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区域网概念与应用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网络与数据通信,网络配置与管理,
作者: NGT 著 周兆确 叶青 译
出 版 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6-1字数: 393千版次: 1版1次页数: 249印刷时间: 2002/06/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510261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个部分详细介绍了存储区域网(Storage Area Networks,SAN)的基本概念和实用技术。
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介绍了SAN的基本特性。第二部分包括第3到6章,详细介绍了SAN的组成部件和结构设计。第三部分包括第8到10章,讨论了在网络中设计、实现和管理SAN的概念与方法。附录探讨了虚拟接口技术,介绍了SAN的常见产品和应用中的常见问题,最后给出了术语表。
本书能够为网络管理员和系统管理人员解决网络存储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
目录
第一部分 网络互连和数据存储基础
第1章 存储区域网络的发展2
1.1 存储区域网络简介2
1.2 网络存储模型的经典发展2
1.2.1 计算模型3
1.2.2 分布式计算模型5
1.2.3 互操作计算模型6
1.3 网络中的数据存储系统7
1.3.1 用户在选择数据存储系统时应该考虑的因素7
1.3.2 直连存储系统(DAS)9
1.3.3 连网存储系统(NAS)11
1.3.4 发展SAN的原因13
1.3.5 传输介质的基本类型14
1.3.6 SAN中的存储设备分区17
1.4 总结19
1.5 产品市场20
第2章 使用SAN实现数据的外向存储21
2.1 SAN的组成部件21
2.1.1 SAN基础结构22
2.1.2 SAN服务器24
2.1.3 存储系统29
2.1.4 协议39
2.1.5 SAN软件39
2.2 SAN中的数据传输41
2.2.1 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41
2.2.2 存储设备和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43
2.2.3 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43
2.3 总结44
2.4 产品市场45
第二部分 存储区域网络及其部件
第3章 SAN接口48
3.1 SAN的并行接口48
3.1.1 IDE/ATA接口技术48
3.1.2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50
3.1.3 SCSI标准50
3.1.4 IDE和SCSI接口之间的比较54
3.2 SAN的串行接口57
3.2.1 HIPPI57
3.2.2 SSA60
3.2.3 ESCON61
3.2.4 纤维通道61
3.3 关于SAN的各种接口的比较62
3.3.1 SSA和SCSI之间的比较62
3.3.2 SSA和纤维通道的比较63
3.3.3 纤维通道和SCSI之间的比较63
3.4 总结64
3.5 产品市场64
第4章 存储区域网络的连接设备65
4.1 连接设备简介65
4.2 调制解调器65
4.2.1 异步传输66
4.2.2 同步传输67
4.3 中继器69
4.4 网桥70
4.5 路由器72
4.5.1 BROUTERS73
4.5.2 SAN路由器74
4.6 网关75
4.7 集线器75
4.7.1 被动集线器76
4.7.2 主动集线器76
4.7.3 智能集线器77
4.7.4 交换集线器77
4.8 交换机78
4.8.1 循环交换机78
4.8.2 SAN循环交换机与集线器之间的比较79
4.9 控制器80
4.10 总结80
4.11 产品市场81
第5章 纤维通道82
5.1 纤维通道简介82
5.1.1 什么是纤维通道82
5.1.2 使用纤维通道的原因83
5.2 纤维通道的体系结构84
5.2.1 物理和信号层85
5.2.2 纤维通道的类88
5.3 从SCSI到纤维通道仲裁回路90
5.4 纤维通道的拓扑结构91
5.4.1 纤维通道部件92
