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洋大典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民俗,
作者: 吴凯丰,陈少非 编著
出 版 社: 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字数:版次: 1页数: 105印刷时间:开本: 大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277342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谢洋大典》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明专门为丛书签名。《谢洋大典》共有四章近万字,书内运用连环画和文字的形式记录了滥捕龙怒、观音化解、休渔风波、祭海谢洋等与海岛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文化记忆和古老传统。本书的出版发行旨在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
目录
第一章 滥捕龙怒
第二章 观音化解
第三章 休渔风波
第四章 祭海谢洋
岱山祭海图片实录
书摘插图
壹关于岱山祭海
◇祭海,是浙江岱山乃至中国沿海渔民因崇拜和信仰海龙王及海上诸神而举行的一种民间祭祀行为。其民众的参与性之广、影响之大、延续历史之长,不仅在岱山所处的舟山群岛诸多渔家习俗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在我国东部沿海民风民俗中也具有明显的共通性。
◇岱山地处杭州湾口正对的舟山群岛中部,北靠沪、杭、甬等大中城市,毗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境内404个岛屿星罗棋布,海域面积491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326.5平方公里,系舟山群岛之第二大岛。
◇岱山古称“蓬莱仙岛”、“海中泰山”。其佐证之一就是相传秦朝时,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寻找海上“三神山”采不死药,曾抵达“蓬莱(今岱山)”。其佐证之二就是自唐开元年间后的一千多年里,历朝历代均称岱山为“蓬莱乡”。根据考古发现,岱山境内有三处新石器时代遗迹,证明五千余年前,就有先民在岛上从事渔猎、烧盐、垦荒等活动,故素以“渔盐之利,舟楫之便”而闻名遐迩。
◇岱山县是全国12个海岛县之一,又是全国10个重点渔业县之一。境内有岱衢洋、黄大洋、黄泽洋、灰鳖洋等渔场,历史上以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经济鱼类而闻名遐迩。
◇自古至今,岱山渔民作业环境随着捕捞工具的发展和渔场的变迁而变化。宋时,岱山附近洋山海域已形成大黄鱼渔场,清道光间马迹、洋鞍、中街山等渔场被陆续开发,清同治年间至民国初,渔船北达吕四渔场,南至猫头洋渔场作业。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渔船机帆化兴起,渔场扩展。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渔民作业区域已南至闽东渔场,东至鱼外、温外渔场,北达渤海湾渔场、辽宁海洋岛渔场、海东渔场。1986年起,已有渔轮和少数大型机帆船在北至对马海峡、南至钓鱼岛渔场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