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传播:打造品牌强寿力(中经锦坤:新营销书系)

分類: 图书,经济,贸易经济,国内贸易,市场营销,
品牌: 石章强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码:27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501793468
·条形码:978750179346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经锦坤:新营销书系
产品信息有问题吗?请帮我们更新产品信息。
内容简介《软传播:打造品牌强寿力》是一本系统论述在新的媒体和商业竞争环境下,个人、组织和企业如何最低成本最高成效地打造品牌的战略-策略-战术全程贯通的原创性著作。它通过对传播环境和商业趋势的分析和预判,创造性地提出了软传播的概念和法则,并构建了相关的体系和架构,以及通过众多的有意识无意识运用的品牌软传播进行品牌建设的成败案例分析,为我们个人、企业和组织如何让品牌有传必播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石章强,资深营销顾问、上海锦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品牌研究院等研究员;品牌中国产业联盟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商界杂志社等专家委员;联想、万科、友邦、双鹿等知名企业长年营销顾问;2006年中国营销标杆人物、2007年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十佳咨询师、2008年中国最佳品牌服务和传播机构顾问;数十年营销、管理及咨询经历,专注于体系化品牌软传播和战略性营销咨询,先后首创“对标战略”、“第一品牌法则”、“热产品理论”、“软传播体系”、“多快好省分销模式”等,为上百家知名企业、政府和组织提供了相关服务。
著有:《冲上五重天:从业务员到营销总经理》《从体系到方法》《对标:非一线品牌的超越之道》《企业过冬》《企业下乡》《热产品》等畅销专著。
周攀峰,商界传媒副总经理、商界杂志社副总编辑;曾历任《商界》记者部主任,商界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商界平论》创办人、主编;兼任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营销策划专家委员会理事专家委员、年度最佳商业模式中国峰会秘书长;数十年财经记者生涯,发表过两百万字财经文章,采访过两百余位知名企业家,获省部级以上新闻奖数十次,其中200B年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系中国杰出营销案例金奖和中国十佳企业管理案例奖的获得者,主编过《基金大势》、《最佳商业模式》、《年度案例典藏》等多部财经畅销专著。
媒体推荐不管是新华都,还是我本人,都是《软传播》的忠实受益者。《软传播》提出了众多行之有效的个人和组织品牌打造之道。
——新华都CEO兼总裁 唐骏
《软传播》一书很好的解决了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匹配问题,并提出“软三非”、“软三式”、“软三化”的“三软法则”,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企业结合自身特征的实际应用。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曙明
大投入大传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果您的企业和组织还不知道如何打造高影响力高美誉度的品牌,很愿意与您共勉《软传播》。
——商界传媒董事长 刘旗辉
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了30年,新形势新商业需要新的品牌传播模式和策略,《软传播》提出了创新的视角和独到的观点。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袁岳
新形势下,企业的品牌传播怎么做?建议企业家和高管们有时间多读读《软传播》。
——新浪执行副总裁总编辑 陈彤
媒体泛滥?消费者越来越分众?企业传播成本居高不下?怎么办?石章强在《软传播》中系统地提出了品牌软传播的道法术。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瑚
俗话说“软绳捆硬柴”,用柔性方式,传递坚实内容,是传播里的上乘功夫。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战略学教授 滕斌圣
编辑推荐《软传播:打造品牌强寿力》:花小钱,办大事,不做硬广告,只做最有效的宣传!
新华都CEO唐骏、商界传媒董事长刘旗辉、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隆重作序。
零点集团董事长袁岳、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黄瑚倾情推荐。
关于锦坤,作为企业和组织的品牌软传播咨询服务管家,锦坤以专业的营销咨询背景、强大的社科研究背景为依托,以覆盖全国的专业性、行业性和政府性媒体为保障,聚集了众多业内资深的管理顾问、营销顾问和资深研究员,专注于为成长性企业和组织提供营销咨询和品牌软传播及管理培训服务,包括战略规划、营销咨询、商业模式设计、社科课题研究、企业品牌软传播、城市品牌软传播、企业家品牌软传播、高端财经公关、新闻事件营销、危机应对、管理培训等专业化服务,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战略合作伙伴。
目录
序言:软传播,打造品牌传播力的最高境界
序言:企业传播史的演进
序言:软传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创新
自序:让你的品牌有传必播
第一章 为什么是软传播
1.新商业环境下的传播变迁
2.组织和个人的品牌传播误区
3.如何让你的品牌有传必播
第二章 如何传播才算软
1.什么叫软?
