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的定义,太阳系内总共有八大行星和五大矮行星。
腾讯科学讯 在我们已经成长起来的这代人的心目中,太阳系内有九大行星已经根深蒂固。小时候,我们都会记忆九大行星的名称,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2005年的时候,Mike Brown发现了阋神星(Eris),这是一颗和冥王星体积差不多的冰冷天体,运行于冥王星轨道之外。这样的话,就使得太阳系内行星的总数增加到10颗。
为了平息争论,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召开会议,质疑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最终,天文学家重新对行星的定义进行了修正,非常不幸的是,冥王星被排除出行星之列,被重新界定为“矮行星”(dwarf planet)。
除冥王星之外,太阳系内还有四颗矮行星,它们分别是:谷神星(Ceres)是第一颗被发现的小行星,也是一颗最小的矮行星。它的表面被冰和石块所覆盖,或许在地表之下隐藏着液态的海洋;妊神星(Haumea)的质量大约是冥王星的三分之一,勉强能产生足够的引力使自己变为椭球体;鸟神星(Makemake)是相对较大的一颗柯伊伯带天体,直径相当于冥王星的三分之二,它是由Mike Brown及其科研小组于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Eris)是质量最大的矮行星,比冥王星还要大27%,也正是由于它的原因才使得行星的定义做了重新修订。
因此,现在准确的说法是:太阳系内有八大行星和五大矮行星。(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