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因胖子太多,纽约明年将禁售大杯汽水;奥巴马还曾想对碳酸饮料征收“罪恶税”!
1 人体有个体重平衡系统
人为什么会胖呢?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不会肥胖的,因为人体有一个精密的调节系统,以保证脂肪组织(体重)的平衡。
是谁来调解这个平衡呢?瘦素!当我们进食的热量增多时,脂肪储备增加了,这时脂肪细胞就会分泌出瘦素(一种激素),通知中枢神经系统,快快抑制食欲,以减少能量的摄入。
那为什么有的人肥胖起来了呢?“瘦素抵抗”了!
当能量摄入超标时,即使脂肪细胞分泌出了很多的瘦素,但中枢神经系统仍无动于衷,并不发出抑制食欲的指令,人继续食欲旺盛地大吃大喝,这就是“瘦素抵抗”了。
2 高脂饮食打乱了平衡系统
“瘦素”为何会“抵抗”呢?长期地吃高脂、高糖、高蛋白食物吃的。
人的下丘脑有控制食欲的神经中枢,即饱腹中枢和摄食中枢。其传令官分别是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
吃饭时,血中的葡萄糖增多,刺激饱腹中枢,让人产生饱腹感,就不想再吃了;饭后,血中葡萄糖减少,机体分解脂肪来供应能量,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多,刺激摄食中枢,让人产生了饥饿感。
如果一个人长期高脂、高糖、高蛋白地饮食,导致高脂血症,血中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持续刺激摄食中枢,让人总感到饥饿。有位体型较胖的朋友说,他好像从来没有吃饱过,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游离脂肪酸的刺激,让中枢指挥系统无法接收到瘦素传来的“能量已超标”的信息,这样就“瘦素抵抗”了。
3 脂肪合成能力强让人肥胖
瘦素抵抗了,让人食欲旺盛,但为什么有的人吃的很多,但并不胖;有的人即使“喝水也发胖”。这是为什么?原因在,有没有“高胰岛素血症”。
原来人们都以为是肥胖引起了高胰岛血症。而获“杰出科学成就奖”的美国科学家考吉博士的最新发现却是:“高胰岛素血症导致了肥胖”!
原因是,胰岛素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如果“瘦素抵抗”了,让我们食欲旺盛地大量进食,刺激胰岛素大量释放,血中高水平的胰岛素会将摄入过多的营养,合成脂肪给贮存起来,人就胖起来了。
而长期进食高脂、高糖、高蛋白的食物,导致代谢紊乱,就会造成“高胰岛素血症”。
4 胖子的生理特性是乏力懒动
合成的脂肪多了,如果喜欢运动,给消耗掉了,那不也不会发胖吗?但是,偏偏胖者乏力、懒动,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也在“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和运动有何关系?
肌肉运动需要能量,刚开始运动时,燃烧的是贮存在肌肉里的肌糖元,肌糖元贮存有限,很快被烧完后,需要血中的葡萄糖不断地补充进来,而胰岛素是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的搬运工,少了胰岛素,葡萄糖便无法进入肌肉细胞。
当体内葡萄糖提供的能量不能满足需要时,体内的脂肪就会从脂肪细胞里跑出来,到肝脏变成游离脂肪酸,入血,进入细胞,燃烧产生能量,供肌肉运动之用。而这一系列的过程,也必须在胰岛素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如果患有高胰岛素血症,就会产生“胰岛素抵抗”现象,即,胰岛素虽多,但却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糖、游离脂肪酸等难以进入肌肉细胞产生能量,肌肉运动缺少能量,自然会“疲乏”“懒动”!
如此,吃得多,合成好,消耗少,不想胖也难!
5 减肥须重建脂肪代谢系统
如何减肥?世界公认的最好方法是:同时进行“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做到每天“摄入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
肥胖的人,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新陈代谢途径,这种新陈代谢是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涉及到一些基因和由此产生的脂肪合成酶。研究发现,肥胖人体内的“脂肪合成酶”的量和活性,要比正常人高很多。
因此,要减肥,必须减少体内“脂肪合成酶”的量和抑制其活性;必须增加体内“脂肪分解酶”的量和活性。
如何抑制“合成酶”的活性?
如果每天摄入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体内的“脂肪合成酶”就会因为缺少合成脂肪的原料而失去活性。
如何增加“脂肪分解酶”的量和活性?
当每天摄入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时,机体指挥系统为了保证能量平衡,就必须启动另外一些基因来制造脂肪“分解酶”,用来分解储存在体内的脂肪,以弥补体内能量的不足。
6 有氧运动让脂肪细胞瘦小了
“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合理控制总热量,但要保证糖、脂肪和蛋白质按比例的摄入,在尽量减少体脂贮存量的同时,还不消耗组织蛋白质和细胞的生理结构,以维持身心健康。
“运动治疗”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是“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快步走、慢跑、骑车、跳舞等。
运动减肥的机理是:
(1)人体运动主要能源来自于糖和脂肪。在有氧运动中,肌肉对血中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增多,导致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使脂肪细胞瘦小;同时也使多余的血糖被消耗,不能转化为脂肪。
研究发现,经常锻炼者氧化脂肪的能力比不常运动者高85%。
(2)人在体育运动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可提高脂蛋白酶的活性,加速富含甘油三酯的乳糜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故能降低血脂。
(3)经常运动的人,其肌肉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提高,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增强,有利缓解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抑制脂肪的合成。
(4)经过系统的运动锻炼,使机能水平提高,肌肉组织增强,特别是心功能的增强、内分泌调节的改善,使肥胖者代谢水平提高,肌肉能耗增大。
(5)肥胖者进行适宜强度的运动训练后,常发现旺盛的食欲有所下降了,这样,减少了热量的摄入,使机体能量代谢出现负平衡,会引起脂肪的减少。
如果光“节食减肥”,连肌肉也减少了;如果“饮食加运动”的减肥,减少的只是体脂,还能使人体建立起新的低水平的体脂平衡。
即使采用药物减肥,运动仍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措施。
公司给跑步减肥者发奖金
“饮食治疗”和“旺盛食欲”矛盾;“运动治疗”和“乏力懒动”矛盾,而“脂肪重建”又是个缓慢艰苦的过程,鉴于此,医学家又提出了减肥的第三大方略“社会支持”——
日本腰围超标,不能上班
日本公司鼓励员工减肥,甚至达到了“不减肥不许上班”的地步。日本政府也明确规定了员工腰围的上限:男性腰围不得超过85厘米。
“你的体脂肪率是多少?”现已成为日本人常谈论的话题。
印度太胖影响升职
大规模调查显示,受访人群中约有67%认为体重过重可能影响升迁,一身赘肉的人在职场上可能被“打入冷宫”。41%的印度节食者说,升迁的欲望激发了他们减肥的动机。
北美帮孩子减肥,父母减税
2009年以来,美国许多学校都开始定期向家长寄送儿童身高体重指数报告卡。许多地区政府还要求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5年级每天必须有体育训练,并增加了体育运动课程和标准体育测试。
加拿大政府在2007年就颁布施行了“儿童及青少年健身退税措施”。
北欧大力推广减肥比赛
芬兰:定期深入社区举行减重比赛,把各城区腰围缩减明显的人进行比较、评奖。这大大刺激了大众的减肥积极性。
瑞典:制定了79项策略,包括建议国民改善饮食、加强运动,提议多开辟自行车专用道、增加运动设施供人们减肥健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