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Hz才够用?
在目前的液晶电视行业中,LCD产业已经入平台成熟期,难以有更新的技术突破。从各大厂商在09年发布的新品来看,外观设计、流畅画质、娱乐功能、绿色环保这四方面成为了众品牌着重挖掘的卖点。其中,外观设计尤以幻彩晶虹(TCO工艺)以及悬浮设计为流行趋势;流畅画质方面,200Hz的广泛引入是其主要的技术亮点;而在娱乐功能和绿色环保方面,创新娱乐和节能可循环则成为了主要的研发方向。
这其中,尤以200Hz的推出更为引人关注,该技术是100Hz的技术升级。四倍速驱动技术(200Hz)支持以每秒24帧拍摄的电影播放,并通过插入7帧新画面来减少画面抖动,以获得平滑流畅的播放效果。运动物体本身在快速运动时也会出现图像模糊,索尼四倍速驱动技术可以进一步减少此类自身模糊,从而获得更进一步清晰的图像效果。

200Hz插帧
在追求画质以及动态效果上,各液晶厂商始终在不断努力寻找最佳方案。然而源于液晶电视的被动发光的显示原理,使之仍是一种补偿性的技术而存在。毕竟,液晶电视的流畅画面效果,不能单单依靠补偿技术,还需要液晶屏的响应时间共同作用。目前,不论是硬屏还是软屏的生产厂商,都已经掌握了200Hz屏幕的生产工艺。对于高新技术效果的体验,促使着我们不断追逐200Hz液晶电视为我们所呈现的画面效果。
从价格到品质 电视厂商以倍频求差异
根据DisplaySearch最新针对倍频与双倍频液晶电视面板出货调查指出,倍频与双倍频扫描已成为面板厂商开发液晶电视面板不可或缺的规格。目前100/120Hz与200/240Hz
在40寸、46寸52寸及以上尺寸液晶电视面板渗透率均已超过50%。

DisplaySearch预估今年第三季100/120Hz与200/240Hz面板出货量市占率将分别达到17.2%与3.2%,同时由于面板厂商非常积极推销相关产品,估计到了2010年第一季市占率更将上升到21.9%与5.7%。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负责人分析,倍频技术被业界公认可以解决动态影像模糊的问题,因此更多电视品牌厂商都在积极寻求以此为差异化卖点来满足市场需求。
事实上,在面板供应短缺,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之下,在经历黄金周疯狂冲量的残酷竞争之后,下游电视厂商确实失去了再坚持价格战的理由。黄金周后,更多的厂商追捧倍频技术十分自然。
面对拖尾 消费者越来越精明
消费者方面,经历这几年来的市场教育,对如何用液晶买液晶已经更有主张。精明的消费者在享受价格实惠的同时,更不忘如何真正获得品质之选。
“拖尾”一直是液晶电视的顽疾,也是不少消费者在购买之后形成心理落差的关键因素。在网上各大论坛,购买前后有关这一问题的交流层出不穷。据调查,目前在一线城市的液晶电视的潜在人群中,有六成以上的消费者知道硬屏面板比软屏具有更高的动态清晰度,更好地解决了拖尾问题。

对于通过增加影像数解决液晶电视残影问题的倍频技术,消费者同样关注。资深玩家在论坛上告诉大家,“以笔者测试的众多带有此功能的电视来看,倍频功能最适合体育类节目,足球、篮球、羽毛球甚至乒乓球都能看清球在运动中的样子。另一个效果出众的便是游戏,赛车、动作游戏在开启倍频的时候,流畅度倍增。”
甚至,对于倍频(100/120Hz)与双倍频(200/240Hz)的区别,消费者与玩家同样积极探索,“只有“120Hz驱动+120Hz背光扫描”才是真正的双倍频(200/240Hz)。”
针对这一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信息化的发达,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他们不再会接受厂商的随意忽悠,唯有那些真正对消费者有益,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技术功能,才会真正受到欢迎。目前在解决液晶电视拖尾问题上,各面板行业巨头都推出了自己的改良面板技术。如LG
Display、三星索尼S-LCD、夏普等等。其各自的IPS 240Hz技术、200Hz智能动感、Motionflow
100/200Hz驱动技术。充分发挥出了液晶电视稳定、不闪烁和高清晰度的特点。日前,LG
Display等厂商通过对Trumotion等技术的运用,在这一领域的话语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