、奉献! 可是长大以后,接触到社会,才发现一切都不是那么回事儿,以前学的和现实中完全牛头不对马嘴! 感谢《潜伏在办公室》让我们及时醒悟,让我明白办公室里生存的真谛。 ——韩非雅
书摘插图
第一章你是小人物么?
职场潜规则第一条:办公室里只有两种人,主角和龙套。志向决定命运。
每个办公室里,都有充满野心想往卜爬的人,也有只想偷懒没有大志的小职员。刚进办公室时,所有人都呆在一条起跑线上,可过了几年,有野心的人不是升职就是跳槽到更好工作,而小职员永远都是小人物,就算时间再长,他们也只有处在最底层的份。
这不是命运决定前途,而是你的志向决定命运。
在办公室里,只有两种角色:主角和龙套。
一个有野心、有目的、有志向的人就是主角。而碌碌无为,只想偷懒省力,不想和别人竞争的就是龙套。
没错,在任何地方,甘于做小人物的,总是比充满野心的要多。但你更要记住,管理层的职位永远只有这么多,大人物永远都是少数。
你是要做占大多数的平庸龙套呢?还是要做极少数的领袖?
现在的职场绝不是养懒人的地方,你要比别人生存得好,就唯有当主角,让别人去做龙套。
千万别相信有人说:“我们没必要那么累,有事情让别人去做好了。”
说这话的人不是想拉个垫背,就是要踩着你往上爬。只要你不想被埋没在职场,不想成为别人的垫脚石,立下志向,培养野心是唯一的选择,也是职场的基础。
案例:
冯晖和王小峰、林丛一起进入A公司销售部,三人学历相同,但出身却截然不同。
冯晖是凤凰男,来自于河南农村,是接受了好心人的助学才得以上大学,他成绩顶尖,面试时以整个招聘第一名的身份考入。
王小峰是这个城市里土生土长的80后,虽然家境一般,但从小衣食无忧,毕业后没费多大力气就进了A公司。
林丛是身世最好的一个,他父亲是某政府部门的小官员,只和A公司董事打了个招呼,没参加考试就直接进了销售部。
冯晖因为出身不好暗自较劲,他给自己定了目标,要在一年内混出样子来,至少坐上副主管的位子。
林丛也有野心,瞄准的也是销售部副主管。他后有父亲撑腰,又得了公司董事的暗示,所以有的放矢,准备大展拳脚立下功劳为以后的升迁做准备。
唯一没大志的就是王小峰,他有着城市80后普遍的好逸恶劳的习性,最好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每天能偷懒就偷懒,在公司上网聊天,提前下班去接女朋友。
公司派业务单子时,冯晖和林丛总是挤破头似的抢,好多次在例会上都翻脸相向。王小峰一直是看热闹的那个,他和别的同事一样,从不会去抢活干,主管派给他什么,他就做什么。
几个月过去了,销售部主管甚至是销售部经理都知道,部门里最拼的是冯晖和林丛,而最闲的是王小峰。
终于有一天,主管丢下来一张“死单”。这是公司销售部里惯用的名称,意思是这张单子铁定谈不成,而且最后会顶雷挨骂,弄不好还会被投诉的麻烦客户。
快到开会的时候,几个同事和王小峰一边谈笑一边往会议室赶。
“今天有张死单,你们知道么?”
“谁拿到就倒霉了,那个客户被得罪的不轻,铁定会投诉的。”王小峰啧啧道。
“我们担心什么啊,公司里不是有两个积极分子么。”同事A嗤之以鼻,“反正他们会抢着做的,到时候看他们怎么死。”
“为了张单子打的头破血流,也不知道冯晖和林丛是怎么想的。”同事B说,“还不如我们,日子活的多轻松,多滋润。”
王小峰点头称是,走入会场。
果不其然,例会时,主管拿出了那张“死单”,问谁愿意接。
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冯晖和林丛。主管也侧头征求两人意见。
林丛直截了当:“我手上有三张单子在跟,我抽不出时间做新的。”
冯晖倒是含蓄:“我可以接,不过要等我跟完CG公司黄总那单,你们也知道,那张单子谈了半年,现在快收尾了,数目可不小……”
“哦!”主管想起来了,这两个人前段时间拼命接单,确实有不少活干,而且都是要紧事情。
于是便左右逡巡,最后目光落在了王小峰的身上:“就你做吧。”
“我?”王小峰张口结舌,他慌张地看看四周,却只看到同事A、同事B幸灾乐祸的笑容。
冯晖和林丛压根就没转头看他。
结局并不出人预料,王小峰没有谈成那张单子,而且还被客户投诉,受到经理点名批评。
在随后的几个月内,王小峰拿到手上的,不是“清水单”就是类似的“死单”,苦不堪言。
为什么会这样?
