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即将逝去的血色记忆

分類: 图书,文学,纪实文学,
作者: 赵铁林 著
出 版 社: 海南
出版时间: 2008-4-1字数:版次: 2页数: 444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4430738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这部书里,把他在底层社会生活的那些机心与算计,包括他那不无几分粗鲁的情爱与婚姻,毫无讳饰地呈现给世人。
他的镜头平视,采取的是日常的视角,与他那清新畅达的文字配合,有如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他的文字风格:冷峻明达而不失温情,刻画入微却能心存悲悯。
内容简介
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家庭几十年间兴衰升沉的历史,如同佛家所说,一粒微尘,可见大千。
这部书不但以上山下乡起始,其中主要篇幅也涉及这场知青运动,忠实记录和保持了知青生活血肉丰满的原有生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书是一部“双城记”;一个是北京,一个是新乡……前一个城市,有着童年温馨的记忆与梦想,到处是鲜花与明媚……而后一个城市,却处处弥漫着灰暗阴郁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沉重的无边泥淖之中……
作者简介
赵铁林,1948年生人。1978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后留校任教,1986年调入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1996年做自由摄影撰稿人,主要从事底层社会的报导。2002年受聘于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任影像工作室主任。 1996年至2002年,发表了30余篇关于底层社会的深度报导,涉及“边缘女孩”,社会弱势群体,都市文化等诸多内容,引起海内外社会的普遍关注。
目录
序一 是我,还是南来北往的风?
序二 让“记忆”不再“逝去”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1
冯宝珠把她所在的废品收购站点燃以后,我在城里就再也呆不住了。“复课闹革命”的尾声就是全校的学生一律“上山下乡”。农村的学生早已走了,城里的学生除了少数和工宣队有点关系的,也都下放到了温县。旧时怀庆府的温县紧靠黄河,从温县来的同学们说那里有司马懿的藏兵洞,但我是不能到那里去的。工宣队给我定的是“保守派”的坏头头,跟着学校的大队人马下放到那里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虽然在1967年,我已经遭受了对立派的“斧钺之伤”,但仍需“提高警惕”,两派的对立情绪如此根深蒂固,他们绝不会因为打了你而动恻隐之心,给你“东山再起”的机会。那年我才20岁,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的“后福”可不能断送在我的同学手里。
从二中坐汽车到潞王坟,票价是二毛六分钱,我联系插队的杨久屯就在潞王坟所在的凤凰山脚下。口袋里的钱不多,能省则省,我背了个行李卷,提着一个放着脸盆和盥洗用品的网兜,顶着瑟瑟的北风往潞王坟走去。卫河的大部分水面都已结了一层薄冰,站在共产主义大桥上,可以看见它逶迤地伸向东北方。这条卫河,据说就是当年走漕船,经天津卫给北京运粮食的卫水。想必它当时水面宽阔,渔帆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