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二十八家”:华谊兄弟“最明星”
28家创业板公司的众生相,如水浒英雄各自身怀绝技,但最具“明星”相的是华谊兄弟公司。华谊兄弟公司正处于盈利爆发期,其实是不急于登陆创业板的,推后两年可以平平静静地挂牌主板或中小板。
虽然2009年公司的预期盈利不足1亿元,但华谊兄弟的卖点不是影视利润,而是产业创新和经营模式:明星投资家+明星艺术家=明星制造业。
创业板打新换主力:基金携千亿资金“唱主角”
数据显示,28家创业板IPO均有基金参与,参与资金为1243.12亿元,占全部冻结资金量的43.33%。这意味着在网下“打新”的队伍中,公募基金拿出的资金占了近一半。与公募基金的积极态度截然相反,传统“打新”主力——保险资金此次却难觅踪影,QFII参与“打新”的也仅有富通银行和斯坦福大学两家。
造富神话不断升级:最小股东年仅15岁身价700万
创业板的造富神话正在不断升级,继20岁在校大学生现身西安宝德的股东之后,莱美药业的前十大股东中竟然出现了一个年仅15岁的孩子。按其持有的41.26万股计算,即使按照每股16.5元的发行价计算,其身价已近700万。
市盈率过高被质疑:远超老股平均超过57倍
市盈率作为投资者心中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从创业板首批10家公司确定发行价开始,市场对创业板公司高市盈率的质疑就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据统计,创业板28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超过57倍,鼎汉技术以市盈率82.22倍列第一,最低的是上海佳豪,为40.12倍,二者相差一倍,而目前沪深两市A股平均市盈率不到30倍。
发行价被指高的“离谱”:“吓退”投资者
发行价在一般情况下虽然不会影响股票的投资价值,但如果太离谱的话,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同样不可忽视。创业板28家公司中,红日药业的发行价最高,达到了60元,最低的金亚科技为11.3元。分析人士认为,依据创业板的高风险特性,其发行价不宜过高,至少不能高于主板平均价格,更有分析甚至认为,创业板公司的股价应该在一块钱左右才合适,但也有分析则不以为然。不管怎样,60元/股的发行价的确能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
创业板:不要迷恋“中国微软”,那只是个传说
提起创业板,投资者自然就会想起纳斯达克和微软。谁会成为中国创业板上的微软?这个问题,牵动着整个创业板市场。有商业研究机构在总结了全球主要创业板市场经验后提出,“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是成就微软等公司的主要动力。按照这个标准,这个机构的报告肯定地指出,在已经过会的28家公司里,能否出现微软式的公司,取决于在新一轮周期内,它们能否完成质变,“形成自己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造富工厂”名副其实:将诞生至少82位亿万富翁
深圳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上市后将至少诞生82位身家过亿富豪,平均每家公司诞生近3位亿万富豪。据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一共有32位自然人股东账面财富超过1亿元。此外,第二批9家及第三批9家创业板公司的发行,也分别同样催生25位亿元俱乐部新成员。其中神州泰岳造富最多,乐普蒲忠杰身家最高。
公司“家族色彩”浓厚:创业板风险奇高多加谨慎
备受瞩目的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将于30日集体上市。在众多目光聚焦其高盈利能力的同时,高风险也被反复提及。招股书显示,28家创业板公司绝大多数为民企,股东成员彰显“家族特色”——存在父子、兄弟、夫妻等亲缘关系,造就公司管理层也是“家族色彩”浓厚,由此凸显的公司治理风险值得投资者关注。
创新公司欠缺:创业板被疑是“翻版”中小板
在已完成申购的创业板公司中,不乏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机械、服务外包、休闲娱乐等新兴朝阳产业。但与此同时,仍有部分公司所属行业已经明显处于成熟状态,如吉峰农机所处的农业机械行业、西安宝德所处的钻井机械行业等。事实上,9月18日首批7家创业板企业过会时,就曾因其财务指标均已达到主板上市标准而引发争议。一些业内人士质疑,如果行业分布、财务指标都与主板相近,创业板是否会变成中小板的“翻版”,从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华尔街再爆金融诈骗案:证监会严防创业板“麦道夫”
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将正式挂牌交易。被业界称之为“一把火”的创业板自然又会造就诸多亿万富翁,但大洋彼岸又一起内幕交易丑闻为这把“旺火”浇上了理智之水。创业板市场上市企业股本规模偏小,股价易被操纵,市场上存在许多所谓的"袖珍型"上市公司。这些特点决定其重要信息极有可能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更容易发生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因此,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市场的监管难度更高。证监会宣布,将高度关注创业板面临的过度炒作、合谋操纵、集中持股、内幕交易等风险和违法违规,加强对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的预判,及时化解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