王小峰一直觉得冯晖和林丛天天抢着干活太笨,但他们真的是笨么?
例会时大家等着两人继续抢单子,可两个人一副忙碌样子,是真的在忙么?
冯晖和林丛绝对是这个部门内最聪明的人,他们因为有野心,胸怀志向,所以才拼命干活,要尽快做出成绩。
而工作,恰恰是职场上最好的掩护,干活越多的人,就越有挑选工作的资格,他们可以在遇到“死单”和“清水单”的时候,做出一副忙碌的样子。
如果你是上司,会把麻烦事情交给手下最得力也最能产出效益的员工么?每个上司都懂得二八法则,都知道百分之八十的效益出在百分之二十的人身上,所以冯晖和林丛永远能得到最优厚的业务单,这是他们野心的回报。
而王小峰呢?他一心要做个普通职员,只接主管派下来的活。
一个永远接受指派任务的人,是没有资格拒绝的。
所以王小峰的下场很明显,他就是冯晖和林丛的垫脚石。这几个月,主管不断给他死单,就是整他,给他穿小鞋。
在这三个人里,冯晖来自于乡下,按理说他才是小人物。但职场上并不看你出生地,甚至没那么在乎你的学历。
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想当龙套还是主角。
而另一个重点就是,龙套永远是大多数,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合群,自己做的事情和大多数人都一样,自己并没有比人家多做什么。
那恭喜,你就是个龙套。
进公司的这几个月,是王小峰人生的低谷。他搞不懂究竟是为什么?明明和别的同事一样干活,从不和冯晖、林丛抢单子,又老实听话不犯
错,但主管偏偏不喜欢他,总是丢死单给他跟,现在同事都戏称他是“死单峰”。
王小峰和冯晖的关系还不错,两人在酒吧喝酒时,王小峰就问了冯晖这问题。
冯晖笑笑说:“哪个主管都不会喜欢混日子的人。”
王小峰不解:“我哪里有混日子,明明和别人一样干活啊。”
冯晖说:“你和别人一样干活,但也和别人一样偷懒,主管凭什么觉得别人是混日子,而你就是踏实做事的人呢?”
“踏实做事难道不是靠做的么?”王小峰问。
冯晖摇头:“当然不是,踏实做事是靠演的,在办公室里,所有东西都是靠演的,你想演主角就要忙碌,你想演龙套,就可以混日子。”
王小峰呆了呆,若有所悟。
冯晖拍拍他肩膀:“你就学别的同事,每天朝九晚五,反正公司也给你交养老保险,干上几十年,还是小职员退休吧。”
“我不想!”王小峰生气了,“我们一起进公司,凭什么你们能上位。我就得永远当小职员?”
“你看过《潜伏》么?”冯晖突然转开话题。
“看过啊,这么红的电视剧,谁没看过。”王小峰迷惑不解,“我的事情和《潜伏》有什么关系。”
“大有关系。”冯晖并没有摆出莫测高深的姿态,耐心解释道,“《潜伏》这个电视剧与其说是间谍片,不如说是职场实战教程,余则成就是一个真正的职场高手,而且大获成功。能够学到余则成的生存法则,就能够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王小峰一下子来劲了:“什么生存法则?快给我讲讲。”
“这第一条法则么……办公室里只有两种人,不是主角就是龙套。”冯晖竖起两根手指。
“这是什么意思?”
“《潜伏》里,你能记住几个人的名字?”
“余则成,站长,马奎,陆桥山,李涯,翠平。”王小峰挠挠头,表示记不住别的了。
“没错,你只记得住主角的名字,而那些跑龙套的,看过一眼就忘了,他们没有机会,没有地位,唯一的用处,就是去送死。”
王小峰呆了呆,他虽然好逸恶劳却并不笨:“你的意思是,想要成功,就不能当龙套,必须要做主角!”
“我们这个销售部三十多入里,只有三个是主角,其他都是龙套。”冯晖微微一笑,“主管、我、林丛。而东区销售经理下管几个销售部,经理头上还有华东大区销售经理,上面还有大中国区销售总监,你说单单公司的销售系统就有多少人?销售系里主管级以上的位子能有几个?
……
书摘与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