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OPhone平台发布的喧嚣还未落定,海峡对岸的媒体就爆出料来——“中移动将与联发科成立合资公司”。文章称,双方将共同研发TD-SCDMA关键零部件,合资公司将由中移动出资七成以上股权。
该消息甚至称,中移动王建宙访台时主动与联发科谈合资新公司,希望以此营运模式推动TD,针对TD与4G技术(TD-LTE)等领域加强合作,并且未来TD芯片都会以联发科芯片为主要来源。
非原创性技术公司——联发科
1999年底,台湾地区的IC设计教父、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找到了当时在Rockwell的徐至强和在Mobilink Telecom公司的Tung Chang拉起了联发科的大旗。当时的厂商大多数是欧美的厂商,包括TI、高通、飞思卡尔、Broadcom、英飞凌等等。
此后的联发科抓住手机产业的命门:速度和效率,将开发一款手机的周期从6到9个月缩短至3到4个月,此举深受大陆市场,尤其是山寨机市场的欢迎,联发科借此迅速崛起。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手机芯片厂商里日子过得最好的当属联发科。据iSupply的分析报告称,联发科在09年全球出货量将达到3.5亿片,仅在中国市场就近3亿片,而整个中国手机市场也只有6亿多用户,且几乎在中国市场的所有design House都采用联发科的芯片。
就连联发科自己也承认,其在市场方面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改写产业分工模式,帮助手机厂商提高效率与能力”而非开发原创性的技术。
我们没有否认联发科的成功,也不能否认联发科在商业模式上独特的洞察力和创新性,但这种方式是现实商业主义智慧的结晶,而不是技术意义上的原创。
联发科不适合中移动
应该说中移动对TD的发展不遗余力,为了解决TD终端发展的问题才有了这次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的台湾之行。
但是,联发科“现实主义”的商业逻辑却未必适合中移动。
从联发科的发家史来看,其切入的市场无一例外的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无论是其赖以成名的GSM还是现在的WCDMA。这样的市场才能使联发科低成本快速开发的能力得以一展无余,而联发科也会因此快速的收回投入赚取利润。
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现实主义商业逻辑显露无疑。
对TD这样原创型技术而言,其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市场仍未成型,投入的风险自然高于其他产品。尽管联发科拥有一个不小的TD团队,但其业务侧重点和公司经营模式决定其主要精力并不在TD上。
所以,中移动与联发科联姻几乎没有可能,从该消息中受益的也只是联发科的股价。
(责任编辑: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