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离破碎了150年,那些曾经精美的瓷器,终于带着累累伤痕重放光芒;栉风沐雨了150年,那些流散在北京各处的石刻终于回到了家,在圆明园找到了安身之所。
今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从昨天起,系列纪念活动正式启动。其中,以瓷器为主的出土文物展和以石刻为主的回归文物展均为首次举办,也最受瞩目。那些展出的石头和修复瓷器,仿佛在痛说着圆明园百年沧桑。
3万瓷片拼出百件瓷器
修复文物正式返还圆明园的日子是10月18日。眼下,修复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但大部分将要展出的官窑瓷器均已完工。
记者看到,那些康雍乾三朝的瓷器虽然图案精美、做工高超,但精品上的一道道白色石膏线,如同一道道疤痕,显得格外“刺眼”。原来,它们竟然是从3万多块残破的瓷片中拼出来的。
“连故宫都没有”
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于洋介绍,今年3月下旬,他们和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了“圆明园文物修复大型公益活动”,准备修复的圆明园出土文物共150件。修复文物以瓷器为主,此外还有铜器、石刻和佛造像等。
“修复150件圆明园文物,纪念的性质更多一点。”于洋说,对于圆明园来说,只修复150件文物,还远远不够。但是,他们希望通过恢复历史的一小段残片,唤起人们对这段记忆的反思。
来自各高校文博系的学生,以志愿者的方式承担了这项艰巨的工作。挑战他们耐心的,是一个没有样品的巨型“拼图”—在园内现存的3万多瓷片中“淘宝”,拼出完整的瓷器。
如今,这些拼对出来的瓷器中,相对完整、符合修复和展出标准的已近百件。它们虽然伤痕累累,但一部分文物的完整度高达70%以上。
据介绍,修复出来的瓷器以康熙年间的官窑瓷居多,主要出土地点位于圆明园的曲院风荷景区。其中,完整度较大的有康熙青花双龙戏珠碗、康熙青花龙红海水纹盘和康熙釉里红龙缠枝花纹碗等。
文物专家鉴定后,指着其中一个龙形图案的瓷盘说,“连故宫都没有”。
从368片瓷片到一个碗
康熙青花双龙戏珠碗无疑将是此次展览中的焦点,它不但是康熙时期的官窑瓷器,而且完整度超过80%。
“这件文物就是在我手中获得重生的。”志愿者潘婷婷说,她从3月26日开工,拼出来的第一件瓷器就是这个双龙戏珠碗。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刚好是6月16日端午节。
从圆明园出土的3万多件瓷器残片中发现一个碗,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前几个月,潘婷婷他们先如大海捞针一般,把3万多件瓷器残片,按照青花、粉彩、黄釉等工艺特色分类,然后再从各类中,挑选出同种的纹饰、图案。
然而,结果仍然是令人气馁的,同样图案的瓷片,少则百片,多则三四千片。志愿者们只好根据自己心里设想的器形,一片一片的比对形状,就这样,终于精挑细选出1884片关联瓷片。
到了6月16日那天,潘婷婷手中与青花双龙碗有关的残片共计368片,都是同种花色,同一器形的,但却杂乱无章,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后来,他们突然想到每件瓷器的圈足(指器物底部用来承托的圆形圈)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圈足的厚薄、大小和颜色来进行区分和拼对,这种方法也确实很有效,一个碗渐渐呈现出来。
“越是拼接出的文物趋于完整,我心中的声音就越强烈:再找一找,再仔细找一找,也许能够拼出一件完整的文物!”然而,让她遗憾的是,在剩余的300片残片中,再也找不到能够和这个碗相匹配的残片了。
看着自己手中的文物,潘婷婷不禁惊叹于古代工匠师的高超技艺,更加感叹如此精美的图案是如何描绘而出的?如此薄透轻盈的瓷器是如何烧制而成的?但是,她也不由得心痛于它的残缺。
留白,留下的不止是缺憾
拼对成功只是修复工程的第一步,至于用什么手法修补这个碗,一度让整个团队犹豫不定。
为确定最佳方法,今年6月,圆明园选择了20件价值相对较低的民窑破损文物,按照“展示修复、可逆性”的原则进行了试验。他们分别采取了三种方式,包括白石膏配补法、配补处描金法和可识别性恢复法。
