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上二尺红头绳,给我百微扎起来
泡泡网镜头频道10月16日 100mm微距镜头的兄弟是谁?是50mm微距吗?不是!是脚架。在没有脚架的情况下下使用百微,想手持得到稳定影像可谓高难度动作。不过自从佳能发布了“双重IS影像稳定器”,并将这项技术首次应用推出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镜头,终于可一试放下脚架拍微距的滋味。当然,佳能百微也终于迈入了红圈行列。
佳能新百微镜头搭载“双重IS影像稳定器”,跻身红圈行列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镜片结构图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的MTF曲线
镜头焦距
100mm
镜头结构
12组15片
光圈叶片数
9片(圆形光圈)
对角线视角
23.4°
最小光圈
f/32
手抖动补偿效果
相当于约4级快门速度(放大倍率0.5倍时,相当于约3级快门速度,放大倍率1倍时,相当于约2级快门速度)
最近对焦距离
0.3米
最大放大倍率
1倍
滤镜尺寸
φ67毫米
最大直径×长度
φ77.7 × 123毫米
重量
625克(未包含附件)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规格表
EF 100mm f/2.8L IS USM微距是以现在市场上出售的EF 100mm f/2.8 USM微距为原型,除搭载了全新的手抖动补偿机构“双重IS影像稳定器”,还进一步改善了光学结构等方面,是一款实现了更高成像性能的中远摄微距镜头。手持拍摄时也能够对各种手抖动进行良好的补偿。通过对“平移抖动”(相机平行于焦平面的运动)的补偿,来消除拍摄距离很短的微距摄影时特有的手抖动,从而得到清晰锐利的图像。
搭载角速度感应器和加速度感应器,抑制两种相机抖动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双重IS影像稳定器”。它可以对“倾斜抖动”和“平移抖动”两种手抖动进行光学补偿。因手抖动引起的拍摄失误是相机在开启快门、光线成像于图像感应器过程中出现摇晃而产生的。迄今为止,相机市场上防止手抖动方法以及手抖动补偿方式已有数种。
平移抖动
佳能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开始了对手抖动补偿的研究。1995首次搭载了IS光学式手抖动补偿机构的单反相机镜头“EF 75-300mm f/4-5.6 IS USM”发售。由此,佳能开始在多种型号的单反镜头中搭载IS光学式手抖动补偿机构,直至今天,佳能拥有IS手抖动补偿机构的镜头达到了21款的庞大阵容。
倾斜抖动
这次佳能开发的新技术“双重IS影像稳定器”是针对相机的“倾斜抖动”和“平移抖动”这两种抖动进行准确补偿的新方式。普通拍摄时,对图像产生较大影响的是相机的“倾斜抖动”;而在微距拍摄等近距离拍摄情况下,“平移抖动”这种抖动方向平行于成像面的上下移动会严重影响到拍摄。“双重IS影像稳定器”中不仅配置了可检测相机倾斜于光轴抖动程度的角速度感应器,并且新搭载了检测垂直于光轴抖动的加速度感应器。“双重IS影像稳定器”同时采用了全新算法,将这两种感应器的信息结合到一起从而进行最恰当的手抖动补偿。这样一来,在普通的手抖动补偿基础上,长期以来难以克服的微距拍摄等产生的手抖动也得以实现有效补偿。
红圈百微官方样片
佳能声称新技术可以提供最高4级防抖效果,在1:1微距放大倍率下也可以达到2级防抖效果。理论上,镜头在的安全快门可以“1/焦距”计算,100mm即1/100s下拍摄可保持影像稳定,4级防震即依次类推为快门速度为1/50s、1/25s、1/12.5s (约1/15-1/10s)、1/6.25 (约1/8-1/4s)左右;1:1近摄则为最慢2级补偿1/25s,如果目标不动,手持微距不用脚架,是有可能成功拍摄的。
外观和操作性能介绍
下面我们首先从外部了解一下EF 100mm f/2.8L IS USM。它采用了镜身起伏较小的平滑外形设计,虽然增加了手抖动补偿光学元件,但却尽量控制镜头体积及重量,最终镜头为φ77.7×123毫米、625克,保证了适当的大小。镜头卡口、控制面板、各种开关以及对焦环均采用了防水滴防尘构造,能够防止水滴及灰尘侵入到镜头内部。此外,在对焦距离范围选择开关和影像稳定器开关的形状设计上也下了很大功夫,采用了不易发生误操作的开关形状。
新镜线条设计比较笔直,与上代同为内对焦设计,亦略长少许,但却只重625g,比上代多25g,仍算轻巧
滤镜口径为67mm,比上代58mm大(左图)保留了距离刻度窗口(右图)
附有遮光罩ET-73,使用时令增加60%左右,气势更盛(左图)9片光圈叶片设计呈圆形,令散景更佳(右图)
金属卡口,设有胶边,具防水滴防尘功能(左图)镜头后组有消光设计(右图)
镜身旁有3个分为距离范围、自动/手动及IS切换键
