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从玉华
一个盛夏的烈日里,100个孩童形状的冰雕站立在北京地坛公园里,时间是上午10点50分。
15分钟后,出现了一声“嘀嗒”的水响,冰孩子开始融化。11点21分,一个冰孩子的鼻子掉了,6分钟后,冰孩子的头掉了。穿行在其中的一个小学生忍不住哭了。她拿出橙色的太阳伞给冰孩子打伞,可冰孩子越变越矮……
这些冰孩子不是普通的冰雕,而是一家环保机构用长江、黄河和印度恒河3条大江源头的冰川融水做成的雕刻。这些冰孩子辗转了几千公里,来到北京,希望用自己的“眼泪”,唤起人们对青藏高原冰川退化的关注。
天哪,这神山多像在哭泣
与冰孩子的路径相反,由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和青海省气象局组成的科考队,近日考察了三江源的部分冰川。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属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达31.6万平方公里。这里孕育了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因此又被誉为“中华水塔”。
其中的阿尼玛卿雪山在藏语里意思为“黄河流经的大雪山爷爷”。在资料中,它拥有40多条冰川,面积达150平方公里。9月10日,当科考队员站在全国“平均海拔最高、人口最少、经济总量最小”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高原雪域,呼吸着不到海平面60%大气含氧量的空气,看到这座神山的真面目时,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
没有心目中厚厚又坚硬的冰川,远远看上去像是撒了一把盐。冰冠(一种规模比大陆冰盖小,外形与其相似,而穹形更为突出的覆盖型冰川)只有小小的一圈,像一顶随时可能被风刮走的小白帽。冰舌(山岳冰川离开粒雪盆后的冰体部分,呈舌状)远远地退缩着。冰川在烈日下融化,水融化的地方露出黑黑的土。一位女工作人员禁不住喊道:“天哪,这神山多像在哭泣!”
一位当地的司机说,以前阿尼玛卿雪山周边矮一些的山都是终年白雪皑皑。如今,这些山只剩下了黑黑的“锅盖头”。
青海气候中心负责人李林说,卫星遥感监测资料表明,阿尼玛卿山冰川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冰川退化现象十分明显,个别地方雪线上升达3.4公里,冰川整体面积也退缩了32平方公里。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近30年来三江源冰川退缩的速度是过去 300年的10倍。
近13年,长江源头冰川年均退缩75米。长江源之一的岗加曲巴冰川冰舌末端从1970年~2004年退缩了1350米。格拉丹东雪山以前雪线是4600多米,现在达到5300多米。在当地牧民的记忆里,以前格拉丹东冰川融化形成的小河有20多条,“就像是在指缝之间流下来”,但是现在只有七八条了。
黄河源区的冰川退缩比例最大达到77%。这个数字带来的后果是1986年~2000年间黄河源区河流水域面积减少9%。
不仅是冰川退缩,湖泊也在骤减。“千湖之县”玛多县的4077个湖泊中,有大约3000个湖泊已经干枯。长江、黄河上游的曲麻莱县过去最多有100多口水井,到2000年只剩下8口能打出水来。因缺水这个小城两次搬迁,“守着水源无水喝”。
黄河源头最大的两个高原淡水湖泊——鄂陵湖和扎陵湖也“瘦身”了。1997年湖泊水位下降两米,黄河首次在汛期出现断流。全年黄河断流多达7次226天,河口300多天无水入海,仅给山东一省造成的损失就达135亿元。
数月前,从三江源归来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曲向东,拿出新拍的星宿海照片,对照着30多年前如繁星般波光粼粼的星宿海照片,表示自己非常担心星宿海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冰川退缩、湖泊骤减、草原退化……一连串的生态恶化导致三江源正成为全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005年三江源生态监测工作组的调查结论让人震惊:沙漠化土地面积每年以5.2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大。同时,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2100公顷。黄河、长江在青海境内每年平均输沙量高达8814万吨和1232万吨。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每秒钟就有将近450公斤沙土汇入长江源头的通天河。
