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褚朝新)向陕西省咸阳市政协捐赠120多件于右任书法作品后,捐赠人卓登却发现自己捐赠的文物下落不明。卓登称,自己捐赠的字画可能被咸阳市政协的官员私分。
捐赠人
要求公开捐物下落无果
6月17日,62岁的咸阳人卓登介绍,其父卓敬亭在民国23年任民国监察院办事员,与时任院长于右任交往颇深,曾担任于右任的卫士长,生前保留了一批于右任的书法作品。
卓登称,其父1966年去世,将这些字画留给了他。1986年,卓登将家中所存的120件于右任的书法作品捐赠给了刚成立的咸阳市政协。
记者昨日获得了1986年卓登捐赠文物的登记表复印件。根据这份复印件,卓登共捐赠于右任书法作品大件50件,合小件计122件,此外还有一名叫赵国宾的人送给于右任的笔筒一个。
该登记表上,有咸阳市第一任政协主席刘长凯、秘书长路桦、工作人员赵素娥、恩玉飞及捐赠人卓登的亲笔签名。登记表共4页,每页都盖有咸阳市政协办公室的骑缝章,最后一页还另外完整盖有一个公章。
卓登称,他捐赠于右任书法作品后,成了咸阳市政协委员。近10年来,他多次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向政协询问这些书法作品的下落,却反复被拒绝。在咸阳市第四届和第五届政协其间,他还以政协委员的身份上交提案,要求政协公开这些捐物的下落,都没有结果。
卓登称,当年经手的一位政协官员告诉他,捐物可能在第二届或第三届政协时“不见了”,可能是被私分了。
捐赠牵线人
有人劝自己拿回家珍藏
昨日,原咸阳市第一届政协秘书长路桦介绍,经他发现并牵线,卓登确实捐赠了一批于右任的书法作品,但有相当部分没有于右任的题款,价值并不大。
但记者根据捐赠登记表发现,标明“无款”和“无名”的捐物仅9大件,另41大件都标明是“于右任书”。
据知情人士介绍,卓登当时是个农民,捐赠以后咸阳市政协将其一家四口的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并调到咸阳市,卓登也成为咸阳市政协委员。
路桦介绍,其于1992年离休,此后就不知道这批文物的下落。东西捐到政协后,曾有人劝他拿几幅回家珍藏,他本人觉得这些是文物没敢拿,但有些人当时拿了几幅回家收藏了。
“我听说,现在还剩下十几件在政协。”路桦说,他还听说有部分捐物可能被送进了于右任纪念馆。
政协主席
捐物年代久远下落不明
知情人士称,今年5月咸阳市政协一官员曾表示,并不是不愿意给卓登看他捐的文物,而是这些东西找不到了,根本拿不出来。
昨晚,咸阳市政协主席李效民表示,此事是咸阳市第一届政协时的事情,年代久远,过去的经办人员都退休了,其作为现任的政协主席也不知道这笔捐物的下落。
“我刚调到政协工作,不知道这些东西在不在政协。这个事情我们市里很重视,正在调查。”李效民说。
【新闻背景】
书法大家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民国政府担任高级官员。擅长诗词书法,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