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政治学

分類: 图书,经济,行业经济,工业,各部门经济,
品牌: 迈克尔·克莱尔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页码:25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44331121/9787544331128
·条形码:9787544331128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石油政治学》是经典著作《资源战争》的作者迈克尔·克莱尔的又一力作,迈克尔·克莱尔是卓越的能源地缘政治专家,他在充分研究了正在改造国际格局的能源驱动力后,预言了一个由不可思议的新同盟与爆炸性危机所构成的未来。全球的领导人正面对这一冷酷的认知,即,对于现代工业社会运转而言至关重要的所有的原料(不仅仅是石油和天然气,还包括铀、煤炭、铜等等)都是有限的,而且正在以一种越来越快的速度被消耗。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国之间的角逐已经演化成了对分布于全球各主要区块的能源的争夺,在这场争夺中,各国政府几乎代替了企业,在能源的第一线冲锋陷阵。作者指出,在这样一个彻底改变了的世界中,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国际合作。
作者简介迈克尔·克莱尔(MichaelT.Klare),美国和平和世界安全问题专家,美国《哈佛杂志》《外交事务杂志》《洛杉矶时报》等媒体专栏作家,《美国国家杂志》的国防研究专家,并在罕布夏学院(HampshireCollege)主持和平与世界安全研究计划。著有《资源战争》《血与油》等十三部作品。
编辑推荐《石油政治学》是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
国家介入能源领域
即将到来的资源危机
“中印联合体”的挑战
普京挥舞能源大棒
中日西伯利亚石油之争
中国的“两进”战略
攻占非洲的重要资源
日本和印度进军海湾
对于现代工业社会运转而言至关重要的所有原料(包括石油、天然气、铀、煤炭、铜等)都是有限的,而且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消耗。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国之间的角逐已经演化成了对分布于全球各主要区块的能源的争夺,在这场争夺中,各国政府几乎代替了企业,在能源的第一线冲锋陷阵。
在新的地缘政治秩序中,国家的等级已不再由核弹头数量、军舰与军人数量等所决定,而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或取决于以其他财富形式购买或占有富油国资源的能力。
高油价时代的大国博弈
目录
前言尤尼科(Unocal)事件
第一章 国家的介入
国际能源新秩序/17
国家的统领作用/23
绝望的情绪/27
第二章 即将到来的资源危机
全球可开采的石油:渐趋极限/37
天然气:万能药还有多少?/43
煤和铀/50
其他矿物/54
最后一根稻草:全球气候变化/58
第三章 “中印联合体”的挑战
从红卫兵到“四个现代化”/64
上海拥挤的地平线/67
对获取能源的管理/71
下一个是印度/75
“中印联合体”的前景/79
警报拉响反击/82
第四章 能源主宰者
普京坐镇指挥/90
改造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94
布什与普京/99
中日两国西伯利亚石油之争/102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力量/105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全球性活动/108
第五章 榨干里海
里海的长远前景/114
美国人来了/120
北方的召唤/125
中国的“西进”战略/128
其他外国寻猎者/132
前景暗淡/137
第六章 攻占非洲的重要资源
非洲今天的诱惑/146
欧洲的保护区/150
美国的闯入/152
下一个进入者是中国人/159
中国在非洲的“威胁”/163
千疮百孔的大陆/165
第七章 蚕食“美国内湖
美国禁地的形成/175
公私合营模式重现/183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185
日本和印度进军海湾/189
还有俄国人/193
冲突将至/196
第八章 跨越门槛
武器转让竞争/200
炮舰外交/207
欧亚原型集团/213
日美同盟/216
地狱之火/220
第九章 阻止灾难
中美:从竞争到合作/230
开发石油替代型燃料/234
新型产业模式/236
无害于气候的煤炭/239
其他合作关系/241
回到国际能源新秩序/242
……[看更多目录]
序言以前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2005年6月22日,一家国有的中国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 Ltd.,下称中海油)宣布出价185亿美元收购加州联合石油公司(下称Unocal),后者是一家有115年历史之久的美国能源公司,在北美及亚洲拥有可观的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这一迄今为止中国公司对外国公司最高的主动报价震惊了整个国际商业社会。它以数十亿美元的差额使之前所有的中国收购投标都黯然失色,显示出中国首次想拥有一家重量级美国能源公司的企图,并使中海油与雪佛龙(Chevron)公司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竞争——后者是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同样也对Unocal提出了收购报价。尽管双方都大肆宣扬自己的报价在财务上的优势,但最终是地缘政治而非最高报价决定了Unocal的归属。因为害怕重要的能源储备落入有政府背景的中国公司手中,国会中的共和党人成功地发起了一场旨在阻止中国收购Unocal的立法活动。
过去,外国企业是被准许购买主要美国能源资产的。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当时委内瑞拉的国有石油公司——委内瑞拉石油公司(Petroleos de Venezuela,SA)收购了城市服务公司(Cities Service,即现在的雪铁戈(CITGO)石油公司),以及后者的炼油厂和加油站。但是中海油的出价正赶上美国人对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力量越来越担心,并且天然气的价格不断攀升的时刻。这两个因素在大众的头脑中合二为一,因为中国已经作为主要的石油消费国登上了舞台,并与能源价格的持续走高密切相关。
文摘插图:

没有人想到事情会这样发展。1990年当冷战结束时,美国的决策者普遍认为从此以后美国将享有毫无争议的优势地位。由于其公认的军事优势和竞争对手的消失,“唯一的超级大国”地位将确保美国的安全。在过去,军事力量一直被证明是评判世界霸主的决定性因素——当然在未来也将如此。1999年9月,那时的得克萨斯州州长乔治·布什断言:“对美国来说,这是一个有着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经济前景和文化影响力的时代。”他声称,鉴于我们压倒性的力量,美国拥有非同寻常的机会将其支配地位延长到“遥远的未来”。但是一旦他想凭总统的权力利用这一强大力量时,却发现,在这个杂乱无章的新时代,军事优势并不是构成全球最高权威的决定性因素,甚至不一定是首要因素。另外一些因素的重要性与军事力量不相上下,而其中之一的能源更有着出人意料的重大意义。
在这个崭新的、充满挑战的政治局面中,威力巨大的军火库有可能被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主要能源抢了风头。因而,俄罗斯在从疲弱凋敝的冷战时代中解脱出来后,借助于其庞大的能源资源,已然再次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主要演员。相反,美国虽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有时也不得不对外国石油供应者连哄带骗——包括沙特阿拉伯这样的长期盟友——劝说他们提高石油产量以减慢油价螺旋式攀升的速度。简而言之,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发现自己在战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