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创富志》杂志社打了个电话。
起因是我订阅了去年全年的《创富志》,觉得这本专门讨论商业模式的杂志蛮不错,今年预备续订。
我承认自己是被网络宠坏的人。所以一直等着杂志社通知我续订,并且将续订单发到我邮箱,且三番两次的邀请我续订。
但。。。事实却让我很没有上帝感。
对方早就将我遗忘,我日复一日,等了足足四个月,却连邮件都没有收到一封。
说实话,我很受伤害,所以今天就专门打了个电话到《创富志》杂志社(其实周末我已经打过一次,对方没人接。好吧,他们是线下传媒,要休息的,不提了。)
接电话的是一个年轻男士,声音好听。
我说:“我是创富志去年的订户,今年你们怎么没催订呢?”
对方说:“你可以直接在杂志社订呀。”
我说:“好吧,但现在四月了,我想订全年的杂志。”
对方说:“我们会寄12个月的杂志给你。”
我说:“是一月开始的么?”
对方说:“当然是四月开始,一直到09年四月咯。”
我汗:“可是我想看今年所有杂志,包括一月到现在的。”
对方:“呃。。。好吧,也可以,你传真单上写清楚。”
我说:“请告诉我怎么订阅吧。”
对方:“你可以通过邮局付款,然后将汇款回单传真给我们。”
我说:“我想通过银行汇款。”
对方(大概没听清楚,或者是职业性反应):“你可以通过邮局付款,然后将汇款回单传真给我们。”
我加强语气:“我想通过银行汇款!”
对方:“。。。。。。”沉默了一会,然后放下电话,跑到旁边去问一个小姐,嘀咕一阵后回来,“好吧,你可以通过银行汇款,然后将汇款回单传真给我们。”
我说:“但是我想通过网络银行直接汇款,没有回单。”
对方彻底呆掉,死机半刻,然后又去问那个小姐,嘀咕了相当长的时间,最终那几个人终于得出一个结论。
年轻男士跑回来,很郑重的对我说:“先生,你可以通过网络银行汇款,然后将银行回单打印出来,然后传真给我们。”
沉默。。。死一样的沉默。。。。。。
我被打败了,真的打败了。我终于真实的认识到,一家线下媒体和线上任何网站之间鸿沟一样的差距了。
我真是的感受到,原来我们的网络公司,早就走在了全中国所有商业公司的前面,我们的用户体验,我们的体贴,我们对用户的宠爱,是史无前例的。
换而言之,在中国,相当上帝么?
去做网民吧。
====================网络评论的分割线============================
说几句正经的。
我自己做过电视媒体,也做过网媒,跟客户打交道的第一线工作做了很久,而网站的用户体验,甚至是自己着手在做。
我今天挂了电话后在想,当所有网站,尤其是WEB2.0应用型网站在热炒用户体验的同时,线下媒体是否也同样需要用户体验。
《创富志》是本好杂志,而且是走在前沿的杂志。
但它的渠道做的并不好(这是题外话),一本杂志的销售渠道是他的生命线,《创富志》情况比较特殊,我怀疑是他们老总从原杂志跳槽等等原因导致。反正,在报亭等终端是买不到的。
既然终端和渠道没有做好,那么这个杂志是不是更应该做好用户体验,做好用户订阅的流程呢?是否应该在订阅之后,形成一个更紧密的读者群组呢?
我给创富志几个简单的建议,希望能够对你们有一点点的帮助(这几个意见,都是在执行基础上的举手之劳。)
1、建立一个网络订阅系统,简单的ASP程序就OK,哪怕是一个提交表单呢。让用户可以直接在网页上订阅,不需帮助也能完成。
2、开一个网络银行付款接口。这不难,真的。支付宝接口每年600元就够了,甚至对方技术员能帮你做好技术接口。
3、开一个IM联络窗口,QQ也好,MSN也好,可以与读者有一个接触的点。这个窗口不一定是征订用,也可能是收稿子或者听取意见。
4、建立读者档案,对于所有订阅过的读者归档,并且订阅到期后催订,至少三次催订。如果读者不再订阅,请询问对方的原因。
5、建立一个讨论组,BBS,或者其他任何群组应用。(豆瓣上似乎有一个组哦,那就推广它。)让读者可以对杂志文章进行交流。
6、给每个读者一张名片。
7、寄送杂志,麻烦不要用平邮,象一些大城市,尽可能使用更快的物流形式。去年,我要隔一个月才能收到杂志,也就是每次我看杂志的时候,下一期都出了。一本杂志在路上需要三十天?
其实创富志真算是一本好杂志,我真心希望它可以做好。
以上提的几个意见,其实算不上真正用户体验的诊断,而只是基本的流程和用户关怀而已。
线上平台的用户体验已经锱铢必较到什么程度了?每一个链接的形式,每一个字符的位置,颜色和图片对用户引导的暗示,几乎成了一种变态的学问。
相比起线下媒体,那些平媒,那些电视媒体,那些媒介,对用户简直太粗糙了,太粗暴了,太粗鲁了。
请允许我再赞叹一记。
做网民,真的很幸福。
陆琪——我的女人帝国——互联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