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通过与IBM深度合作,成功树立起中国ERP软件行业标杆,推动中国企业管理进步。
在深圳南山区科技园,金蝶软件园K字形建筑群被国内迄今独一无二的穿孔铝板包裹着,既协调又富于变化。走过楼外的小竹林进入大楼内部,很多到访者说,这不像一个软件园,更像一座博物馆。
金蝶国际董事局主席徐少春一直把金蝶软件园当作自己的一件作品来对待,大楼的设计方案曾几易其稿。这家成立16年的企业已经进入了平稳增长期,其经营模式也从原来的软件产品提供向服务和咨询提供商转变,同时也在尝试成为一个有着一定思想引领能力的软件企业。
从“产品”向“服务”转变
2009年5月1日,深圳金蝶软件园盛大开园;9月9日,北京金蝶软件园隆重奠基;加上2007年已投入使用的上海金蝶软件园,金蝶集团上海、深圳、北京三地相互支撑的业务布局顺利完成。与此同时,金蝶正式启动“M招聘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优秀的管理专家、规划专家、技术专家,打造世界级的管理智库。徐少春更希望三个软件园成为全球IT精英向往的地方。
2008年,金蝶组建咨询事业部。这个部门集中了金蝶在房地产、制造等各个行业的研究专家。如今,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金蝶还针对万科、中国南车等大型企业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团队。一家软件企业为何要在管理咨询上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金蝶中国助理总裁郝登胜说,随着业务的发展,客户更需要金蝶提供管理咨询、IT规划、IT应用评估等更高附加值的服务,而这也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在高端市场上,ERP软件销售通常是先做咨询。而一家具备咨询和服务能力的ERP厂商将具备更强的生命力。在欧美发达国家,每实施1美元SAP软件,用户需要支付的咨询和服务费用竟然高达5美元。
2008年,来自咨询服务的收入已经占到金蝶营收的12%,而在几年前这个比例近乎是零。此外,来自软件实施服务的收入比例已经达到23%;两者相加,服务已经占据了金蝶营收的35%。未来,徐少春希望这个比例能够超过50%。
客户达60万家
许多中国企业都不乏与国外软件公司打交道的经历。随着包括金蝶在内的中国软件企业的不断成长,本土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案开始更符合现阶段国内企业的需求,服务支持上也更为灵活。金蝶这样的公司开始越来越多赢得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信赖。
金融危机给所有中国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让不少中国企业认识到,过去单纯依靠低成本、外延式的发展策略急需改变,现在真正需要的是强化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金融危机以后,企业选择本国ERP系统的趋势越来越强烈。创立于1993年的金蝶可谓中国企业管理成长的见证者,遍布各个行业的60万家客户,常让徐少春感到兴奋。“在这些客户里面,已涌现出很多成功的管理模式。”在徐少春看来,中国企业管理是可以总结和提升的。他希望在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管理模式”和中国制造一样,在全球同样表现出色。
2007年,金蝶联合管理界“六大力量”成立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理事会。2008年,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遴选活动登上中国管理历史舞台,并成为管理界一个重量级奖项。
制定行业标准
以信息化管理软件为载体,“中国管理模式”正在中国成千上万的企业中进行高效复制。金蝶日前宣布,即将发布EAS7,这标志着金蝶新一代的ERP已经与世界同步。作为全球第一款融合TOGAF标准SOA架构的企业管理软件,将给危机后的中国企业带来全新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更好地支持日益成熟的中国管理模式走向成功。在这之前,金蝶已经是中国软件产业众多“第一”的缔造者:第一个WINDOWS版财务软件及小企业管理软件——金蝶KIS的缔造者;第一个纯JAVA中间件软件——金蝶Apusic和金蝶BOS的缔造者;第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三层结构的ERP系统——金蝶K/3的缔造者和第一个发布基于互联网提供在线管理和电子商务服务——友商网的缔造者。
自主技术创新的核心是标准,是规范。从1999年开始技术创新,2004年追赶国际标准,2006年同步国际标准,到现在正在参与国际标准。郝登胜说,金蝶作为国内软件的龙头企业,更注重的是如何推动行业标准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