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

分類: 图书,小说,中国,当代小说,中长篇小说,
品牌: 惠子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页码:24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806528723
·条形码:978780652872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白月光》内容简介:白月光,出生时母亲死去,父亲入狱,一个人在姑姑家长大,养成了古怪孤僻的性情。长大后,她辗转到电台任深夜档节DJ,是电台的金牌主持人。她和电台上司马澍有一段半公开的恋情,但内心又怀念着大学时代的初恋严嘉宁,现实生活中,她被长相丑陋的文艺女青年陈郁郁暗恋,并以闺密关系一起生活、相互照顾。在四角恋之间,还穿插了白月光与其父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电台主持人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和勾心斗角的办公室政治。
这个故事充分表现了后青春期的忧伤,成长的孤独,以及不可预知的未来,遥遥呼应着张信哲《白月光》歌曲的凄美:越圆满,越觉得孤单。
这是一个充满画面感的故事,清冽的文字表现力,很有日本文学的味道。
作者简介惠子,1981年生于西安。曾居南京七年,电台DJ,创造过两档江苏广播界同时段收听率第一的节目:“惠声惠色”及“点亮城市”,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礼物》,2008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不再让你孤单》,现居广州。生活,写作。在《南方都市报》及《南都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众多媒体上开设个人专栏。
编辑推荐《白月光》:电台DJ的爱恋。后青春期的孤独。看得见的自己和看不见的自己说话。
许巍、陈晓楠、尹丽川、林一峰、陆凌涛、王珮瑜联袂推荐。
序言看得见的自己和看不见的自己说话
做DJ的生活是我到目前为止最难忘的。感谢惠子的故事让我又回忆起那段日子,而这感谢后面多少还是带着些钦佩和嫉妒的:钦佩她有勇气敞开电台直播间的大门给原本听收音机的人,嫉妒她能把貌似有趣实则单调的电台DJ的生活编织得如此跌宕。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很钦羡电台DJ的工作,可以和看得见的自己和看不见的自己说话,而这话还有人愿意听,愿意分享,愿意共鸣,于是成就感油然中来。而大多数人只看到这成就感即便钦羡之,追逐之,趋之若……,不一定是鹜,但至少有些盲从和冲动,殊不知这成就感的代价挺贵的,其实细细想来,其他行业应该也大抵如此,成就感贵却用钱买不到的。
所以,感谢、嫉妒和钦佩继续交织着……
感谢惠子把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自己撕扯开来,而这自己貌似也有陆凌涛的影子,黄凡的影子,伍洲彤的影子……
都说电台节目最好做和最不好做的就是夜间节目,好做是因为故事很多,不好做也是因为那些别人的故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很难不影响到自己,夜间节目主持人不是心理医生,也不应该是,或许能做个倾听者已经很不容易了,有心人则能把这些别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串起来,于是我们看到了惠子的这本书。
文摘A
“您是这座城市上空的一盏指路明灯!”
“别别别……您千万别这么说……您就直接说,您有什么事儿想和我交流吧?”
“您真的是这座城市上空的一盏指路明灯,指引很多迷途的人!”
“好吧,我是明灯,您迷路了么?”
“您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那是蜡烛,不是灯。您能说说您的问题么?”
“您辛苦了,您是这座城市上空的一盏指路明灯,您……”
“切出去。”白月光按灭了通话键,冲着玻璃窗外面一直捂嘴憋着笑的小导播做了一个挥刀斩断的手势。
她没有关闭自己的话筒键,只是稍微歪了歪头轻轻咳嗽了一声。又向导播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小导播晃了晃挂着一对塑料小熊耳环的脑袋,迅速抬起右手,伸出两个手指,那代表线上还有两路电话在等候。
白月光恢复了一贯冷静平和的声音:“我们有请下一位……”
“喂?”
“喂!”
“你好,我是月光,你的电话已经接进直播室了。”
“哦……”
“怎么称呼您?”
“我姓陈。”
“陈先生,你好。”
“先生?”电话那端犹豫了一下,“我不是先生……”
“哦?你是小姐?”
“不是……”那个清脆的男声有些着急,“我只有十八岁。”
“十八岁也是男的啊,不能称呼你为先生吗?”
“呃……”对方显然很紧张。
“好吧,”白月光自己打圆场,“陈同学?”
“嗯,是的,”对方的声音像是松了一口气。
“你好,陈同学,你的电话已经接通了,你可以大点声么?”
“哦……”
“你不用紧张。”白月光揉了揉左边的太阳穴,把对方的通话键往上推了推,“你怎么了?”
“我……”对方很迟疑,显然是听到上一路电话里这个主持人的不耐烦,“我……有点紧张……”
“是我让你觉得紧张吗?”
“有一点……呃……也不是……其实……是我第一次打电台的热线节目,所以有点紧张……”
“哈……你不用紧张,我每次接到电话听到说是第一次打进来,也会有点紧张呢。”
“是吗?”对方显然不太相信,“你每天接这么多电话也会紧张啊?”
“当然啊,”白月光开始缓和气氛,“如果每个人都紧张地说不出话来,这个节目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我怎么会不紧张呢?”
“呵呵呵呵……”
她听到耳机里传来的笑声,满意地把撑在直播台上的手臂抱回到了胸前:“你打电话给我,有什么事要说么?”
“有。”对方的声音好像在下决心,“我失恋了。”
“是嘛,十八岁的陈同学,你能告诉我这是你第几次失恋么?”
对方不假思
……[看更多书摘]
后记我是在云南束河,一个叫做木楠司的小客栈里认识陈郁郁的。
那是2007年。那是我人生的低谷。我离开了工作了五年的电台。一个人,开始走在路上。背包里除了佛经书籍,就是医生开给我的,各种各样抗抑郁焦虑的药物。
在去云南之前,我在广州生活了大半年。那里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唯一不同的是,那个城市里,有一个非常爱我的男人。我不明白一个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女人有什么值得他爱,但是他却说,他就是喜欢我的古怪,并且着迷我的声音。是,过去在电台的时候,曾经有人恭维我是那座城市上空最温柔的声音。而这个爱我的抑郁症爱我的声音的男人在夏天的时候向我求婚,可是当我们已经开始筹备婚礼的时候,我提出想一个人,出趟远门,我看出他的犹豫和担心,但是他没有阻止我,只是说:我等你回来。
于是,我从广州启程,进入云南。经过昆明、大理、丽江,最后因为雨水,不得不暂时在束河古镇住下来,每天只是坐在客栈的院子里看雨听雨。后来,隔壁房间就住进来一个有点奇怪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