5.4.2 点到点拓扑结构94
5.4.3 交换拓扑结构96
5.4.4 交换集线器97
5.4.5 基于IP的纤维通道97
5.5 总结99
5.6 产品市场99
第6章 SAN的“构造”101
6.1 “构造”简介101
6.2 交换机101
6.3 以太局域网102
6.3.1 共享以太局域网103
6.3.2 交换式以太局域网104
6.4 从半双工通信模式到全双工通信模式的发展106
6.4.1 交换FDX局域网107
6.4.2 共享快速以太局域网109
6.4.3 交换式快速以太局域网109
6.4.4 采用ATM的交换以太网109
6.5 SAN的拓扑结构111
6.5.1 纤维通道交换机111
6.5.2 非层叠交换“构造”111
6.5.3 层叠交换“构造”111
6.5.4 纤维通道控制器和纤维通道交换机的比较113
6.5.5 回路与“构造”拓扑的比较114
6.5.6 串行传输网络117
6.6 总结119
6.7 产品市场119
第三部分 设计、管理和实现存储区域网络
第7章 设计SAN122
7.1 设计SAN需注意的事项122
7.2 SAN应用123
7.2.1 研究实例1124
7.2.2 研究实例2125
7.2.3 研究实例3125
7.2.4 研究实例4126
7.3 设计方法127
7.4 设计SAN的拓扑结构128
7.4.1 一个简单的拓扑结构128
7.4.2 纤维通道仲裁回路拓扑结构130
7.4.3 基于“结构”的拓扑结构135
7.5 在现有系统中建立SAN138
7.6 基于成本的SAN设计141
7.6.1 费用来源141
7.6.2 费用分析142
7.6.3 集成存储器142
7.7 RAID选择144
7.8 总结145
7.9 产品市场146
第8章 实现存储区域网络147
8.1 SAN实现的方针147
8.2 实现备份解决方案147
8.2.1 用于备份的存储区域网络148
8.2.2 存储区域网络的备份标准151
8.2.3 备份的类型153
8.3 数据复制:一种无服务器的备份技术156
8.3.1 存储复制157
8.3.2 应用级复制157
8.3.3 复制的应用157
8.3.4 备份介质选择158
8.3.5 分级存储管理158
8.4 存储区域网络的备份拓扑结构159
8.4.1 服务器到磁带库备份160
8.4.2 存储设备共享161
8.4.3 跨越二级存储设备163
8.4.4 备份的零停工期163
8.5 实现一个高实用性的计划165
8.5.1 可靠性特性165
8.5.2 存储区域网络的性能瓶颈166
8.5.3 高实用性的目的167
8.5.4 高实用性网络拓扑结构169
8.6 存储区域网络的虚拟化172
8.6.1 虚拟化方案的研究172
8.6.2 创建一个LUN175
8.6.3 改变驱动器组和LUN的属性177
8.7 总结181
8.8 产品市场181
第9章 管理存储区域网络182
9.1 管理SAN的目的和如何管理182
9.2 SAN的管理策略183
9.2.1 SAN的管理层184
9.2.2 SAN的管理阶段187
9.3 在不同级别上管理存储区域网络187
9.3.1 存储级管理187
9.3.2 网络级管理194
9.3.3 企业级管理195
9.4 总结197
9.5 产品市场198
第10章 存储区域网络的发展趋势199
10.1 虚拟接口体系结构:通信的发展趋势199
10.1.1 传统体系结构中改变的需求199
10.1.2 VI结构200
10.1.3 VI的角色200
10.1.4 VI提供者的角色202
10.1.5 VI使用者的角色202
10.1.6 注册内存202
10.2 数据传输的模型203
10.2.1 发送/接收模型203
10.2.2 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模型203
10.2.3 完成队列的角色204
10.3 VI中的可靠性等级204
10.3.1 VI中的不可靠传输205
10.3.2 VI中的可靠传输205
10.3.3 VI中的可靠接收205
10.4 管理VI的部件205
10.4.1 访问一个VI NIC206
10.4.2 管理内存206
10.4.3 连接和断开VI207
10.5 SAN在Web中的角色208
10.5.1 目前的Web服务器情况208
10.5.2 Web应用中的SAN210
10.6 总结213
10.7 产品市场214
附 录
附录A 虚拟接口的深入探讨216
附录B 可获得的SAN产品简介225
附录C 常见问题232
附录D 术语表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