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专业创新教材)
分類: 图书,教材教辅与参考书,
品牌: 刘忠德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31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802317109
·条形码:9787802317109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供针灸专业用
·丛书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专业创新教材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中医外科学(供针灸专业用)》采用针药合编的形式,尤其是在治疗上重点介绍了中药、针灸两种方法。在针灸治疗方面,尤其突出了取穴宜精、配穴合理、疗效确切的特点。中医外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外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辨证施治规律;掌握中医外科疾病的中药治疗及针灸治疗方法。
编辑推荐《中医外科学(供针灸专业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专业创新教材。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发展史简况
第二章 中医外科学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
第一节 中医外科学范围
第二节 疾病的命名原则
第三节 基本术语
第三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 致病因素
第二节 发病机理
第四章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第一节 辨病
第二节 阴阳辨证
第三节 部位辨证
第四节 经络辨证
第五节 局部辨证
第五章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第一节 内治法
第二节 外治法
第三节 针灸疗法
第六章 中医外科调护
第一节 一般护理
第二节 饮食调护
下篇 各论
第七章 疮疡
第一节 疖
第二节 疔
第三节 痈
第四节 发
第五节 有头疽
第六节 流注
第七节 丹毒
第八节 无头疽
第九节 走黄与内陷
第十节 流痰
第十一节 瘰疬
第十二节 窦道
第八章 乳房疾病
第一节 乳痈
第二节 乳癖
第九章 瘿病
第一节 气瘿
第二节 肉瘿
第十章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第一节 热疮
第二节 蛇串疮
第三节 疣
第四节 风热疮
第五节 黄水疮
第六节 癣
第七节 湿疮
第八节 猫眼疮
第九节 药毒
第十节 风瘙痒
第十一节 瘾疹
第十二节 牛皮癣
第十三节 白疤
第十四节 白驳风
第十五节 黧黑斑
第十六节 粉刺
第十七节 面游风
第十八节 酒齄鼻
第十九节 油风
第二十节 红蝴蝶疮
第十一章 肛门直肠疾病
第一节 痔
第二节 肛裂
第三节 脱肛
第十二章 泌尿男性疾病
第一节 子痈
第二节 男性不育症
第三节 精浊
第四节 精隆
第十三章 周围血管疾病
第一节 脉痹
第二节 筋瘤
第三节 臁疮
第四节 脱疽
第十四章 其他外科疾病
第一节 冻疮
第二节 烧伤
第三节 毒蛇咬伤
第四节 破伤风
第五节 肠痈
第六节 肠结
第七节 压疮
第十五章 筋伤疾病
第一节 颈椎病
第二节 落枕
第三节 闪腰
第四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五节 肩痹
第六节 肘劳
第七节 筋结
第八节 关节扭伤
第九节 跟腱周围炎
第十六章 中医皮肤保健与美容
第一节 常用中药保健与美容方法
第二节 常用食膳美容法
第三节 常用针灸按摩保健与美容方法
附1 方剂名录
附2 主要参考书目
附3 西医病名与中医病症名对照
……[看更多目录]
序言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自1980年设五年制针灸学专业以来,针灸学专业教学计划一直是《针灸治疗学》与中医学专业临床课程(中医内、外、妇、儿、五官科学)分讲,这样的结果不仅造成《针灸治疗学》与中医临床课程中的知识点存在着大量重复,而且术语、证型不统一,给教学带来不少困扰。
针对这种情况,1993年起,天津中医药大学(原天津中医学院)首先将《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与《针灸治疗学》中的相同部分融合,针药合讲,删减了重复,统一了术语、证型等,突出临床需要,在针灸学专业大专班中试行,收到很好效果。1995年,融合后的针药合讲临床课程列入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1998年和2000年,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先后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课题,主研五年制针灸推拿学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的优化整合。课题研究结果认为:针灸学课程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深化,针灸推拿学专业需要将临床课程针药合讲,并开设《针灸处方学》,以适应课堂教学与临床应用的需要。2002年,经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建设研究会同意并得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支持,《针灸处方学》与针药合讲临床课程被列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2004年,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的专家学者云集天津,共同商讨编写针药合讲创新教材。此次会上,统一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专业创新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和《中医儿科学》的编写体例和名称,确定了编写大纲和样稿,分配了编写任务。2005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裴景春教授的建议下增加了针灸专业用的《中医外科学》和《中医五官科学》。故这套针药合讲教材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和《中医五官科学》5种。
文摘插图: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发展史简况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积淀了我国人民几千年来与外科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成熟、兴盛等不同阶段,逐渐成为一门学科特色鲜明、体系成熟的中医临床学科。它的形成与发展与所处的社会现状、科技水平、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及西医外科学的影响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整个发展进程可大致划分为5个时期。
一、起源阶段(约公元前1324年~春秋战国)
外科学的起源是与我国人民最早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是从实践中产生的一门科学。在原始社会,人类为求得生存,在劳动和生活中与野兽搏斗,与严寒酷暑抗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创伤及感染,从而产生了用植物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敷压止血等最初的外科治疗方法。由此,原始的“清创”、“止血”法就自发的产生了。进入新石器时代,我国古人就制造了砭石、石针这种历史上最早的手术器械以刺开脓肿排脓治疗,奠定了外科手术的雏形。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名的记载,如“疾自(鼻)、疾耳、疾齿、疾舌、疾足、疾止(指或趾)、疥、疙”等。周代《周礼-天官》中所载“疡医”,即指外科医生,主治肿疡、溃疡、金创和折疡。《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书中记载了感染痈、疽、创伤、痔疾、皮肤病等许多外科病,并叙述了砭法、灸法、熨法、熏法、角法、按摩等疗法。可见当时外科治疗已具一定水平。
《黄帝内经》初步奠定了中医外科的理论基础。在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灵枢·玉版》说:“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膏粱之变,足生大丁……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内经》涉及的外科疾病近30种,包括《素问》中的疔、痤、痹、痔、口疮、疝、癥瘕等及《灵枢》中人体不同部位的痈疽17种。书中还记载了针砭、按摩、诸膏外敷等多种外治方法,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战国时期出现的著名外科医生医句,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名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