后两种修复方法,显然可以让瓷器更加美观,却遭到了专家的一致反对。于洋说,修复中,他们一直在考虑,这些瓷器修复了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一方面要展现它的美丽,一方面又要留下历史信息,毕竟,圆明园是个特殊的地方。
在7月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圆明园瓷器文物的修复,应根据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特点保留其遭破坏后的历史信息,对于缺失的部分,在无依据的情况下,不主张进行图案复原。
按照专家建议,第二批文物修复只采用白石膏配补法,以这种方式修复后,文物被修补的地方十分“刺眼”,从而突出“残破感”,尽显历史沧桑。
如今,在缺失处“留白”的百件文物,正相继完成修复工作,即将在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晚会上正式返还圆明园。此前,还将在出土文物展中陆续与世人见面。
流散石刻终于归家
一对石鱼,圆圆的嘴巴,大脑袋,憨态可掬,充满灵气。它们曾流落在寻常百姓家,百年之后才重回圆明园。这对归家的宝贝,再次被呵护起来,不但被专业人士洗刷干净,头顶还有了遮风挡雨的棚子。
包括石鱼在内的圆明园回归文物展已正式向游客开放,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科科长秦静说,此次展出的57类、85件石刻文物都是单位和市民捐赠的。长期以来,回归的文物主要在西洋楼景区和展览馆零散摆放,像这样集中对游人开放还是第一次。
如果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它们将倾诉自己不平常的身世。可惜,有些石头的故事已经湮灭无闻,比如这对石鱼。
说起这对石鱼回家的故事,倒是一段佳话。2003年春,即将大学毕业的刘阳路过西单明珠东侧的大秤钩胡同,借着开门关门的机会,他瞥到院子当中树下的这对石鱼,立即被它们的精美所吸引。
大学毕业后,刘阳到了圆明园管理处文物科工作。他开始系统地查阅圆明园老照片。当翻看法国传教士亚乐园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照片时,他眼前一亮,照片拍的是大水法,上面有着似曾相识的硕大的石鱼。
通过对比,刘阳确定,这对石鱼就是亚乐园照片中的石鱼。很快,专家对石鱼进行了鉴定,肯定了刘阳的推测。经过协商,2007年6月,这对每只重达一吨的石鱼终于回到了故地。
石鱼回家,有着太多的偶然因素。2006年,圆明园管理处拿到了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正式批复,同意他们开展“流散文物回归征集工作”。此后,主动将文物返还圆明园的单位和个人逐渐增多。
参展的一对石狮子,威武中透出俊秀,灵巧中不乏刚强。2010年,它们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石化机关服务中心捐赠,从西城区北新华街112号回归圆明园。
北新华街112号原是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厂创办人郝升堂的住宅。1913年,郝升堂从圆明园拉走了许多太湖石、汉白玉石雕栏板、石笋、石刻匾额、石雕花盆等,建成一座仿苏州式花园宅院。这座宅院现由石化机关服务中心作为居民住宅管理使用。
石化机关服务中心认为,文物是国家的,流散文物回归圆明园,既有利于文物的安全、保护和遗址公园的建设,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于是将石狮子在内的一批文物捐了出来。
展出的雕花石洗、雕花石堆、雕花石桌、西洋石构件、石狮子,其实只是流散文物的冰山一角。据统计,圆明园流失在国内外的文物共有150多万件,大部分精华流失在海外。即便是在北京,有圆明园石刻的单位至少有12家,包括大学、公园等,仍未考虑归还。
圆明园管理处希望,单位和个人对圆明园文物的回归工作给予更大的支持,在大家的配合下,让文物最终得以回“家”。
本报记者 贾晓燕 孙文晔 RJ066 RB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