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大前校长刘经南(右)会见刘维宁(网图)
--
羊城晚报讯 记者夏杨、刘玮宁报道:“加拿大航天局首席科学家”刘维宁最近和“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上的争执被广泛关注。刘维宁在海外工作,但大学本科及以前一直在国内读书。在同学和老师眼里,他以前是个怎样的学生?羊城晚报记者昨日专访了他当年在武汉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他们说,刘维宁天分很高,成绩很好,但学习并不用功。
19岁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刘维宁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1982年离开武大去美国俄勒冈大学求学。现任武大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的田茂,就是刘维宁本科时的同班同学,且分在同一个宿舍住了四年。
1978年刚恢复高考不久,大学新生不像现在这样都是同龄人,年龄差距较大。“我们班最小的15岁,最大的30多岁,差了一倍!”田茂说,刘维宁当年入学时离16岁还有两个月。
方舟子曾经在微博上引用武大原校长刘道玉概括儿子刘维宁的话,说“如果他真努力,一定可以拿诺贝尔奖。只凭天才,永远不能登峰造极。刘维宁是个例子。”
“刘维宁确实天分很高,他跳过两次级,所以年龄小。他平时并不很用功,上自习不勤快,但是他的成绩一直很不错。”田茂这样说,当时他们虽然分在同一个宿舍,但刘维宁很少住在宿舍,他的父亲刘道玉当时是武大副校长,所以他的家就在学校内,他回家吃住多一些。
田茂说,刘维宁的专业学习“一般”,不过他后来坚持这个方向走下去,走得很远。“大四的时候,距离毕业还有几个月,他就通过了李政道在全国主办的中美物理研究生联合招生考试,跳过了硕士研究生阶段,直接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那一年他才19岁。他去了美国俄勒冈大学。”
“在航天局主要做管理工作”
刘维宁去美国之后的几年,他和同学老师的联系并不多。但是后来工作之后,联系就多了,还有一些合作项目。“他是武汉大学长江学者客座教授,每年都要回武大两到三个月时间,也在这边带有研究生。”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教授徐继生说。
徐继生教授说,刘维宁在校时年龄小、聪明活泼,成绩又挺好,还是挺出名的。后来他在国外工作,打交道更多了。“他一回国,就会回到学院和我们聊天。”徐教授说,每次他们都会谈工作上的事情,也包括刘维宁在加拿大航天局的工作。“他在那边是公务员,主要是做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
“夸父”项目中做管理工作
田茂也说,刘维宁在加拿大航天局主要做管理工作,不过同时在几个大学兼职,也做一些研究。他几个月后回中国,是受北京大学涂传诒院士推荐,接替他担任 “夸父”计划首席科学家。他到任后,这个项目也将由北京大学转到中国科学院。“刘维宁是和中科院谈的,签了协议,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主持这个项目,也主要做管理、组织工作。”
“夸父”计划是中国的一个太阳监测卫星计划,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系统的日地空间探测计划。“作为一个国家工程,刘维宁回来做主持,要投入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因此他回来前,将辞去加拿大的职务。同时,目前他武大客座教授的职位还有几个月没到期,还一直在做着,协议到期才能去中科院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