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下发《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平板玻璃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落实问责制,引导企业规避投资过热的危险。
面板投资呈现过热
作为平板玻璃的一个重要种类,液晶面板产业也出现了投资过热的苗头。今年以来,国内多个城市大举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对于未来产能过剩的担忧。
据统计,目前国内有意投建的7.5代以上生产线的项目已有七条:有京东方在北京的8代线、LG在广州的8.5代线、夏普在南京的8代线、TCL在深圳的8.5代线、三星在苏州的7.5代线、龙飞光电在江苏的8.5代线等等。
这七个项目的总投资额介乎于150亿元至650亿元不等,粗略估算一下,未来三年内单是这几条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入就得花掉近2000亿元。花掉这2000亿元很容易,但能否收回成本?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陆刃波直言,长虹等离子屏项目现在的尴尬状态,是对时下瞄准液晶面板产业的国产彩电企业最好的警示,“向面板产业的发展固然没错,但也要充分认知其中的投资风险,如TCL曾在收购汤姆逊上折翅,也有可能在8.5代线项目上再次折翅。”
供求平衡遇到挑战
根据中国电子商会的预测,到2012年,全球液晶电视的销量将达到1.88亿台,中国内地的液晶电视规模为4500万台,如果全部按照是32英寸计算,3条8代线就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而如果按照32英寸、42英寸、55英寸各占出货量的1/3计算,也只需要6条8代线。
截至目前,中国内地宣布投建的7.5代以上生产线已有7条。未来这些面板生产线投产后,平板电视面板市场的供求平衡将遇到重大挑战。更为严重的是,当中国企业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在为液晶面板7.5代、8代、8.5代线大干特干的时候,以夏普为代表的10代线已经量产,这意味着国内还未投产的这些生产线技术已经落后日韩企业“两代半”。
作为家电业专家,陆刃波表示:“未来面板市场供过于求的隐忧已经显现,液晶面板的价格下滑已不可避免。”国内新开工建设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大多将在2012年实现投产,这些高世代线将全面覆盖26英寸~55英寸的液晶面板生产。届时一旦产能过剩,贱卖液晶面板在情理之中,这样一来,想要收回成本将难上加难。
技术升级成为关键
陆刃波表示,目前投产的国内生产线最早也要在2012年才能量产,到那时以夏普为代表的10代线已经量产并成为主流,此外,LED、OLED,甚至可卷屏等新型面板显示技术,也将对目前投产的面板生产线造成威胁,届时如何处理巨大的投资和产能,将是国内面板产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陆刃波认为,在此次平板电视面板产业发展的浪潮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把握核心技术是关键问题,政府只有加强引导,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才能实现面板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下发的《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平板玻璃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上明确表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生产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
(责任编辑:GH)