2.软三非
3.软三化
4.软三式
5.软传播法则
6.软传播的模式设计和体系构建
第三章 让你的品牌软起来
1.快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2.慢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3.新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4.老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5.强势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6.弱势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7.工业品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8.消费品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9.城市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10.公益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11.个人品牌的软传播之道
第四章 软传播的实现载体和形式
1.内刊:品牌传播的细菌战
2.企业家品牌:捆绑式传播的利与弊
3.网站:传播最优化
4.书籍:小投入大产出
5.新闻发言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6.形象代言人:加分不减分
7.专题片:一片“骗”天下
8.歌曲:好歌上帝也跟着唱
9.FLAsH:病毒式传播
10.软文:一本难念的经
11.新闻:让记者追着要
12.会议:影响并感动你我他
13.论坛:抢占传播制高点
14.活动:口口相传的力量
15.博客:影响该影响的人
16.意见领袖:品牌的助推器还是掘墓人?
17.影响力人群:安抚、遮盖还是感动?
18.消费者:被动口碑变为主动口碑
第五章 软传播的成败之道
1.京东商城:噩梦般的购物体验
2.帅康:病急乱投医
3.嘴长腿短洁丽雅
4.才子男装:面子硬里子软
5.“三聚氰胺门”的九阳机会
6.100年润发:空地一体化破局
7.当当网输给了小书店
8.如家,别给品牌减分
9.招行:巧妙的奥运沾光
10.蒙牛:无招的奥运借势
11.柒牌:错位的品牌喧嚣
12.零点:袁岳式品牌推广
13.新华都:唐骏式品牌传播
14.晋江:城市品牌营销,该如何发力
15.吴江:该出什么样的城市牌
16.友邦:创新终端软传播
17.万科:内刊传播的力量
18.万通:企业家思想的品牌好感
19.联想:企业图书的品牌承载
20.黄鸣:博客的杀伤力
21.步步高:一首歌的品牌味道
22.方太:无声胜有声的品牌代言
参考文献
……[看更多目录]
序言软传播,打造品牌传播力的最高境界
有朋友对我说,几乎是一夜之间,你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你和新华都,不仅知道了你,而且让大家对你和对新华都印象都非常好。虽然现在很多的媒体都报道过你和新华都,但都并没有把这种一夜成名的过程和道道说明白。
我说,现在有了,你可以看看我的朋友石章强和周攀峰的新著《软传播》,你就会明白个中的道理和韵味了。
《软传播》是一本系统论述在新的媒体和商业竞争环境下,个人、组织和企业如何最低成本最高成效地打造品牌的战略-策略-战术全程贯通的原创性著作。它通过对传播环境和商业趋势的分析和预判,创造性地提出了软传播的概念和法则,并构建了相关的体系和架构,以及通过众多的有意识无意识运用的品牌软传播进行品牌建设的成败案例分析,为我们个人、企业和组织如何让品牌有传必播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考和借鉴。
品牌做强做大靠什么?什么是品牌传播力的最高境界?
文摘插图:

企业品牌传播,钱多人傻总乱花!
神五和神六升空,让人记住了蒙牛是“航天奶”,并成功诱导人们联想到“航天员杨利伟他们可能也在喝蒙牛奶”,打消对蒙牛奶品质的顾虑而掏钱买它。赞助神五和神六的那么多品牌,最后就一个“蒙牛”让大家记住了,其他品牌除了成功发射后在广告上出现“为中国航天喝彩!”等口号外,还做了些什么,很少有人记得住,那好几百万的赞助费,丢进水里连个波纹也没闪一下
这就是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品牌传播现状,给人的感觉就是“钱多人傻总乱花”!
无知者无畏
千万别以为管理者花钱进行传播投资时,对自己想得到什么和应该做什么,每个人都会想得很明白。很多人对传播是无知无畏,以为花钱找明星,拍个广告片放到央视犴轰乱炸一阵后生意就源源不断;或随国内最受关注的热点大事件一路跟着跑,出现哪个大赛事大活动就赞助什么,有眼球就不怕没生意。传播真要能这么简单的生搬硬套,那就不会有人在传播上吃亏栽跟头了
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在传播上,就有点像个无知无畏的小孩子,哪热闹就往哪凑,奥运会来了就猛投奥运会,神七热闹时又开始赞助神七,世博来了又开始盲目地砸钱世博,一点也不像真正的品牌行家那样行事稳重: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惊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