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轶伦
随着神话破灭,最近一段时间“养生大师”张悟本的著作已迅速从各大书店下架。而有意思的是,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以“揭秘”为卖点的书正在加紧炮制中,书中不仅会曝光事件背后利益链,还将通过介绍正统科学养生知识以正视听,预计最快的月内可以上市,名字也想好了,《张悟本怎么了?》。
这不由让人忆起,去年4月末,世界卫生组织刚刚拉响流感爆发警报,到5月12日中国出版社就已推出了13种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图书,前后不到半个月。当时就有专家指出,“一本严谨的科学普及类图书,从立项到编写完成,前后少说也要半年时间。” 应对社会热点固然需要及时,但既然名为科普图书,却能做到上市速度如此之快,不由让人心生担忧。究竟是谁在写这些所谓科普的书籍?
不久前的“六一”儿童节,已经51岁的《十万个为什么》再次成为最热销的书籍之一。作为中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固然令人感叹经典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目前科普类图书后继无力的局面。后继无力,反映在人才上,是科普队伍的老龄化:拥有2000多名会员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60%的会员在50岁以上;科学普及出版社对78位多产科普作家的统计表明,60岁以下的只有9人;后继无力,也同样反映在心态上,一种以向大众传播科学为己任的重视心和责任心正在缺失。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透露,当年为修订此书,曾集合了全国科普作家和教育家的才智,共花费了整整1年时间。而如今,不论从人员质量和策划时间上来说,此情此景恐难再现。
一方面,真正的科技工作者常常只是事后感慨,指出书市上科普畅销书内容如何漏洞百出,不过是会制造噱头吸引大家的兴趣,但另一方面,反观科技工作者自身,却无心或者说也无力涉猎科普领域。目前对于科技工作者评价、评奖的主要依据是有没有在科技前沿取得突破、有没有创新,而科普成就所占分量则相对较轻,政策引导之下,科学家要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论文、科研、职称评定上面,实在是太忙了。一位中医就曾直言:“我著书立传,只为评职称,读者都是同行,倘若不旁征博引、运用术语,会让业内人士看笑话”,如此一来,其晦涩艰深的专业书自然是严肃性、理论性有余,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专家的书无疑是一本难以亲近的“天书”。
据悉每年国家发行科普图书达2000多万册,从数量上说,我们似乎不缺科普图书,但是缺能贴近百姓实际生活和关注点的科普图书,缺具有文化性和趣味性的科普图书、缺兼具科学知识同时又通俗易懂的科普图书。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日益关注如何科学地生活,对科普的需求好比一个不断变大的花园,如果良木名卉不能种植其中,那么杂草野树自然会滋长侵占这一园地。这次大动干戈除去了“吃泥鳅健身”的野草,下一次春风吹又生的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