新百微的对焦系统改良了焦点切换,分为Full、0.5m至无限远及0.3–0.5m三个档位,比上一代的只有0.31m至无限远及0.48m至无限远的选择更仔细。实测拍摄花蕊时发现,用Full的话会经常迷焦,甚至很长时间才能完成AF过程,如果用0.3–0.5m焦点范围,反应立即提升,在效率上更切合实际使用时的要求,值得一赞。
防抖效果测试
首先进行的便是防抖效果的测试,使用快门优先固定在1/25s的速度,调整至ISO 1600以最近对焦距离30cm拍摄1:1放大率。用一枚5元港币贴在一个纸盒上正面拍摄。
f/2.8、1/25s、ISO 1600
100%局部画面裁切
测试过程试拍了5张,最清晰画面如图所见,主要是画面中央部份清晰,应该是因为测光后要用最大光圈f2.8,景深非常浅,导致镜头稍微的对目标平面垂直不足,就会令中央范围以外不能准确合焦。
f/4、1/10s、ISO 1000
以100%局部裁放,手持1m左右拍摄,以1 / 10秒快门在4级防震下保持画面清晰并无难度
f/7.1、1/4s、ISO 400
另一个较极端的例子,手肘在桌上作支点,持机距离约0.5m拍摄沙糖包上的字,可在1/4s成功保持清晰,防震力带来了莫大帮助
由此可见,即使此镜可以2防抖补偿拍微距,仍要注意景深问题。由于不仅可能上下左右四方移动,甚至会稍为向前后移动,1mm的差距,足已令目标失焦。所以如果在室外,光线充足进行微距拍摄,大可以借防震降低快门速度,同时收细光圈,加长景深,令中焦的范围加长。但当然要肯定主体也处于稳定状态。对于今次的2级微距防震测试,基本上合格。如果在使用时能以两手肘在平台上作为支点,稳定机身,成功率会相应增加。
景深测试
不少人使用百微,除了因为微距出色,还会因为画质清晰及光圈够大可以制造背景虚化,来兼用作人像头使用。为了解新红圈百微的景散效果,我们以一个栏河上的金属球作目标,光圈以跳级测试的方式,看看由最大光圈f/2.8至最f/16小光圈所产生的变化。
f2.8(左图)f3.5(右图)
f4.5(左图)f5.6(右图)
f7.1(左图)f8(右图)
f11(左图)f16(右图)
以街灯作为拍摄目标,与头部比例相若,f/2.8全开的散景融化程度接近大光圈人像镜
离目标2米之外,影人像约为上半身,光圈直径不够大,散景融化明显不足,不过如图中的光点效果也不失趣味
从图中可发现,由f/2.8至f/5.6这个范围,背景的景散算是够圆,从f/7.1开始已可见棱角。这个仅为近距制造出来的效果,百微在实际人像拍摄,拍摄头部特写较佳,如取景至半身,散景似乎仍未能与85mm f/1.2大光圈人像镜的融化背景比拟。如果用在APS-C机种上,距离主体更远,像散就更打折扣。
抗眩光和边缘色散测试
下面来看看新百微在抗眩光和边缘色散方面的表现如何。
f13时拍摄
眩光部分裁切图
也许是主要用作近摄用途,新百微在抗眩光方面表现只算普通,面对阳光拍摄,眩光立即现形,只是范围不算太大。一般用途来说,没有人会正对阳光拍摄,而且可加上遮光罩遮挡斜角进入的光线,大可不必过分担心这问题。
远摄视角
100%局部裁切
近摄视角
100%局部裁切
而边缘色散方面,尝试拍摄金属测试,则发现远摄时会有较明显边缘色差,收小光圈未能改善。但近摄的话,相片中的金属部份并没有这种问题,镜头内的UD镜片似乎发挥了作用。可见此镜与其特质如出一辙,近摄最佳,远摄表现只算中矩中规。
暗角和畸变测试
暗角方面,发现开到最大f/2.8光圈,拍摄较远的物体会有边缘较暗的四角失光现像。不过只要收光圈至f/4,问题随即改善。
f2.8(左图)f4(右图)
畸变方面,离墙3m拍摄,线条平直,并不见有弯曲迹象。
样片及总结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镜头光学结构为12组15片,内对焦的采用使得镜头在对焦时镜头全长不会发生变化,具有良好的操作感。宽广且没有起伏的对焦环使手动对焦拍摄更轻松。下面来看看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的一些原尺寸实拍样片。
f4.5、1/320s、ISO 100
f5.6、1/640s、ISO 200
f6.3、1/250s、ISO 100
f5.6、1/400s、ISO 400
f5、1/250s、ISO 100
f2.8、1/800s、ISO 200
作为一支微距镜头,佳能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的成像保持一贯微距头水准,从测试的样片所见,可看到微距及近摄影像的锐利度及色彩还原度均非常出色。虽然采用了新一代的防抖技术,但价格只比上一代高2000元左右,在天气好外拍花草昆虫,可以不带脚架,便利性已经值回价格差。如进行夜摄,更可以用较高的ISO配合慢快门,减少噪点令画质进一步提升。若要挑剔,主要是作为一支长焦镜头,远摄的解像力表现未见特别突出之处,当然这得看使用者在是否懂得发挥此镜头的优点。微距拍摄除了自然生态,也是拍摄美食及创意摄意的好工具,值得拥有一支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