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有大量知名机构中文域名出售,有意者请联系XXX,手机:XXX。”这样的广告,在网络上极其普遍,像这样抢注域名的事件也不少。一般情况下,都是被抢注单位向法院提起申诉。而此次国际知名银行——法国巴黎银行中文域名成为抢注目标,该官司从香港打到了上海。
日前,该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再度开庭,抢注者李先生状告法国巴黎银行,要求法院确认自己注册的域名不侵犯对方的商标权。
2006年10月,李先生注册了“法国巴黎银行.cn”,按惯例,其同时享有“法国巴黎银行.中国”等相关的4个域名。巴黎银行发现后,于2007年5月18日向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投诉,请求裁定将上述域名转移给巴黎银行。根据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裁定结果,争议域名必须转移给巴黎银行,但注册者李先生对此裁定不服,向上海浦东新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自己的域名没有侵犯法国巴黎银行的商标权。
抢注域名谋利?
在庭审中,李先生表示,他并不是恶意抢注,而是注册之后就一直使用的。而巴黎银行的代理律师则指出,李先生在注册“巴黎银行”域名的同时,还注册了诸如“金茂集团”、“ 北京城建(行情 股吧)”、“永久股份”等知名企业的域名,并且在网上有意出售,其目的就是为了“炒域名”来获利。
而李先生表示,其他知名域名并非由他注册,因为这些域名与“巴黎银行”留下的管理员信箱并不相同。所以,巴黎银行一方不能证明自己是职业注册人,并且是恶意注册,因此不满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域名转移条件。
巴黎银行的代理律师则认为,以“巴黎银行”在全球和在中国的信誉,李先生不大可能未曾听闻它的名称,李先生没有可信或合理的理由注册或使用与“法国巴黎银行”商标相同的争议域名,且这个域名必然会造成公众对此的混淆。所以,律师认为,李先生注册争议域名意图是向巴黎银行或任何第三方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转让,以谋取不正当利益。而且争议域名并没有链接至有效网站。
此外,巴黎银行认为,李先生的注册剥夺了巴黎银行使用其商标“法国巴黎银行”作为域名的合法权利,而熟悉商号“法国巴黎银行”的客户会尝试以相同的域名寻找巴黎银行的网站,但结果却发现该域名名不副实,必然造成对巴黎银行业务的影响。
名企遭遇困境
知名机构域名遭抢注的事件屡屡发生,上海市中汇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表示,按照国内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不能确定被抢注者是国内驰名商标、抢注者又未将企业域名指向竞争对手或非法网站,被抢注的企业将很难拿回域名。
此外,国内知名企业遭抢注最后用来解决的工具只有——钱。2005年,全球互联网搜索第一厂商Google进入中国,设立上海办事处。但却发现该公司的google.com.cn和google.cn两大域名已经被一家名为北京国网的公司抢先注册,最后,Google至少花了逾百万美元才赎回这两个域名。此外,中国电信、戴尔公司等企业在中国域名上也花费了一番不小的功夫。
游云庭表示,尽管国内在域名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而且在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中心的努力下,解决了可口可乐、迪士尼等在内的大批国际巨头的中文域名争议问题。但知名企业通过仲裁得到其中文.CN域名,对于众多知名度较低的 中小企业(行情 股吧)来说并不能成为案例。此外,一旦仲裁结果出现争议,双方诉诸法庭,企业同样难以拿回域名。
域名注册投资热
域名抢注并不是新鲜的事情,早在前两年,由于CN域名普及的需要、域名注册价格的低廉与高额域名赎回价格之间的巨大差异,抢注一些大型企业的域名成为一些头脑精明者的生财之道,其中外资实业公司是他们最大的目标。
随着国内股市的火爆,这些精明人士又将目光投向外资金融企业、国内知名上市公司以及一些颇有上市潜力的企业。
有专家建议,在中国经营CN域名,不但要面对相关机构的裁决风险,还要独自支付每年域名维护的一笔费用,而一旦对方企业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你是“恶意”抢注,你就有可能被判决丢失该域名。而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企业宣传不可或缺的窗口,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长远考虑,切忌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导致更多的后患。
6.23-6.28 站长域名活动周 http://www.admin5.com/article/20080623/903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