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瘦鹤作。画面上的“美人鱼”杨秀琼烫着新潮的卷发,穿着分体游泳衣站在泳池边,一个优雅的POSE大胆地向传统观念发出挑战。
上个世纪初期,一种新型、独特的画种在中国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中生根发芽并发展壮大,这个画种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它以中国的传统年画为基础,融入西方炭精擦笔和水彩技法,故称为“擦笔水彩技法”。这种画法俗称为“月份牌画”,开创者是郑曼陀,将其推向巅峰的是杭英。
这个时期,广大乡村还是杨柳青、桃花坞等传统年画的天下。这些传统年画的选材主要集中在神话故事、民风民俗等。但是在城市中,特别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上海,月份牌画开始描绘市民新生活主张。这种画法的人物主体几乎清一色全是女性,经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女性解放运动逐步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艳丽、活泼、独立自由的女性新形象跃然纸上。而体育解放人身体的天然属性,自然会受到女性的喜爱。以蔡元培、张伯苓等为代表的人物更是将女子体育运动纳入女子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他们的影响下,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女子体育运动,《中国摄影学会画报》1930年3月出版《美健号》宣言中就写道“欲求民族达到强盛的目的,非实行女子体育运动不可。”
月份牌画中的美女形象大多是虚构的,商业化要求使创作者追求新潮、洋气甚至挑逗性效果,因此月份牌画中常常带有世俗化和功利化的烙印,并因此受到鲁迅的批评。现实中进入画家视野的女性大多是当代的名媛,像胡蝶、阮玲玉、陈云裳等,登入名媛堂的运动员首推杨秀琼。
杨秀琼,三十年代中国最著名的女运动员,人称“美人鱼”。1933年在旧中国第五届全运会上,她一人包揽了女子游泳的全部五个冠军,在上海一战成名。这一年,杨秀琼刚满15岁。
读过茅盾小说《子夜》的人大抵会对文章开篇上海滩的夜景描写和吴老太爷所受到的强烈刺激描写有所印象,当他看到自己的二女儿“淡蓝色的薄纱紧裹着她的壮健的身体,一对丰满的乳房很显明地突出来,袖口缩在臂弯以上,露出雪白的半只臂膊。一种说不出的厌恶,突然塞满了吴老太爷的心胸。”,当看到“一位半裸体似的只穿着亮纱坎肩,连肌肤都看得分明的时装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只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时,“万恶淫为首这句话像鼓槌一般打得吴老太爷全身发抖。”鲁迅曾经说过:“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而已集·小杂感》,1927年),这句话在吴老太爷身上印证的也够充分了。
就在这样一种保守和前卫不断冲突的背景下,可以想象1933年当第五届运动会第一次把女子游泳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选手穿着泳衣出现在泳池时,会是怎样的一种爆炸性新闻!而杨秀琼在泳道里面表现出的运动天赋更是成为这届全运会最大的兴奋点,人们兴奋地在泳池边见证了中国体坛一个女明星的诞生。1934年5月,在菲律宾举行的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上,杨秀琼又不负众望,一举夺得四项冠军,震惊亚洲泳坛。消息传到国内,一片沸腾,人们自然地将她的优异表现和国家形象联系在一起。
1934年,16岁的杨秀琼身穿泳装婀娜地出现在杂志封面上,并很快被媒体渲染成炙手可热的时尚代言人,1934年12月,一家著名画报将身着泳装的杨秀琼和何香凝、宋美龄、胡蝶、丁玲等人一起誉为当代十大标准女性。在她的带动下,上海滩的新潮女性掀起了一股游泳热,像泳衣这样“伤风败俗”的衣着被越来越多的时尚女性接受,女子游泳在上海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成为时尚。
而杨秀琼的故事还远不止如此,容貌秀丽的杨秀琼迅速成为上流社会的红人,1934年当她到南京参加游泳邀请赛的时候,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并为她拉缰御马,因此褚民谊被讥为“吊膀子秘书长”。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提到夏天门外街坊聊闲天的范围“谈旱灾,谈求雨,谈吊膀子,谈三寸怪人干,谈洋米,谈裸腿,也谈古文,谈白话,谈大众语”,其中的“谈吊膀子”即指此事。汪精卫也凑热闹邀请她来为活动剪彩。此时的杨秀琼已身处无法自主的“名媛生活”之中。其实在妇女解放运动的初期,杨秀琼和大多数女性一样,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社会地位。
过多的社交活动自然会影响到训练和比赛成绩,大大小小的花边新闻也给她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原本大红大紫的杨秀琼身上溅满了唾沫星子,批评声很快将原先的吹捧声淹没。1935年3月底,鲁迅实在看不惯了,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中写道:“这捧了起来,却不过为了接着摔得粉碎。大约还有人记得‘美人鱼’罢,简直捧得令观者发生肉麻之感,连看见姓名也全觉得有些滑稽。”以鲁迅此言推之,杨秀琼算得上是被“捧杀”的体育明星第一人了。
1935年10月举行的旧中国第六届全运会上,杨秀琼成绩下滑,仅获得两项冠军。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当时七十余名的代表团除一人进入复赛外,其余全军覆没,被寄予厚望的杨秀琼同样在预赛中落败,她这时又成了这些败军之将的“形象代言人”,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有一幅漫画画着杨秀琼捧着大鸭蛋在泳池边怔怔发呆。其实,当时中国体育还远远落后于西方一些国家,让一位女子来承担国人的偏狭实在出手过重。而将这次奥运之旅当成“向全世界宣传中国妇女对于竞技之觉醒”倒是还算贴切。之后,杨秀琼试图东山再起,然而卢沟桥的炮火粉碎了她的愿望,19岁的她带着曼妙身姿淡出了赛场,之后成为军阀范绍增第18房姨太太等往事不再赘述。
也许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不该吸引过多的注意,任是铁铮铮的名字,挂在千万人的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气里生了锈”(张爱玲《更衣记》)。像杨秀琼这样能够出头露面的女子体育名人实在太少,以真人为原型的画作自然十分罕见。但这并不妨碍画家的想象,除了游泳,还有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如轮滑、高尔夫球、网球、钓鱼、射箭、马术等也出现在月份牌画中。有趣的是由于好多运动项目只是在极少数富家女中有所开展,画家自身对这些运动项目也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因此绘制的运动形象大多采用了“美女加器械”的模式,运动只是成为了描绘美女的道具,而这些美女的运动衣着更是十分有趣。
这个话题,请看下期:《更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