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佛教考论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宗教,佛教,
作者: 霍旭初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59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54161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宁波姚江边著名古渡口——青林渡北岸,坐落着千年古刹宝庆寺。北宋太宗端拱年时,僧宗定始创。南宋嘉定年间宋宁宗赐名《宝庆讲寺》。一代大儒、《三字经》作者、礼部尚书王应麟和另一大儒黄震都曾在此留下墨宝。寺周碧流环绕,绿树如荫,寺内殿堂重辉,玉锦庄严。
作者简介
霍旭初,1934年生,天津市人,汉族。新疆龟兹研究院研究员、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新疆龟兹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西域佛教文化研究。著作有: 《龟兹艺术研究》、 《考证与辩析……西域佛教文化论稿》、 《滴泉集》、编著《丝绸之路一…新疆佛教艺术》,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新疆卷》。
目录
总序
“无遮大会”考略
唐代龟兹僧勿提提犀鱼汉译《十力经》及相关问题
对龟兹流行密教几个论说的辩析
鸠摩罗什大乘思想的发展及其对龟兹石窟的影响
鸠摩罗什“破戒”问题琐议
西域石窟寺音乐造型概论
《梁高僧传经师论》解读——西域与中原佛教音乐关系之考析
丝路音乐与佛教文化
米兰“有翼天使”问题的再探讨——兼谈鄯善佛教艺术的有关问题
善导与唐西州阿弥陀净土信仰
《杂宝藏经》与龟兹石窟本缘壁画——兼论昙曜的译经
龟兹石窟“佛受九罪报”壁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龟兹金刚力士图像研究
龟兹壁画缘何生殖崇拜
克孜尔石窟故事壁画与龟兹本土文化
克孜尔石窟艺术模式及其对外影响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佛教史人物
克孜尔石窟壁画裸体形象问题辩真
克孜尔《优陀羡王缘》壁画与敦煌《欢喜国王缘》变文
阿艾石窟题记考识
阿艾石窟信仰探察
敦煌佛教艺术的西传——从新发现的新疆阿艾石窟谈起
印度、龟兹、敦煌降魔变之比较——佛教哲理向通俗化的衍变
柏孜克里克“奏乐婆罗门”壁画新考
柏孜克里克第17窟“观无量寿经变”略考
赵朴初先生《佛教画藏系列丛书总序》释读——纪念赵朴老诞辰100周年
后记
书摘插图
无遮大会考略
无遮大会是佛教法会仪式的一种,也是佛法传播、广兴供养的手段之一,对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印度盛行一时。随佛教的传播,无遮大会在西域、中原亦广为流行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无遮大会在发展、传播历史过程中,在各国、各地的流传实践中,不断发生各种变化。兹根据佛经资料和历史文献记载,对无遮大会作一粗略的探索。无遮大会的名义和内容
无遮大会,梵文Pafica—varsikamaha,音译有般遮于瑟大会、般阁于瑟会、般阇于叱会、般遮越师会、般阁婆瑟会、般遮跋利沙会、般遮婆栗迦史会、般遮跋瑟迦会等。意译有无遮大会、无遮会、无碍大会、大会斋、大斋会、大施会等。般遮是梵语五的意思,直译是五年一大会,还有五年功德会、五岁大会、五岁筵等称谓,也有根据参加大会主要是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而称作四部大会。在此项活动中,不分圣贤道俗、贵贱上下、贤愚善恶一律平等对待,进行法财布施供养和弘法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