希望此刻全世界都安静下来,聆听这个声音
冰孩子继续在哭泣,他们发出的“嘀嗒嘀嗒”的水滴声,使地坛公园显得分外安静。一位普通游人说,他希望此刻全世界都安静下来,聆听这个声音。
中午12点52分,第一座冰雕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倒掉。接着第二座、第三座……有些学生开始慢慢举起手,向这些残缺不全的冰孩子敬礼。
仅仅两个小时一座冰雕就轰然倒下,相比之下,李林等科学工作者正在用多种模型计算着青藏高原冰川的“倒下速度”。
近半个世纪来,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37摄氏度的速度升高,明显高于我国以及全球增幅。有预测表明,青海未来气候将进一步增暖,预计到2030年,青藏高原平均气温将上升2.2~2.6℃,高原积雪、冰川和永久冻土面积将进一步缩小。这意味着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上游可能“越来越瘦”。
专家普遍认同,若全球变暖保持现在趋势,到2070年,青藏高原的海洋性冰川面积将减少43%;2100年时,青藏高原的海洋性冰川面积将减少75%。冰川被比喻为淡水储备器、灵敏的气候变化监测器和气候变化调节器。大规模的冰川融化将造成我国水资源的严重短缺,而且将极大地影响区域气候过程和大气环流运动。
李林甚至预测,进一步的后果是整个长江流域可能出现干旱。
还有一种潜在的危险是气象学家所担心的——冰川退化可能激活一些不可知的病毒。
气温升高,千年冰川融化了,冰冻了数万年的神秘病毒被释放出来,进入湖泊的一条小鱼体内,然后进入吃掉鱼的小鸟体内,繁殖扩张。数月后,一种怪病在人类中传播……这不是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桥段,而有可能变为现实。
事实上,2007年,美国科学家就发现部分冰川中隐藏着有可能导致疾病蔓延的病毒毒株。至今,科学家能够证明的在冰川中活着的病毒是一种寄居在细菌体内的噬菌体。美国科学家已经从格陵兰冰层中的杆状细菌中分离出这种噬菌体,这些细菌的年龄在500岁~5500岁之间,而这些细菌则是病毒的保护者。
冰川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上亿年的时间,对于微生物来说,冰川也是它们能够存活百万年的好地方。在冰层中的微生物,大部分细菌是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是新陈代谢非常低的状态。随着全球平均气温越来越高,一旦冰川融化,这些微生物就可能趁机寄居在宿主身上,宿主有可能是人类、动物、水生物等。
不要过度夸大冰川退化
16点30分,地坛公园所有的冰孩子消融过半。初来乍到者,无人能分辨出变形的雕型。晚上7点,随着最后一声“嘀嗒”,所有的冰雕消失,只剩下一摊水。
在一些专家眼里,这场活动不过是一场“秀”,大家应该理性地对待冰川退化。
事实上,全世界约有16万处冰川正在快速消融。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面积比19世纪中叶缩小了1/3,体积减少了一半;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萎缩了85%。
反对者认为:一条河流,如果流域内有1%面积上存在冰川,冰川消融所提供的水量不可能高于5%。无视降水的客观存在以及它对形成河流水量的基本意义,片面夸大面积很小的冰川的作用只能使目前气候、环境变化问题上的这一笔糊涂账更加糊涂。
另一个思维盲区是,一般人一看到青藏高原冰川融化,自然以为是大面积发生的现象。事实并非如此。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有很大的区域差异,融化速率在内部的差别也非常大。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200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明确指出,青藏高原内部核心区域的冰川融化速率仅有1~2米/每年。而高原外围,如青藏东南地区一年甚至可以达到50~60米。如果在两者之间简单地取平均值得出来的结论显然不具有说服力。
对这些声音,李林表示认同。他希望公众认识到冰川退化问题的严重性,但不要过度夸大。
告别阿尼玛卿雪山时,科考队的每个人都在雪线附近的玛尼堆上,系上了雪白的哈达,大家祈福这些存在了千万年的冰川能沉睡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